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哲学的赞歌》doc版

《生命哲学的赞歌》doc版

ID:33980007

大小:57.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生命哲学的赞歌》doc版_第1页
《生命哲学的赞歌》doc版_第2页
《生命哲学的赞歌》doc版_第3页
《生命哲学的赞歌》doc版_第4页
《生命哲学的赞歌》doc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哲学的赞歌》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生命哲学的赞歌-大学语文论文生命哲学的赞歌[作者简介]周华伟,杭州外国语学校教师。周华伟(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杭州310000)[摘要]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九十大寿的时候,用庄子《逍遥游》里的两句话表达自己悟到的处世道理:“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绝顶聪明的老先生说自己到了九十岁才认识到庄子这两句话的深刻含意,可见《庄子》思想的博大深邃,也足见《逍遥游》这篇《庄子》的总纲式篇目的巨大影响。今天我们不妨从这篇文章入手,来探讨两千多年前的这篇代表了“整个文明的核心”(闻一多语)的著作对于现代人的精神影响。[关键词

2、]庄子;《逍遥游》;无为;生命哲学[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6-0067-02闻一多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认为“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读过《逍遥游》这篇文章以后,更觉得确非溢美之词。回顾中学阶段接触过的许多作品,我们还经常能感受到《逍遥游》的余韵仍然在氤蕴缭绕。譬如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五柳先生传》,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高蹈远引、不受心灵羁绊的形象;譬如李白、李贺的诗章,意象之瑰丽雄奇,想象之丰富多彩,我们不由得感受到诗人逍遥物外的浪

3、漫气质;譬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那种天人合一、无人无己的旷达,和《逍遥游》里对生命的感悟可谓一脉相承。庄子的思想不仅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对于信息时代的今天,其实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逍遥游》的思想光芒仍然在照耀着现代人的心灵世界。一、逍遥游是一曲生命哲学的赞歌庄子在《逍遥游》中,是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的,他在文中表现了这样一个理念。——人活着,这是第一个无可怀疑的基本事实,没有比它更优先的;人活着,是为了追求一个更幸福的生活,更欢乐的人生,这是最高目的,没有比它更重要了。以这样一个事实为起点,以这样一个目的为旨归,庄子在文

4、章中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人,尤其是被抛在滔滔乱世中作为个体的人,究竟应该怎样生活?庄子既不是以己之昏昏而欲使人昭昭;也不是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派头。他知道对于天道,无论谁都应该敬畏,都不该太狂妄太自负,都不该固执于成见,否则,天道就被小的成就所遮蔽了,至言就被浮华之辞遮蔽了。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因此,他的思考具有终极的意义。这里我想补充一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从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出发的批评家的话,说庄子唯心主义、逃避遁世,其实,庄子的“逍遥游”的理想表述,不属于一种“求真”的哲学范畴,而

5、是“求善”、“求美”的生命哲学,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不能过于坐实。事实上,庄子在文章中表现出的奇特形象和寓言故事的主人公,也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而是欢乐生命外化的表征。如果我们非要用“求真”哲学的武器对此进行批判,必然就缺乏与这位大师对话的基础。二、逍遥游为我们营造了心灵的乐园《逍遥游》里说的“无为”“无己”等,并非说是自我灭绝,自我毁弃。当时的人争名夺利,尔虞我诈,当权者私欲膨胀导致战祸连接。庄子只能是耽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主张回归本性顺应自然,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除了为我们营造心灵的避难所外还能够干什么呢?忙碌如孔丘,奔波如墨子,也不能

6、真正实现“天下大同”的王道之愿,何况仅仅是一个善于思索的漆园小吏的庄周。庄子曾将个人变形而为翩跹之蝴蝶,以喻人性之天真浪漫,无拘无束。反观现代人,饱受约束,举止困厄,红尘万丈中“以心为行役”,“惆怅而独悲”。有多少人因为四处碰壁心理失衡,多少人狂躁抑郁甚至厌世轻生;灵魂的流浪无依,是现代人最大的痛苦所在。庄子在《逍遥游》里,为这些人营造了安顿灵魂的家园,他用“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语)的文字,引导大家进入精神的自由王国。这里有一个问题。庄子这么想,是不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逃避,对强权邪恶的一种纵容呢?有人说他是退避到心灵的城堡中,用虚无的臆想

7、为自己寻找心灵的避难所。的确,庄子的“无所待”和现实中的“有待”之间的巨大差异,形成了一个审美落差,理想的生活和现实的方枘圆凿使得我们不能对这种“逍遥游“的方式产生某种程度的怀疑。可以说,庄子的逍遥理想的生活是在现实中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但我们不要胶柱鼓瑟地理解《逍遥游》的字面意义,因为庄子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是在熙熙攘攘的尘世中如何保持心灵的自由。本来,浪漫主义情怀,丰富的想象力,应该是人们自我满足的主要因素,可由于现实的残酷,这样的心灵空间越来越窄小了。庄子认为,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任其自然,保持心灵的相对独立,这样才能为自己营造一个精神的乐

8、园。三、“逍遥”中有不同境界的层次引领《逍遥游》一文中,“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可以看作是互文,指的是人们没有任何的自我意识,他们根本不追名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