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17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

ID:33885328

大小:222.38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3-01

精品解析:2017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精品解析:2017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精品解析:2017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精品解析:2017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精品解析:2017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2017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三)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三)文科综合历史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研究屮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一一北京人时,小丽和同学们针对下面儿福图片而展开对北京人生活的讨论,你认为据此对以得出的结论有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團心①北京人会制造粗糙的石器②北京人己经对以直立行走③他们的面部保留有猿的特征④北京人己经掌握了原始农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

2、知,距今约7()…・20万年的北京人会制造粗糙的石器;北京人已经可以直立行走;他们的面部保留有猿的特征;北京人靠采集、渔猎生活,④排除,仔细审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o2.儒家学说长期以来被历代封建王朝尊奉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宣扬的诚信、友善、孝道等屮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直到今天仍然在传承着。下列史实与儒家无关的是A.孔子提倡“仁”的学说B.汉朝初年实行修养声息政策C.隋朝创立科举考试制度0.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収士【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汉朝初年实行休养声息政策,符合道家的无为而治观点,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点睛:抓

3、住题干关键词“与儒家无关”是解题的关键,休养声息政策,符合道家的无为而治观点。1.汉魏之际,士人精神风貌有较大变化,由评论时政更多地转向对个人生命的关怀,进而产生对万物和生命的怀疑。佛教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理论对牛死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颇能满足士大夫的心理需求,故佛学传播渐广。这段话阐述了佛教A.传播的影响B.传播的原因C.传播的范围D.传播的方式【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佛教的因果报应、转世轮回理论对生死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颇能满足士大夫的心理需求,故佛学传播渐广”可知,这段话阐述了佛教传播的原因是能满足士大夫的心理

4、需求,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2.元朝时期,西藏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被称为乌斯藏。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在中央专门设立了A.理藩院B.西域都护C.宣政院D.乌斯藏行省【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由此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从此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o3.从19世纪60到90年代,有识之士以“师夷长技”为指导思想,引进西方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他们这么做的冃的是Ao推翻清王朝B.传播民主科学思想C.自强和求富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自强和求富

5、,维护清朝统治,从19世纪60到90年代,以李鸿章为首的地主阶级以“师夷长技”为指导思想,引进曲方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兴办军事和民用工业。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4.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明确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能够有效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下列事项与其背景搭配相符的是选项Q背景事件3A3《日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3张譽等人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a出于镇压义和团运动的需要a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a2为了广泛宣传三民主义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2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急需外交、军事、科技人才3政府创办

6、了京师大学堂亠A.AB.BC.CD.D【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屮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屮国内地开厂设矿,进行经济掠夺。这种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热情,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状元张骞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1.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奇迹,屮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省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

7、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从这段描述中不能提取到的是A.红军在长征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B.长征是工农红军英勇壮丽的史诗C.长征以红军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D.长征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可知,红军在长征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长征是工农红军英

8、勇壮丽的史诗,长征以红军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题干没有涉及长征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o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朿”是解题的关键,红军在长征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