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指标等级处理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影响

软指标等级处理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影响

ID:34008359

大小:55.9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软指标等级处理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影响_第1页
软指标等级处理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影响_第2页
软指标等级处理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影响_第3页
软指标等级处理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影响_第4页
软指标等级处理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软指标等级处理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软指标等级处理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影响[摘要]中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特点。临床实践中,确切的临床疗效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但目前现有的评价体系下,很难客观的评价中医药的真实的临床疗效。因此,其如何客观的评价中医临床疗效,获得确切的证据是中医学疗效评价的关注的重点。相对于现代医学而言,中医学更关注在疾病演变过程中,患者的主观感受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对于疾病的临床症状和功能活动为主的软指标是疗效评价常选择的指标,在软指标的等级化处理后,疗效评价结果相互矛盾的现象在疗效评价过程中较为常见。为了更好的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软指标在疗效评价时,要明确其作用特点,突出了干预

2、措施对疾病作用的特点,应尽量避免把软指标等级化处理,以提高临床疗效的效果。[关键词]软指标;疗效评价;中医药;等级指标临床证据是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重点。研究工作中,如何获得证据,证据的类型、等级评价以及如何解读证据是研究者经常思考的问题。软指标作为一类特殊的疗效评价指标,经常用于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但在临床应用软指标的过程中,时常遇到疗效评价结果不一致的矛盾现象,影响到对疾病的客观评价。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软指标等级化处理这一环节入手,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1软指标的概念软指标是指可重复性差、不能准确度量的指标,是通过临床医生的观察采集或患者的自我报告而获得的,无法用仪器或其他手

3、段直接进行精确测量的主观指标[1]。与之相对应的是而现代医学在诊疗过程中运用的是可重复、准确度好的硬指标。软指标虽不是疾病的最终终点,但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中医药临床疗研究过程中,软指标被广泛采用。等级化处理是指在应用软指标时,经常把临床症状或功能活动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赋分,或在对疾病疗效评价时采用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的等级分类。目前,中医药临床研究中证候主症、次症的赋分方法在确立时,存在一定的主管随意性,影响到临床疗效评价的结果[2]。因此,软指标等级化处理后经常受到同行的诟病。2临床疗效评价与指标的选择原则临床疗效评价是通过科学的临床研究设计,选择反映疾病特点的指

4、标,始终围绕疾病的客观变化为评价的目标。因此,临床疗效评价的涉及到研究的设计、指标的选择与测评。在整个疗效评价的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公正的反映临床疗效的结果,体现出干预措施的真实特点和疗效。对于临床疾病的临床特征和功能活动为主的软指标,在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应遵循临床疗效评价的基本原则。首先,在设计上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选择能够反映研究目的的疗效指标和测评工具,如评价一种药物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单位时间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基础用药的量等。其次,在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应进一步具体化,选择能够反映疾病变化特点。如评价评价一种疗法对心绞痛的疗效,指标选择可以定为心绞痛的缓解率

5、。最后,疗效指标的选择结合疾病的特点和干预措施的作用特点,也就是说要明确干预措施的作用特点,针对其特点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指标。3软指标等级化处理后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临床研究数据模拟法,对软指标等级化处理后对疗效评价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3.1数据来源数据来源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中心,该研究采用随机、对照、非劣效设计,样本量为120例,其中试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临床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20例肌筋膜炎患者。3.2疗效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积分。VAS量表对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自评。方法是在白纸上画1条10cm的直线,一

6、端代表无疼痛,一端代表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在直线上画1点,医师用直尺测量从起点到患者确定点的距离,用测量的数字表示疼痛强度。治疗前后分别测量。3.3疗效评价标准采用VAS加权计算法——《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疼痛减轻的百分数二(A-B)/AX100,A为用药前VAS评分;B为用药后VAS评分。临床治愈:VAS加权值(A-B)/AX100275%。显效:VAS加权值(A-B)/AX100介于50%〜75%。有效:VAS加权值(A-B)/AX100介于25%〜50%o无效:VAS加权值(A-B)/AX100当然在软指标等级化处理后,出现统计结果差异的现象,也要考虑临床设

7、计的样本量是否充分,在等级化处理后,其信度、效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以及软指标在赋值时是否科学。因此,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过程中,软指标的等级化处理,两者结果有一致的情况,但作为疗效指标选择时也要慎重。应该遵循临床疗效指标选的三原则,即指标的选择应更明确,以突出了干预措施的特点和研究目的,应避免把软指标指标等级化处理,提高临床疗效的结果的可靠性。[参考文献][1]郑淑美,胡立胜,李友林,等.中医软指标的筛选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