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ID:33949501

大小:503.1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2

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北京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6.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A.C2H5OHB.HNO3C.NaOHD.HCl【答案】B【解析】A、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由可燃性而没有腐蚀性的常见液体物质B、硝酸不论浓稀都有氧化性,酸都有一定的腐蚀性,尤其是酸性越强,腐蚀性越强C、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有很强的腐蚀性,但不具有氧化性D、盐酸是一种强酸有很强的腐蚀性,但不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故本题答案为B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常见化学标志7.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B.NaC.F

2、eD.Al【答案】D【解析】钾和钠都是活泼性极强的金属,能够与空气重的氧气接触反应;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疏松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xH2O),能够吸水使生锈的速率加快;铝在空气中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隔绝了氧气和内部铝的接触,是生锈的速率减慢,而使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故本题答案为D考点:常见金属的性质8.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12/12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答案】B【解析】A、锌锰电池,锌为负极,二氧化锰为正极;无氧气参与;B、氢燃料电池,氢气在负

3、极,氧气在正极,正确C、铅蓄电池,铅为负极,正极为氧化铅,无氧气出现D、镍镉电池,镉为负极,正极为NiOOH,无氧气出现故本题选B考点:常见电池的反应原理  9.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测0.1mol/L的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OH—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通电C.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Cu2++2Cl—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2H2O==2AlO2—+3H2↑【答案

4、】C【解析】A、氨水是弱电解质,溶液中从在电离平衡,且本电力平衡方程式无知识上的错误B、钠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C氯化铜是一种盐,盐溶液的导电是物理性质,不会生成新物质,故本答案错误D、铝是一种能同时和酸和强碱反应的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故本题选C考点:常见金属的性质;基本概念和理论;方程式的书写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12/12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C.用

5、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答案】A【解析】A、丙三醇能与水混溶,属于易溶于水的物质,苯酚室温下微溶于水,65℃以上与水混溶,1-氯丁烷不荣誉水,A正确B、CH3COOH还有两种氢,CH3COOCH2CH3含有三种状态的氢,核磁共振结果是不同的故可以去分,B错C、CH3COOH酸性强于碳酸,故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CH3COOCH2CH3是有机物不能溶于水,所以会和碳酸钠溶液分层存在,两者有着明显的现象

6、区分,故C错D、优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产物不同,故D错故本题选A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11.用右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试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①中实验②中现象A铁粉与水蒸气加热肥皂水冒泡B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酚酞溶液变红CNaHCO3固体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Br2的CCl4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A、肥皂水中有气泡冒出,只能说明有气体出现,不能说明该气体一定为反应生成

7、12/12B、酚酞变红色,说明有碱性的气体生成至试管②中,证实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气体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生成CO2气体,证实碳酸氢钠分解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有不和键的物质进入和其中的溴发生反应,证实石蜡油分解生成不饱和烃。故本题选A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基本性质12.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

8、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3.3×10-2mol/(L·min)C.反应到6min时,c(H2O2)=0.30mol/LD.反应到6min时,H2O2分解了50%【答案】C【解析】0~6min生成的氧气体积标准状况下为22.4ml,物质的量为0.001mol,根据反应2H2O2===2H2O+O2↑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