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品位与学校教育教学

校园文化品位与学校教育教学

ID:34026470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校园文化品位与学校教育教学_第1页
校园文化品位与学校教育教学_第2页
校园文化品位与学校教育教学_第3页
校园文化品位与学校教育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校园文化品位与学校教育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校园文化品位与学校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催化剂。长期以来,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仅仅只停留在比较浅薄的表层,诸如文体活动、黑板报、演讲、评比等方面,而没有抓住文化的本质,深化文化的层次,塑造文化的品位,使素质教育回复在一个比较狭小的空间,因而也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校园文化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现象,也不只是知识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它应该是历史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它会跨越时空,它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创造力的沉淀和展示。以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不否认一次评比、一个奖

2、励、一块报栏,也能起到激励或者鞭策的作用,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学校、教师、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给这样的美的创造带进了许多功利主义色彩,大大降低了校园文化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校园文化品位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自然文化。自然文化并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一般来说,它融汇了自然环境,但又是对自然环境的升华,把自然环境赋予了理性化和人性化。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对自然环境具有依赖和趋向性,譬如乡村的人追逐城市生活,这不仅是在追逐丰裕的物质条件,也是在追逐理性的、美的自然环境。街道的整洁美、霓红灯的闪烁美、绿化带的悦目美…,它构成了城市自然

3、环境的理性美。构建自然文化实质在于体现“环境育人”。校园是特殊的活动平台,当要求学生有秩序时,便不能不用自然文化之美作为铺垫。古人云:大志以山水,寸情凭草木。大凡山水奇幽之地,草木丰茂之处,便会使宾朋丛聚,这无非是在寻求自然之美。校园里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有奇石,再有些操场、高楼和林荫小道,这只是自然文化的基础。自然文化并非是简单地把上述那些事物铺陈出来,我们不强求山水的奇险、静怡,花木的妖艳、繁茂,只希望让自然景物在学校的教育平台中凸现出两种精神: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目前,校园建设中要凸现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基本上被片面的政

4、绩观、盲目的形式主义抹杀了,楼与楼之间的美被忽视,也就意味着花木与绿地山水之间的美的消亡。所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应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整体布局规划,尽量合乎于现代美学的基准。环境的整洁美就是观赏价值。当个人身处在美的环境之中,其破坏的主观性往往是受到限制的。某种事物的观赏价值甚至能左右个人的行为举止,假设你走在洁净的城市里,你会为扔下一片垃圾而有所思虑,你的思虑并不全是对规则的恐惧,更多的则是对打破美的内疚。我们不应该怀疑学生的审美能力,除了有维护环境的一些规则,还需要创造更多的美的吸引力。环境的文化内涵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表现在校

5、园环境建设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对造一片绿地、栽几棵草木提高到文化层次的审美意识。我们常常说事物的“错落有致”、声音的“抑扬顿挫”,无一不是在强调美,那么,校园里有一条曲径通幽的小道,有一片铺满落叶的林荫,有一池微风拂皱的绿波,必定会给人无限的神思遐想。有的校园在行道上镶嵌格言警句,在树下立一怪石刻写诗词,把草地修剪成符号等等,使文化在境观上变为有形,使学生在玩耍嬉戏之间受到了熏陶,它比起说教的影响也是更为深远了。二、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指前人创造的先进文化的积淀和展现的一种美的形式,它具有可观赏、可感知、可塑造的特性。广义的历史文化包

6、括地域历史、景观建筑、人物行迹,也包括民族、习俗、宗教、艺术等方面的文化传承。其实,历史文化早已在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有过渗透。比如,一幅张贴于教室的字画,一尊矗立在绿坪的雕塑,一块悬挂门顶的匾,这些无一不是历史的传神缩影。然而,许多学校长期继承了其单一性,只从理论上研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践时又强调发展方向的一致,忽略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而忽视了建设中的多层次扩展,所以就减弱了历史文化对学生影响的深刻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历史文化创造的是一种氛围,并且是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常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教育学生,那就是认可了

7、生活氛围对人的巨大作用。文化氛围大致有两种作用,一是榜样,二是熏陶。榜样一直是我们所重视的教育形式,但围绕榜样做文章越来越被学生抗拒,这样的对比评价无论从家庭还是学校教育引起反感导致学生逃学、离家出走,甚至敌视教师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所以,榜样和熏陶应该并重,让学生有一个自主审视、自主接受的空间,以体现主流发展和个性发展并存。历史文化是会令人感动的,而且是刻骨铭心的感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我们怀想异国情调,“一二•一”烈士的血衣教我们凭吊勇者的呼喊,昆明湖的一泓秋水使我们叹怜“人生三境界”的艰难,登临泰山,您会感怀汉唐的气度,

8、游曳长城,您会嗟叹秦明的悲凉,这些难道不是显示出历史文化的魅力吗?校园现有的历史文化我们要继承,但更要不断地挖掘和塑造。德国哲学家康德,因留下了一条“康德大道”,那里的人们便从此保留了这条路的原貌,因为人们说:踏上康德大道,就可以感受康德的伟大。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