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区域地质情况

雅安区域地质情况

ID:33956997

大小:6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2

雅安区域地质情况_第1页
雅安区域地质情况_第2页
雅安区域地质情况_第3页
雅安区域地质情况_第4页
雅安区域地质情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雅安区域地质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3工程地质1.3.1区域地质概况1.3.1.1地形地貌方大坪水电站地处川西高原东南边缘贡嘎山强烈隆起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顶高程1130~5000m。区内河谷深切,高差达1000~3000m,呈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工区内地形坡度一般为40°~70°陡坡,河床比降40‰,宽100~200m,水流湍急,河漫滩断续分布于两侧,宽约5~30m,高出水面1~3m。两岸冲沟发育,在沟口常有扇形展布的洪积堆积物。1.3.1.2地层岩性工区位于磨西断裂西部变质岩区,主要地层为二叠系、泥盆系变质岩,岩性以灰岩、硅质白云岩夹大

2、理岩、板岩、片岩、千枚岩、断层泥、碎裂岩和角砾岩等。第四系地层由冰碛(glQ3)、冰水堆积(fglQ3)、冲积(alQ4)、洪积(plQ4)、崩坡积(col+dlQ4)等松散堆积物组成,分布厚度:河谷30~80m、河谷两岸边坡10~100m。1.3.1.3地质构造及地震工区位于贡嘎山断块东北部断裂带交汇部位,东侧以磨西断裂(鲜水河断裂带延伸段)为界,西侧以大泥沟为界,其外玉农希断裂和磨西断裂是目前还在继续活动的断裂。大发断裂呈近南北向斜穿工程区。1、区域地震活动特征工区地处鲜水河地震带附近。工程场地内没有发生强震活

3、动的地质构造背景,历史上也无6级以上强震活动记载,场地的地震烈度主要来自鲜水河断裂活动的波及影响。2、潜在震源区划分及地震危险性分析据省地震局1998年12月《四川大渡河支流田湾河梯级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的地震地质分析表明:工程场地未来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工程区为8.8度,即地震基本烈度为Ⅸ度,相应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值为318cm/s2。3、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工区位于甘孜褶断带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交汇部位,区域构造背景复杂。所处的鲜水河断裂、玉农希断裂均为活动断裂,6级以上强震皆发生在上

4、述两条边界断裂上。工区主要受外围强震活动的波及影响。工区区域构造稳定性差,但在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处理措施后,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1.3.1.4物理地质现象工区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崩坡积、洪积、冲积和冰川冰水堆积物沿河两岸广布,厚度大、坡度陡,现代泥石流活动发育。龚家沟、油房沟、唐家沟和大泥沟、大发沟、汪家沟等都是十分活跃的泥石流沟。工区自然边坡角30°~70°,一般由崩坡积之碎块石夹碎屑组成,透水性较好,植被发育,自然边坡稳定,仅局部见小型滑坡现象。工区岸坡浅表基岩倾倒变形现象普遍,岩体风化、卸荷作用表现较强烈。

5、一般岩石强卸荷、弱风化水平深度30~80m、弱卸荷弱风化水平厚度20~40m。1.3.1.5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水量不丰,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1.3.2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可研审查意见,上坝址区为推荐坝址区,位于大发水电站尾水出口上游153m处的田湾河上,河道靠右岸,呈“S”型,河流走向由N37°E逐渐转为S11°E流向,左岸为一级阶地和漫滩地形。河谷宽100~135m,河谷横断面呈“v”型,现代河床分布于右岸,枯水期河水位高程1172.0~1173.0m,河床

6、宽23~37m;右侧岸坡为坡高20~50m、坡角60~72°的陡崖,左岸为一级阶地和漫滩地形,高于河床10~12m,阶地后援为45~60°的陡坡,坡高50~150m。坝址两岸及谷底基岩由二叠系下统(P1)白云岩、灰岩夹炭质、云母石英板岩、片岩等组成,岩体呈厚层状结构,岩石坚硬、较完整,强卸荷带宽度10~35m;河谷覆盖层最大厚度约64m,由①层漂(块)卵(碎)砾石层(gl+fglQ3)、②层含卵砾石砂层(fglQ3)、③层含砂漂(块)卵(碎)砾石层(fglQ3)、④-1层和④-2层含砂漂卵砾石层(alQ4)、⑤层块

7、碎石土层(col+dlQ4)及⑥层素填土组成。坝基覆盖层深厚,坝肩基岩强风化强卸荷带较厚,透水性强。1.3.3引水线路工程地质条件1.3.3.1左岸引水明渠工程地质条件左岸引水明渠布置在大发电站尾水出口节制闸与厂房之间,从前池经压力管道引水至上厂址的线路总长1352.87m、从前池经压力管道引水至下厂址的线路总长1642.69m,根据地形情况分为六段。第一段:为引水明渠前段(桩号渠0+000.00~渠0+300)位于田湾河左岸一级阶地和漫滩上,地面高程1168.60~1173.13m、宽30~90m、地形较宽缓,属

8、于半挖半填段,明渠边墙、底板置于④-1层含砂漂卵砾石层下部,其下各土层均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可以作为基础持力层。在大发电站尾水出口外侧一带的引水明渠处于河床边缘,常年受洪水冲刷,设计应考虑洪水期河水对明渠的影响。由于④-1、④-2层含砂漂卵砾石层(alQ4)结构呈松散~稍密状,施工中应注意边坡开挖稳定问题。第二段:为引水明渠中段(桩号渠0+300~渠0+8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