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随堂笔记整理

教育学随堂笔记整理

ID:33858989

大小:8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2-28

教育学随堂笔记整理_第1页
教育学随堂笔记整理_第2页
教育学随堂笔记整理_第3页
教育学随堂笔记整理_第4页
教育学随堂笔记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随堂笔记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随堂笔记整理第二章教育本质教学目标:1,了解“教育”的词源及教育产生、发展的概况;2,理解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掌握教育的概念;4,基本上能正确分析和评价各种不同的教育起源论的主要观点。教学重点:教育的概念;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自有人类便有教育最早人类化石(坦桑尼亚伽鲁西河畔-359万年)早期猿人:东非“能人”头骨化石晚期猿人:爪哇猿人(距今80万年)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化石克罗马农人生活情景克罗马农人所用工具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头像第一节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一、教育概念的界定(一)辞源学解释1、甲骨文含义:甲骨文“教”字在现

2、代英语中,教育是Educate/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表示“引出”“导出”之义,被理解为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2、西方的词源含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解字》)小篆“教”字“育,养子始作善也。”(《说文解字》)小篆“育”字小篆“毓(育)”字(二)“教育”的含义1、中国有代表性的“教育”含义最早对“教育”一词进行系统解释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最早将“教”和“育”二字合在一起作为一个词使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即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

3、也。我国古代学者赋以“教”字之意为教育者的教诲和受教育者的模仿,“育”字则有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诱导下向好的方向发展之意。“教育”一词有管、教、养等多种含义。2、西方有代表性的“教育”含义卢梭:“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裴斯泰洛齐:“教育的目的在于代表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教育……就是在身心上发展的、自由的和自觉的人对上帝的最良好适用的那种外部过程。———赫尔曼·霍恩(唯心论者)教育的定义可以说是不断改造经验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加广和加深经验的社会内容。————杜威(实用主义论者)案例:已到华容县人大上了两周“班”的魏永

4、康,目前的“最大心愿”还是“想回学校读书”,其母也“重拾信心”一如既往地替他一手操办考研事宜,欲重回“象牙塔”中继续圆他们母子俩的共同梦想。这恰好应了他本科时的一位教授的话:“很难想像,如果魏永康不能继续深造或做学问的话,他将如何生存。”也许魏永康考上研究生后,能重新找回他的“生存”方式。魏永康大学时的班主任曾经披露,大一寒假时他给魏布置了一个任务:把中国四大名著读一遍。可寒假过后魏却告诉他,其母不让读。班主任由此感叹道:“好像学习就是教材和有关参考书,这种学习太狭隘了。”案例:学校老师不许孩子课间走动,一年级新生放学后性情暴躁。旧宫镇第一中心小学,孩子到了那里,除了上厕所和

5、喝水,老师在课间不允许学生走出教室,“是不是把孩子给关出病来了?”孩子刚上学没几天,每天回到家后行为就有些异常,很容易发脾气,扔东西,甚至将脑袋往沙发上撞。“是不是心里烦,孩子就点点头,后来我才知道,课间休息时,老师只允许他们去上厕所、喝水,在教室中走动也是不允许的。”老师多次强调,要是磕了碰了,学校就得担责任,“不能出去玩,就学习呗,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其中一名四年级值日生表示,他们的任务就是“纠察”追跑打闹的行为,抓到了,就扣分。3“教育”的现代含义[广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

6、德的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狭义]——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学校教育的特点:1,可控性。2,专门性。3,相对稳定性家庭教育:是指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特点:1,启蒙性。2,随机性和经验性(遇物而诲、相机而教)。3,个别性。社会教育:是指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社会文化机构或团体对社会成员进行的教育。特点:1,对象的全民性。2,地点的广泛性。...3,内容的实用性。4,时间的终身性。5,形式的开放性。

7、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1,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2,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打基础,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3,社会教育有广泛的渗透性,对学校教育有重要影响,学校教育在面临社会教育的挑战和冲击时,不断调整自身,和社会教育相互促进。4,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必须协调一致,互相配合,这样才有利于实现整个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才能保证真个教育方向上的一致,才能实现各种教育之间的功能互补,从而加强整体教育的有效性。小结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2、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