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ID:34008449

大小:3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走在亲近经典的路上------对学校特色建设的探讨一个学生,首先是一个人,一个健康的生命。面对孩子,面对成长中的他们——我们的校园,是一个机械加工厂,还是一个生命的乐园?是一条冷漠的产品流水线,还是雨露滋润百卉摇曳的花园?每一所学校都在用时间和实践作出自己的回答。从1927年黄香山先生创办的江苏省栖霞乡村师范附属小学到如今的下蜀中心小学,80多年来,我们秉承一代又一代先贤们的教育传统,风雨兼程,薪火相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2、,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学校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于发展。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文化积淀极为丰富。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滋养人文情怀,铸造民族精神,我校义无反顾地行走在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道路上。2005年11月,我们参加了在无锡天一实验小学举办的“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观摩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个学校的读书活动竟能搞得如此有声有色!我们立即找到课题组的李振村和杨文华老师,要求加入“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

3、学校”。回来后,我就召集学校行政和教学骨干,讨论研究课题实验方案。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敦促着我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不管科技怎样进步,不管教育怎样改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都必须坚持“关注孩子、适应孩子、发展孩子”的办学理念,引领孩子们在人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诵读名家名篇,涵咏千古美文,让他们的阅读从一起步就直抵经典,在他们生命长河的源头,汇聚起一座文化的山峰。于是我们提出了“办有文化的学校,做有根的现代中国人”这样一个“文化立校”的办学思想。让老师和孩子一起走在亲近经典的路上,用经典文化来引领师生成长,建设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学

4、校。“世界上的许多事情是可以等待的,是可以重来的,惟独儿童的生长和发展是不能等待的,是不可重来的。”正是这样的责任担当激励着我们坚定上路,开始了辛勤又满怀期待的探索。在2005年底,我校申报加入了由教育部人文社课基地重点实验课题“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子课题的研究,并在2009结题后又继续参加了新经典阅读的课题研究。我们充分挖掘经典作品在教育中的独特魅力,根据课程标准,年级特点,自2006年起开始进行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编写了一套有质量的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5、指出:教育要为现代化服务,教育也要为人服务;教育要为国家服务,教育也要为人服务。这样既把一部分课程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也把人的发展放在了首位。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它对于学校实现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2011年3月,我们在认真学习了《教育规划纲要》后,又经过仔细梳理筛选,重新编写了一套1-6年级教材,目前已送去定稿。一、经典诵读课程的设置1.开设校本阅读课程,满足学生诵读需要。我们倡导“和而不同”的理念,让所有的孩子都互帮互助,共生共长,获得全面发

6、展,都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来,而让那些有某些特长或爱好的学生能学有所长。因此每周五下午,一二年级调出一节语文课,加上一节活动课(一、二年级每周26课时,因农村专线接送,每周有四节活动课);三—五年级调1节语文、1节地教课,确保每个年级均有两节课进行学校大阅读活动。每个年级段有不同的要求,教师都要认真备课,认真组织好每一次课。每个年级各段各减少一个班合并成两个班进行指导阅读,各年段内容各有要求。另有一些学有专长的学生参加一些兴趣组:有低年级诵读、高年级诵读、低年级美术、高年级美术、书法、舞蹈、合唱、田径、乒乓、篮球等选修课程,几年来,我校各班的老师坚持

7、“以读为主,以讲助读,读贯始终,重在自悟”的原则,利用平时早读课和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诵读,在各班教室黑板前开设“每周一诗”栏目,由语文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诵读,刚开始由各班老师领读,发展到后来由小助手组织同学诵读。课题组定期进行集中研讨,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了解实验的进展情况,对各班的诵读作宏观上的调控和微观上的指导。我们的经典诵读时间主要是在以下“三个每”中“挤”出时间进行:(1)每天早晨10分钟进行诵读。(2)每天25分钟校本课时进行自主诵读与阅读。(3)每学期都有一个读书节活动进行集体诵读。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年段

8、分单元进行诵读经典诗文,并制定了经典诵读考核细则,以促进老师用好经典诵读教材,指导孩子诵读,保证了诵读的“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