学科高校建设论文

学科高校建设论文

ID:33854959

大小:60.4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1

学科高校建设论文_第1页
学科高校建设论文_第2页
学科高校建设论文_第3页
学科高校建设论文_第4页
学科高校建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科高校建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科高校建设论文一、RCCSE世界大学评价结果概述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世界大学评价的机构已有几家,并产生了许多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大学排名,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最佳大学(World,sBestUniversities,WBU)V[1],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ARWU)”[2],《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的"世界大学排名(WorldUniversityRankings,WUR)[3],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CHE大学排名r(CHEUniversi

2、tyRanking,CHEUR)[4]和西班牙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entrodeCienciasHu-manasySociales,CCHS—CSIC)网络计量实验室(CybermetricsLab)的"世界大学网络计量排名(WebometricsRankingsofWorldUniversities,WRWU)”[5]等。200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在各项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础上,按照中心的既有理念,设计了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权重、对象和方法,分析研究了进入ESI排行的世界大学的综合竞争力,首次发布了“世界一

3、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之后,RCCSE每两年对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现状进行综合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此项排名不断成熟和完善,至2011年已连续发布4次排名结果[6—9]。另外,考虑到世界大学与学科评价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力和必要性及其在教育管理者和高水平受教育者中的需求性,RCCSE自2012年起将每年评价一次并出版相应的评价研究报告。同时为了迎合网络时代的新兴需求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指标,以进一步考察各学校的声望情况、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程度,并作为Web环境下科研影响力评价的

4、补充,以达到从科研产出到现实影响再到网络影响的综合实力评价[10]。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此次评价在往年发布31个排行榜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网络影响力排名。具体的排行榜分别为: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即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

5、科学总论、空间科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8个基本指标排行榜(即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进入排行学科数、发明专利数、热门论文数、髙被引论文占有率、网络影响力)。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还给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从而可以帮助读者充分认识学校及其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评价结果中,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髙水平大学分为三个档次: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

6、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主要根据所评22个学科的不同评价单位在相应学科中的排名情况而进行划分,其标准为某学科排名前10%内的科研单位为该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划分为三个档次:某学科前1%(含1%)的科研单位的学科为世界顶尖学科;1%〜5%(含5%)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5%〜10%(含10%)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二、中国高校总体世界一流水平建设分析(一)进入ESI排名高校数量变化情况每年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均是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

7、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大学和分22个学科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为总体的评价对象。但是由于ESI统计数据的变动,该评价的对象也随之有所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由于最初开展的两次世界大学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加上前期人力、物力的限制,对于评价对象中的同机构不同名称标注的情况,未能详尽的合并、更正,因此出现机构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而在后来的三次评价中,都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评价对象数量逐渐增长的事实不可以否定,同时中国两岸三地进入ESI科研竞争力排行的高校数量也日益攀升,这一点很值得欣喜。(二)国家

8、(地区)排名变化情况在2005-2012年这7年内的5次评价中,均设置了“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主要是对排名前30位的国家或地区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我们对这5次评价中中国两岸三地的总体排名变化情况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