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

ID:33920565

大小:4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8

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_第1页
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_第2页
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_第3页
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_第4页
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期末考试论文论文名称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年级09级学院中药材专业动物药学学号07092215姓名刁乃超任课教师周嘉完成时间2011-4-17成绩论文评语评阅教师签字:...海权与大国兴衰的历史反思内容摘要国内外之所以围绕中国海权发展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观点,从国际方面看,体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如何判断中国海权发展及其影响的战略困惑;从国内方面看,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转型中所出现的战略迷茫。因此,科学规划和安排海权发展战略的确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

2、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源无疑值得进行深刻的反思。关键词中国海权1968年生,河北省迁西县人。1991年和1994年于河北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在河北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任教,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东政治、国际政治理论、中国外交。发表学术论文和译文100余篇;著有《世界海洋政治与中国海洋发展战略》、《挑战与回应:中东民族主义与伊斯兰教关系评析》、《当代中东伊斯兰复兴运动研究》、《民族主义与当代

3、国际政治》(合著)、《国际海洋政治专题研究》(合著)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等课题多项。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近年来,随着中国海洋安全环境的日趋复杂,中国的海军力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积极应国际社会的要求实现了海军首次走出国门赴亚丁湾巡航。...当前国际和国内社会,围绕中国海权发展动向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均产生了激烈的争议,“中国海权威胁论”大有甚嚣尘上之势。以美国为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中美海上冲突论”,断言海上冲突将成为“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的重要形式。新世纪以来,美国学者罗伯

4、特·罗斯先提出“中美陆权-海权平衡论”,暗示作为传统陆权国家的中国只有不去挑战美国海权,东亚才能维持一种奇妙的“和平地理学”;2009年他又提出“中国海军民族主义论”,断言以“发展航母”、“扩充海军”为手段,以“洗刷近代耻辱”、“收复失地”、“突破岛链封锁”为目标的“中国海军民族主义”,将导致“美中之间代价巨大的关系紧张”。近年来,西方媒体还不断炒作中国的海上“珍珠链战略”,称中国“正在从中东到南海的海上通道沿线建立战略关系”,缅甸实兑港、斯里兰卡的卡汉班托特港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构成了“珍珠链战略”的“海上安全战略三角”。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巡航更是引发了西方的无穷猜忌。在国内学术界和理论

5、界,围绕中国海权发展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有学者疾呼中国发展海权,并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也有学者从地缘政治制约性、综合国力的支撑能力、与霸权国冲突的风险等角度,主张要避免进入“海权的误区”,尤其要避免重演历史上德国挑战英国海洋霸权而遭失败的历史悲剧。国内外之所以围绕中国海权发展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观点,从国际方面看,体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如何判断中国海权发展及其影响的战略困惑;从国内方面看,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转型中所出现的战略迷茫。因此,科学规划和安排海权发展战略的确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

6、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有的国家通过发展海权实现了国家长久的强盛(英、美);有的国家则惨遭失败乃至国运衰落(法、德);有的国家的海权保持了长久的存在(英、美),有的则很快完成了从崛起到衰落的蜕变(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还有的国家的海权追求一方面促进了国家崛起,但过度追求又埋下了国家衰落的根源(如俄-苏)。同样的海权追求导致了国运盛衰久暂的天壤之别,其根源无疑值得进行深刻的反思。一、海权发展的历史动力与支撑要素资本扩张与更新能力既是海权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决定海权能否长久存续与发展的支撑性要素。同时,技术与制度创新能力、产业主导能力也是决定海权

7、盛衰的重要支撑性要素。海权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历史机遇在于中世纪晚期出现的地理大发现,不同国家面对海洋的不同选择,尤其是东西方国家对历史机遇的不同把握,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命运。欧洲国家抓住了历史机遇完成了国家崛起,而东方国家尤其是创造了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奇迹的中国,却与近代世界权势变革的历史机遇擦肩而过。美国学者斯塔夫利亚诺斯的一连串发问深刻地说明了明代中国与西方对海洋的不同认识和选择:“明朝的这些远航(指郑和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