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表.doc

硕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表.doc

ID:3393091

大小:4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21

硕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表.doc_第1页
硕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表.doc_第2页
硕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表.doc_第3页
硕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表.doc_第4页
硕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硕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硕士生个人研究和学习计划表学院(所)教育科学学院年级10级专业应用心理学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咨询指导教师姓名填表日期2010.11.15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08年9月制填表说明:1.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7学分,课程学习计划须根据硕士生所在学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2.本表中的“初拟论文题目”是指学位论文选题的大致范围,介于研究方向与最终论文选题之间。3.本表应在硕士生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填写,并于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4.本表填写字数不限,可自行添加附页。5.本表一式三份,经指导教师审核后由所在学院(所)研究生秘书、硕士生本人、硕士生导

2、师各存一份。6.本表作为硕士生毕业审核材料之一。一、学习计划1.课程学习计划(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并在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发展需要基础上列出拟修读的课程、时间安排及要达到的目标。)拟修课程及时间安排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年级下学期基础外国语一年级上学期学科基础课心理发展理论一年级上学期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年级上学期心理学前沿问题研究一年级上学期专业主干课专业文献导读一年级上学期心理教育导论一年级上学期营销心理学一年级上学期发展方向课专业方向课学校心理咨询专题研究一年级下学期职业心理咨询专题研究一年级下学期公选课跨专业课4学分二年级

3、达到的目标1、认真学好学校规定的各门专业课程。2、广泛阅读专业相关书籍和文献,增加专业知识素养。努力培养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技能。努力培养自己关注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态度和能力。2.文献阅读计划(结合本专业必读经典文献列出所读文献书目、进度安排及达到的目标)精读:1.[美]马斯洛等著.林方等译.人的潜能与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刘晓明著.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刘晓明,孙

4、文影著.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4.班华主编.心育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5.[英]约翰·麦克里奥德著.潘洁译.心理咨询导论(第三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6.[英]福特著.黄峥译.咨询和治疗中的沟通分析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略读:1.[苏]列昂节夫著.李沂译.活动·意识·个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2.[美]RichardS.Sharf著.李茂兴译.生涯谘商理论与实务.台北:弘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3.[美]米尔顿等著.施琪嘉,

5、曾奇峰等译.精神分析导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美]贝克著.翟书涛等译.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美]艾伦·艾维,迈克尔·丹德烈亚等著.汤臻等译.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多元文化视角.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6.江光荣著.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泛读:1.[美]迈克尔·R·所罗门著.卢泰宏译.消费者行为学(第6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2.L·G·希夫曼,L·L·卡纽克著.消费者行为学(第七版).上海:华东师

6、范大学出版社,2002.3.林建煌著.消费者行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江林著.消费者行为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DelI.Hawkins,DavidL.Mothersbaugh,RogerJ.Best.ConsumerBehavior:BuildingMarketingStrategy,10thEdition.McGraw-HillEducation(Asia)Co.,2007.进度安排与预期目标:每学期阅读十本专著,专著为本学期课程相关著作,能够帮助自己理解所学内容,提高自己的学术敏感性,因此在精

7、读文章的时候记录读书心得。除了阅读相关专著,还应及时关注报道心理学热点前沿的报纸、期刊。包括《心理学报》《心理学科学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等。在第二学期要尤其注意围绕论文内容阅读文献,要有针对性的选取内容,掌握学术前沿动态,吸收世界上关于心理学研究的先进知识,使自己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二、研究计划初拟论文题目大学生强迫认知因素的编制1.研究现状和意义:(一)研究现状当代强迫认知模型(Salkvosis,1985;Rachman,1993;Well,1994,1997)认为,强迫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那些不受欢迎

8、的、令人难以忍受的闯入性思想在某种条件下形成的。也就是说正常的闯入性思想和强迫障碍之间是一个连续体,同时,闯入性思想又是普遍存在的,这就使得在正常人群中研究强迫现象成为可能和必要。查阅自94年以来国内关于强迫障碍的文献,其中大多是从神经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对强迫问题的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