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84例疗效观察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84例疗效观察

ID:33974535

大小:56.3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2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84例疗效观察_第1页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84例疗效观察_第2页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84例疗效观察_第3页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84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84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84例疗效观察张涛张守春(山东省口照市岚山区人民医院皮肤科276807)【摘要】FI的评价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0名特应性皮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84)和对照组(266)。治疗组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红霉素软膏疗法,对照组予以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治疗4周后评价有效率。治疗结束4周后评价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0%和3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ffl(78.3%)(P<0.05)o结论氟芬那酸

2、丁酯软膏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优于激素。【关键词】特应性皮炎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有效率复发率【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1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189-02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在婴幼儿期或青少年期起病,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湿疹样皮损等。我科于2007年10月至20□年9月应用布特软膏(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10“支,同联集团沈阳抗生素厂生产)联合合红霉素软膏(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支)治疗婴幼儿特应性皮炎84例,对照组选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0名入选病

3、例均來自我科门诊,符合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4例,男48例,女36例,年龄30天至2岁;对照组66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15天至2岁。两组患者皮损多位于头面部,可伴有颈部红斑和淡红丘疹,均无明显渗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皮损情况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合并局部感染者;对实验药品过敏者;伴重人系统性疾病患者;实验前2周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非笛体药物等任何可干扰特应性皮炎病程的药物。1.2用药方法治疗组:用无菌棉签取适量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后,在患处均匀涂抹5〜6min,换另一棉签取适量红霉素软膏均匀涂抹,

4、每日2次,持续2周。对照组:用无菌棉签取适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在患处均匀涂抹。每日2次,持续2周。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治疗2周、4周结束后分别评价有效率。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随访结束后评价复发率。1.3评价方法:采用SAORAD评分作为判定标准。1.4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的SCORAD评分,每2周各记录1次患者SCORAD分值。2不良反应:如实记录用药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率,记录处理经过及结果。1.5疗效判定标准以疗效指数作为评价疗效的标准。疗效指数二(治疗前SCORAD分值■治疗后SCORAD分值)/治疗前SCORAD分值×100%o痊愈为皮损完全消退,痒

5、感消失;显效为皮损消退60%以上,瘙痒减轻明显;有效为皮损消退30%〜60%,瘙痒减轻,无效为皮损消退不足30%,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o在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分别计算疗效指数。随访结束后评价复发率(以治疗4周后显效病例为基准)。1.6统计方法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2结果2.12组治疗前后SCORAD评分变化比较见表lo表1两组不同时点疗效指数变化比较(x-±S)份)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治疗2周比较,②P<

6、;0.052.2疗效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显著高于对照组(25.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0%和34.8%,两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t;0.05)o见表2。表2治疗2周和4周结束时疗效比较(例)经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资料在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3不良反应2组治疗及随访期间未见红斑加重水肿及水疱等不良反应。2.4复发率随访结束时,治疗组复发7例,占显效病例16.7%;对照组复发18例,占总显效病例78.3%。治疗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l

7、t;0.05)o3讨论特应性皮^(atopicdermatitis,AD)发病机制认为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自主神经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关于AD较公认的原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氟芬那酸丁酯是一种非笛体类皮肤外用药,作用机制是阻断花生四稀酸所生成的炎性递质前列腺素及白三烯而达到抗炎、止痒作用[6]。此外,氟芬那酸丁酯为油包水基质,有湿润作用,可促进皮肤屏障功能恢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