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ID:33905687

大小:4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8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_第1页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_第2页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_第3页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_第4页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摘要]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错综复杂。本文试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角度,提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的方法。我国有4亿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为主体实施的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

2、现出这样一些特征:犯罪年龄趋向低龄化;犯罪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犯罪类型以暴力为主要形式;犯罪的组织形式以团伙犯罪为主要形式。本文拟从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探索一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径。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犯罪学认为,犯罪行为是受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一方面,生物学因素对犯罪现象有影响作用,而社会学因素是决定犯罪性质的主要的、根本的因素。(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学原因一切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进行的。生物学因素是犯罪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为什么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显著区别于成年人犯罪的特点?这是与作为犯罪主体的未

3、成年人在这一特定年龄阶段下所固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不开的。1、未成年人身心矛盾...精力过剩而调节能力低:未成年人生理机能迅速发育,使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之余仍有大量过剩的精力和体力,但由于他们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因此,过剩的精力常常用之不当,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过剩的精力会用于违法犯罪。兴奋性高而控制力低:由于未成年人腺体的发育,内分泌非常旺盛,大脑常处于兴奋状态,导致他们的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但是由于他们的大脑皮质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容易出现冲动性和情景性犯罪。性机能发育成熟而道德观念缺失:未成年时期

4、,性机能逐渐发育成熟,从而产生强烈的性意识。然而,他们又缺乏组建家庭和负担家庭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经济能力,从而产生了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那么就不可能正确对待两性关系,甚至强化这对矛盾,导致性方面的违法犯罪。2、未成年人个性心理矛盾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现在,未成年人的生理成熟年龄普遍提前,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感逐渐增强,内心的困惑和疑虑不愿轻易向他人吐露,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闭锁,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但是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希望与人交往,希望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定的地位,以维护自尊。这种在心理上既感到孤独,又渴望交往的矛盾,使青少年不愿

5、与父母老师沟通,却希望与同龄伙伴拉帮结伙,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出外寻找“友谊”。好奇心强而辨别是非能力低:...未成年人对一切感到新奇,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尚未发展成熟,没有自己定型的见解和观点,容易受暗示而模仿,自觉不自觉地受一些不良因素地影响,看问题时以偏概全、固执己见,以致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不良亚文化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强烈的独立要求而生活上的依赖: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和增强,未成年人对自己估计过高,强烈要求独立自主,想从心理上改变过去依赖成年人和受人监护的状态,即取得与成年人相同的地位,离开父母的管束,完

6、全独立。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济来源,且社会生活经验欠缺,不能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因此未成年人在生活上还要依赖于父母,在社会上还要依赖成年人。强烈的情绪冲动而理智控制力较弱:未成年时期,情绪的兴奋性高,情绪的波动性大,具有极大的冲动性,既表现为热情活泼,又易急躁,激动,好感情用事。有时,当个人需要受到限制而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进而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这时理智的控制能力却就得无能为力。(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学原因未成年时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人生阶段。因此,未成年人的身心特征本身并不是决定犯罪发生的必然原因。由于这一特定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成熟

7、性、不稳定性,使得他们极易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错误、消极的影响,进而产生形成犯罪心理、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但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不完全社会化或者错误社会化的过程,这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未成年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学校等直接生活的微观社会环境中实现.1、家庭的不良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和生活的最为重要的场所。是他们社会化过程的起点。不良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原发性的影响.是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实施犯罪的未成年人绝大部分在家庭教育上存在问题。在这些家

8、庭中,父母对子女或粗暴教育,棍棒管理或溺爱娇惯,袒护放纵、姑息迁就,往往使孩子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