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陕县地坑院人文环境浅析

河南陕县地坑院人文环境浅析

ID:33855146

大小:29.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河南陕县地坑院人文环境浅析_第1页
河南陕县地坑院人文环境浅析_第2页
河南陕县地坑院人文环境浅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河南陕县地坑院人文环境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南陕县地坑院人文环境浅析[摘要]由于远古社会生存条件恶劣,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民们发明了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的地坑院。先民们挥镢刨挖,在一年半载中建成一座冬暖夏凉的窑院。德国建筑大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造师的建筑》一书中,称这种风格的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为先民们在黄河流域传承数千年的“地下四合院”给予了精彩点评。[关键词]地坑院;生土建筑;地下村庄;冬暖夏凉;生态平衡[DOI]1013939/jcnkizgsc2018010351引言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建筑的发展基本上是文化史的一种发展。中国建筑发展的起点就是

2、半地穴式“房屋”,“穴”作为住宅形式之一始终在继续着,先民们在黄土高原挖掘“横穴”作为房屋的“窑洞”一直沿用至20世纪。在河南豫西地区有许多地坑窑洞式房屋,有的地方整个村庄和街道都建在地坪以下,远远望去只见树冠和地面的林木,民居寓于大自然的环境之中。从环境建筑学的观点看,这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2地坑院的构筑及功能在远古中原的黄土塬上,先民们结合地势挖出深达数米的长方形或接近正方的深坑,在一隅挖出通达地面的甬道,沿四壁掏出窑洞以构筑地坑院。地坑院有八孔、十孔、十二孔窑,最大的为十六孔。院口规格约9×10米、10×11米、11×12米,地坑院深度

3、约6米。主窑高约375米,下主窑高约365米(偏窑约35米)。窑宽32~35米,进深约7米。窑洞分主窑及下主窑,两侧为偏窑,主窑由长辈或院主住,偏窑按资排辈居住;窑院除住人外,尚有单独的偏窑做茅厕、鸡舍、畜圈等。地坑院的入口有直进、曲尺、回转型等,是从地坑院的角窑凿出斜坡通向地面,为阶梯式甬道或坡道。地坑院门洞口定位是正窑相对的左角为出口,占一孔窑位,内设拐窑;甬道一侧挖水井一眼,深度约20米,供人畜用水。距水井约3米处打有菜窖一座以冬储红薯、萝卜、白菜。地坑院窑门为一门双扇,以槐木、椿木为主,有坚固不走形、门不走扇、无响声等特点;窗户多用杨木做成方格状,

4、糊以窗纸贴窗花,窗花多为吉祥如意、五谷丰登之类。地坑院窑洞的拱形支撑曲线有半圆形拱、抛物线拱等类型,拱形的曲线与上部拦马墙等直线元素形成鲜明对比;门窗是拱形曲线下的构图中心,古风浑厚的门、窗格、窗花寓意深远。主窑门口依窗向内垒筑连灶土炕,炕箱?人赝撂畹祝?炕底用土坯摆出槽状过火墙,过火墙用土坯封盖,素泥罩面。火坑炕头影墙外垒灶煮饭,同时兼顾取暖;火坑中间留有一洞的称怀灶,可单独用来烧火取暖,坑尾沿窑壁向上留一烟囱,直通窑顶外部,是将做饭、取暖、睡觉的功能整合;土炕对面可摆放桌椅以接人待客。地坑院内打有渗井一眼以容纳雨水,渗井底层铺垫沙石以供过滤,雨水集中后

5、渗透于地底深处,地坑院内无水淹之虞。沿地坑院崖边砌筑有“拦马墙”,青砖白灰垒就,上设带坡度的遮雨檐,由青瓦铺成以防雨水冲刷垂直墙面,兼防人畜或杂物掉入院中。窑与窑间下部有垒砌的贴砖以保护底部,称窑腿,以防雨水溅损院墙。窑洞顶部的平地压实做打麦场使用,在粮库窑顶凿穿一直径约015米的孔,平时木桩缠布塞牢,待农忙时节将小麦等农作物打好晒干后顺孔灌入窑内,既提高效率,又省却了劳力;储藏粮食用苇子做的囤,下铺麦糠,盛粮后上盖麦糠再用泥封,可储存三年五载不生虫,不腐烂。在豫西塬上的地坑院是当地祖传的居住形式,其深藏于地下,冬暖夏凉,冬季窑内温度可在十摄氏度以上,夏季

6、保持在二十摄氏度左右,非常宜居。3地坑院的生态人文理念在古老中原的风土民情中,建造地坑院关系到子孙繁衍、家族兴衰。先民们将“八卦”原理融入地坑院构建形式中,风水先生按照八卦乾(qián)、坎(kǎn)、艮(gèn)、震(zhèn)、巽(xùn)、离(lí)、坤(kūn)、?叮?duì)的八个方位来确定地坑院正窑。阴阳八卦排布顺序是:西北角开始为乾,正北是坎,东北是艮,正东是震,东南是巽,西南是坤,正西是?丁J紫热范ㄕ?窑,要求正窑“后有靠山,前不蹬空”,正窑确定在八卦中哪个方位的字上,就以该字命名。正窑在正东则称为“东震院”,地坑院最好的朝向当数“东震院”

7、。地坑院窑洞建成合龙口仪式最为隆重,工匠在主窑洞的拱顶上留下仅容一砖或一石的空隙,用系了红布、五彩线的砖或石砌齐,然后燃放爆竹,摆上当地的十碗宴席大宴亲朋,祝主人乔迁新居,平安吉祥。地坑院中栽植梨树、石榴树、榆树、梧桐树等,寓意吉利平安、多子多福、年年有余、家栖凤凰等吉祥之意。20世纪前期,德国建筑大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最早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地坑院的这种洞穴式住宅,称这种风格的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为先民们在黄河流域传承数千年历史的“地下四合院”给出了精彩点评。4地坑院与四合院比较地坑院与四合

8、院相比,均为四面围合宅院,均发源于历史悠久的黄河流域,四合院从地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