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模式创新

校本教研模式创新

ID:33895200

大小:62.2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校本教研模式创新_第1页
校本教研模式创新_第2页
校本教研模式创新_第3页
校本教研模式创新_第4页
校本教研模式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模式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构教研团队引领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白沙黎族自治县第一小学我校地处海南山区,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本地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我校“基于问题,立足校本”,凝聚教研团队力量,研创出了团队引领模式,它已成为我校年轻教师专业成长非常有成效的途径。为此,我们多年来研究的核心就是建构教研团队引领模式,开展系列化的教研活动,并让新教师更专业化,长效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就业的成就感,并让其成为了我校强师的一大特色。一、常态教研制度化,扎实教师专业根基教研即教育研究。是指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我校的教研文化已成为一种常规化、制度化的研训活动。如“三活动

2、”(即集体备课活动、学习观摩活动、经验交流活动)、“四种课(即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和同上一课)”、“五个一(即每周听一课、每学年上一公开课或示范课、每学期写一篇论文、一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案例)”这些多样性的教研常规活动,为新教师扎实了专业基础,让所有老师在教研活动中,互相竞技,二、课题研究,扭转教师就业心态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斥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的问题,就是为了由原来的“经验型教师”向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转轨,提供了一种互

3、补、完善的协同合作、共同发展的平台,校本教研已成为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梯。三、师徒结对,提升课堂教学理念四、外派学习研修,开阔教育业务视野五、搭建展示平台,体验专业成长快乐11课题26名骨干教师,9名县级骨干教师1、常规研训活动制度化,常态教研富有活力同课异构,即对同一课题,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根据理解不同、构想不同、策略不同、模式不同,大家在比较中互相观摩、学习和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课异构”的核心理念就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从教师走向学生”。虽然每节课都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学校始终把有效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

4、核心和关键,在这个大环境的影响下,每个教师的理念都得到提升,在教学中更注重过程,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提升。风格迥异,特色鲜明,共同展示和谐的课堂教学;诠释“学生主体,快乐学习,高效掌握”的真正内涵。“同课异构”教研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真正实现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成长1、规范集体备课活动,提高备课成效岀台《集体备课要求与管理办法》,安排学校领导挂钩学科,参加备课组活动,指导学科备课。备课组长负责组织组内集体备课,并认真撰写活动计划、总结,填写活动记录,

5、以提高本组教师的教学能力。领导身体力行,深入指导。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师带徒计划”、“巡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评价制度”等,特别是在教师集体备课工作中,学校领导坚持每个星期按时参加挂钩年级学科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以此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2、落实“四种课”教研制度,提供成长平台为了给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展示平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坚持执行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节公开课的教研制度。对于年轻的教师、跟班的教师,要求纳入本县名师工作室的帮带工程,在工作室成员的指导下完成公开课任务,且可参加各级的优质课、赛课活动。2015至2016学年度我校共上123

6、节公开课,其中包含“一人一课”、优秀教师示范课、校内优质课、校外交流课、县级赛课、与名师同课异构等多种课型,以此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研的成效。3、坚持开展教师阅读活动继续开展教师“沐浴书香飞扬理想”读书第三期活动,安排教师在一年里至少读完4至6本基础教育理论书籍、教育哲学教育管理、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教育随笔或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具体书目学校图书馆提供,亦可自选。)提高教师的阅读量,创新交流方式,切实推进我校“书香校园”建设。“课题研究”发展模式一一提供了教师自我提升的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要把学生带入高速公路的入口,让学生在高速

7、公路上享受自由和幸福。不要背不动的书包,而要让学&带走终工受用的东西:带走乐学、善学的情感态度;带走主动自觉的好习惯;带走可再生的基础知识;带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这是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价值追求。在实现这一追求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而又科学的研究。因此,会有许许多多课题产生。纸上谈兵,会误人误己,而参与其中,身体力行,亲自体验,会解决很多困惑与难题。我们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为几个研究课题,分到不同的课题研究小组,参与不同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共同承担研究任务,发扬团队精神,使教师在互动合作中发展,在

8、研究取证中自我提高。我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