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探讨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探讨

ID:33943897

大小:280.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探讨_第1页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探讨_第2页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1卷第4期V01.21,No.4.新乡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0FXINXIANGEDUCAllONCOLLEGE2008年12月DEC,2008关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探讨曹红葵(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1)摘要:师资队伍素质是影响办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处在探索阶段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既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也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而言更富有高层次职业特性。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特殊性研究,把握其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培养规律,提出对策与建议,有利于提高我国高职专业教师的素质,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中图

2、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25(2008)04—0021—03作者简介:曹红葵(1970一),女,湖南湘潭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即成为所谓的“双师型”人才。而事实上,现在绝大多数高职教师都是从普通本科或者中等职业教育岗位上“平移”过来的,缺乏对高职教育规律的认识和从事高职教育的心理准备。从素质上看,要么实践经验欠缺,要么理论功底不够,适应不了高职教育的需求。建立起一支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师资队伍,对于加强离职院校建设,培养社

3、会需要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1.把学历达标与“双师型”目标对立起来如今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三改一补”转型而成。所谓“三改一补”就是四条办学途径:一是改革高专,特别是将高专办成规范化的高职;二是将现有职业大学扩大办学规模,提倡联合办学;三是将有条件的成人高校办出高职特色;四是发挥少数重点中专的优势,办高职班。这些转型类学校教师学历水平正如朱镕基总理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说的:“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一批学历不合格的教师。”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但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学历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与普通高校教师必须是研究生的要求相

4、距甚远,与《教师法》要求全部达到本科学历这,一/收稿日期:2008一Og-J8一标准,也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学校和教师个人在学历达标上投放了很多精方;却忽视了“双师素质”的提高。他们认为先搞“双师型”是不会走路先学跑,主张先抓学历达标再抓“双师型”建设。当然,这也不无道理。但学历达标与“双师型”建设并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同时进行。那种重学历达标而轻“双师型”建设的观念,势必要贻误高职教育的发展机遇。2.教师动手能力不强又缺乏可保持密切联系的产业组织无论是“三改一补”转型的高职院校,还是民办高校,甚至重点大学所办的二级职院,由于传统的“精英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大部分教师少有甚至没有动手实践

5、过,有职业资格证的寥寥无几,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教师自身动手能力不强,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也就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尽管《职业教育法》已出台多时,但愿意与学校联姻的产业组织还不多。专业教师走“双师型”之路的首要条件是,到产业组织去挂职锻炼或顶岗实践。英国规定:“大学本科生实际工作两年以上,再经过一年的教师资格培训才能担任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工作。”我们大多数高职专业教师根本没有到企业实践的机会。3.课时量超负荷,教师无精力向“双师型”努力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绝大多数院校必须在筹措办学经费方面奋斗。为此,他们充分挖掘校内现2l万方数据有人力、物力等资源潜能,努力扩大招生规模,而为节省开支,又要

6、尽量少引进教师。这样教师人均周课时数激增,有的院校教师周课时数竟高达16—20节,师生比甚至超过1:20。教师们常年累月地埋头上课,疲于奔命,为应付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尚且深感精力不济,向“双师型”努力更谈何容易。4.职称评定政策不配套目前,我国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尚元专门政策,其标准比照普通高校,过分强调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这样一来,高职教师就处在教学(理论、技能)、科研双重压力之下。精力相对不济,也就往往疏于对知识、技能结构的梳理,传授知识、技能缺乏集成性,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相当不利。5.有关政策不配套现行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定(或考试),都有“执业”时间的要求。如会计师职称资格

7、考试,就有在会计工作岗位上执业若干年的要求。会计专业教师虽有娴熟的专业技术,但连报考资格都没有,更无望取得“会计师”资格证书。二、“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1.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为高职教师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新时期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依靠法制。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尽快制定与完善《教师法》配套法规。在高职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聘任、培养培训、流动调配时有法可依,实现政府依法治教、学校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