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ID:33931113

大小:4.10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2-28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_第1页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_第2页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_第3页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_第4页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特别加以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致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x垆6月帅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广州中医药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2、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捌论文导师签名壶!监日期:劫俨舌月,口日中文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遗传、环境、饮食、情志等因素的作用,我国的疾病谱、残疾及功能障碍谱发生了很大改变,脑血管疾病逐年攀升。据流行病学研究,世界平均患病率为500-600/10万人口,我国广州、长沙、银川等六城市平均患病率高达719/10万人口⋯。脑卒中作为我国的多发病,具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幸存者中有50—80%留有运动功能障碍。如何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

3、生存质量,让患者回归社会已成为康复治疗的重点。肩手综合征为中风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肩手疼痛、皮肤潮红、皮温升高、手肿胀、手指屈曲受限。常在脑卒中后1-3个月内发生,最早可能在发病后第3天,最迟则在6个月后比。。脑卒中后一旦发生肩手综合征,将严重妨碍康复,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手和指变形,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心理、精神和经济上的巨大压力。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比较经筋刺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验证该法的有效性,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

4、,收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住院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II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基础治疗均进行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调脂稳斑,营养脑神经等内科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的康复功’B瓯)II练。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法治疗。每天1次,6天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患侧上肢的水肿、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标的变化。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综合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一般资料:60例入组病例中,实际完成60例,共脱落0例。治疗组和对

5、照组在年龄、性别构成比、病程、诊断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具有可比性;在水肿程度、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亦无统计学差异(胗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整体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的总有效率经秩和检验,庐一1.805,卢0.071,P>O.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均有良效。观察指标比较:两个疗程后,治疗组疼痛平均评分由(5.93±1.44)分降至(2.5±1.81)分,对照组由(5.47±1.25)分降至(2.87±1.66)分;

6、治疗组水肿平均评分由疗前(2.8±1.54)分降至(1.13±1.25)分,对照组由疗前(2.47±1.63)分减至(1.07±1.36)分;治疗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由疗前(21.37±15.52)分升至(34.60±19.03)分,对照组由疗前(22.93±14.32)分升至(29.8±16.50)分;治疗组Barthel指数评分由疗前(43.17±17.49)分升至(63.83±20.58)分,对照组由疗前(42.83±17.80)分升至(55.67±20.54)分,两组患侧上肢的疼痛、水肿目测类比评分较前下降,上肢Fuglmeye

7、r运动功能评分较前提高,Barthel指数评分较前提高。经t检验,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K0.05),说明经筋刺法和普通针刺法均能改善患者的患侧上肢疼痛、水肿症状,有效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组间对比显示,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经t检验,尸<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改善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同常生活能力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治疗后水肿程度评分,经t检验,户O.41,尸>O.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筋刺法能显著改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患侧上

8、肢疼痛症状,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法,在减轻患者的水肿症状和总有效率方面尚不能证明较普通针刺法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