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2012届高三第八次月考语文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2届高三第八次月考语文

ID:33882279

大小:91.3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1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2届高三第八次月考语文_第1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2届高三第八次月考语文_第2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2届高三第八次月考语文_第3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2届高三第八次月考语文_第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2届高三第八次月考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2届高三第八次月考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年级语文第八次月考卷2012.4.6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鹰隼(sŭn)瓦(wà)刀铁锨(xiān)胼手胝(dĭ)足B.褫(chĭ)夺踟蹰(chú)彳亍(chù)踯(zhí)躅C.荨(qián)麻荨(xún)麻疹骰(tóu)子让煤气熏(xūn着了)D.趿(tā)拉唾(tuò)沫择(zhái)菜锃(chèng)亮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唾手可

2、得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很多人感叹:现在我国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也变富裕了,可是过年的味道却似乎显得越来越了。②有的人时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安静;有的人在闹市里住久了,就想找一个的地方呆一段时间。③无论学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和是恒心。没有兴趣和恒心,遇到困难就容易打退堂鼓;有了兴趣和恒心,碰到难题就会想方设法,反复,百折不挠,非把问题解决不可。A.淡薄清净捉摸B淡泊清静捉摸C.淡薄清净琢磨B淡泊清静琢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我国近年来汽车数量越来越多,燃油量越来越大,我国自己石油的生产,已经远远不能自给,必

3、须每年进口大量石油。B.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C.国家质检总局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形成1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的世界级品牌。D.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柯云路)是1968年12月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的。到村里不久,就赶上了农历新年,也就

4、是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了,由于大年三十睡得太晚,我是在初一半前晌才走到街上的。,。。,。从这儿就能看出谁家的日子过得好,谁家的女人能干。①去家里磕头拜年被当做旧风俗早已禁止,人们就在街口互道过年好②每个人都一身新袄新裤,包括脚上的新鞋。③问候的同时也用目光彼此打量,看谁家的新衣最合体,谁家的花袄最漂亮④猛然眼前一亮,但见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喜气洋洋地立在街口⑤这使还是平日劳动打扮的知青们很是乍眼A.④①②⑤③B.④②⑤①③C.②③⑤④①D.④①②③⑤·9·6、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惜春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

5、荣国府贾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的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庵为尼。B.觉慧热心地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经常在周报上发表文章。他对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趣越来越浓,跟他的家庭离得越来越远,即使是与二哥觉民,也有了距离。(《家》)C.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怀有无限的感激的纯真的爱慕之情。他快活地看着熟睡的美人,突然醒来的姑娘被他的丑脸吓坏了。他急忙逃走,跑到钟楼是用自己的头拼命地撞击着大钟,低沉的钟鸣如泣如诉。D.曹

6、操为了离间马超与韩遂之间的关系,想到了“抹书”之计。即曹操亲笔作书一封,单给韩遂,中间朦胧字样,在要害处,自行涂抹改易,然后封起送给韩遂,故意使马超知之。马超必然索书来看,看后必然猜疑,疑则必生乱。曹操派谋士贾诩按计行事,最后获得了成功。(《三国演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汉服,未必可称“国服”在声势空前的“传统文化热”中,消逝已几百年的“汉服”也被从历史的箱箧中翻捡出来,为五彩缤纷的服装之苑增添了一个小小的“亮点”。“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此事本来无可厚非,然而,某些汉服爱好者、提倡者表达出来的那种“天朝上国”“华

7、夏中心”的价值观念却不能不令人深思;而有人进一步要求将汉服定为“国服”,则期期以为不可。“衣服”本来的功能只是遮身蔽体、保暖防寒,但在历史中又演化出了政治、审美的功能。在传统社会,服饰的政治功能被突出、强化,成为统治者“治民”的重要部分。历代王朝都有《车服制》《章服品第》一类对着装等级制度的严格规定,早在周代即产生了比较完整的衣冠制度,自天子至大夫到士卿,服饰各有区别定制。至魏晋时期,王公贵族虽然“服无定色”,但仍有八品以下不得着罗、纨、绮等高级丝绢织物的规定。唐代是最开放的年代,但从唐高祖李渊起就正式颁布衣服之令,对皇帝、皇后、群臣百官、命妇、士庶等等各级各等人

8、士的衣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