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澳门特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

试论澳门特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

ID:33861769

大小:56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试论澳门特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_第1页
试论澳门特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_第2页
试论澳门特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_第3页
试论澳门特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_第4页
试论澳门特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澳门特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9年第6期学习与探索.No.6,2009(总第185期)Study&ExplomtionSe而a1.No.185·政治发展研究·试论澳门特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设二一纪念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陆平辉,(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81)摘要:澳门特区在“一国两制”背景下仍然面临培养澳门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的任务,这不仅是基于殖民地历史对澳门人国家、民族认同感消极影响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是“一国两制”背景下“两制”共处带来的新问题,同时还与澳门国民教育在时代变迁、经济发展、文化多元、赌权开放背景下面临的困难有关。澳门特区进行国家、民族

2、认同建设既是适应自身政治地位变化的需要,也是妥善处理澳门和内地经济一体化与两地政治制度差别之间矛盾的需要。当前加强澳门特区国家、民族认同建设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发展好经济,妥善处理与内地在经济融合中的矛盾;二是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调动澳门人时“一国两制”政治实践的积极参与;三是要大力发展公民教育,塑造和培养澳门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关键词:“一国两制”;澳门特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中图分类号:D676.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09)06—0069—06澳门回归祖国十年来,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一国两制”方

3、针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指导下,“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得到贯彻落实,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祥和,一个稳定、发展、繁荣的澳门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正确性和强大生命力,也促成我们考虑澳门特区在“一国两制”背景下实现可持续繁荣发展所要解决的新问题。特别是考虑在“一国两制”背景下,在中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澳门特区与内地在政治发展方面应该实现多大程度的互动与整合。因为在回归前,澳门长期实施不同于内地的社会政治制度,妨碍了澳门和内地之间同一社会政治意识的形成,阻断了澳门居民和内地居民之间认同感的产生

4、。这种情况在“一国两制”实施十年后,虽经由澳门特区和内地互信合作机制的建立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但由于“一国两制”的重要功能是防止两种不同社会政治制度的强制推广,澳门也将长期保留原有的社会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因此,澳门如何构建与提升对国家、民族的认收稿日期:2009—03—20:修订日期:2009一08—26作者简介:陆平辉(1966一),男,重庆人,副教授,法学博士,从事比较诉讼制度、比较宪政制度研究。同感和归属感仍将是一个问题。澳门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构建与提升涉及“一国两制”背景下特别行政区与内地政治整合与民族整合的重大问题,

5、在未来也将会影响中央和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关系发展,关乎澳门特区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必须以务实的态度加以认真对待。一、“一国两制”与国家、民族认同问题“认同”是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认同”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含义:一是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二是承认、认可。汉语“认同”来自英语“Ident时”,译为“认同,,、“身份”、“属性”或者“正身”⋯。“认同”原本是一个精神分析概念,在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那里是指个人发现或模仿、内化他人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形成自己行为模式的过程阻]。随着行为科学中认同概念和理论的基本成熟,认同成为西方专业政治研究中

6、的日常分析工具,也被频繁地用于分析种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通常认为,认同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准则,如作出某种选择,与他人建立起特定的关系,使个人获得力量和复原力HJ。社会政治领域中的认同是一种社会政治过程中个人和集体关系的结果。在达成这一结果的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69·万方数据索均可以改变个人和集体的社会政治认同。“认同是在社会过程中建构的,认同随着社会制度、利益的改变可以得到重塑。由于社会生活的极端复杂性。多种认同集于一身是可能的。因此,认同概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社会性、可塑造性和可共存性。”口1认同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很

7、常见,比如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等。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领土主权、理想信念。文化传统、道德价值的一种归属感。个人对国家的认同是从出生时被赋予公民身份开始的。随着个人公民身份的产生,个人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个人于是与国家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在道德教化的作用下,个人将自我归属于国家,开始关心国家的利益,并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挺身而出,竭尽全力地维护国家利益。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国家认同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①在社会政治层面,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种重要

8、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民族认同(又称族群认同)主要指特定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