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ID:34027033

大小:2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3-03

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_第1页
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教育上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客观来讲属于各有利弊。本文从中西方教育观念及思维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加以论述和比较,并对我国现行教育进行反思。关键字: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思考借鉴从教育总体差异上来讲,我们东方的定义往往是学生在被动地学,西方是你要什么就学什么的自由主义。中国教育方法有利于打基础,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由想象力。西方的有利于创造性发挥,但往往学生受制于自己的基础功差,也容易出问题。打基础和发展创造力,这个平衡点如何取得,是大

2、家都在头痛的事情。那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1.从中西方大学生的培养方式上的差异。在中国,大学生大学生在进校的时候无论自己是否喜欢,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在西方,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并没有-区分专业,所学课程都是公共课,然后各个专业便会派出其最好的老师讲自己专业的经典课,以供学生选择。西方的学生较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或者变更专业,即使基础不如中国学生,但是由于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也会在专研过程中主动弥补。而中国学生似乎基础打得较为牢靠,但是对所学专业

3、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这也体现在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如西方学生原因之一。另外,西方大学采取的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即进大学容易,但是如果在校期间不能达到学校教学要求,要拿到毕业证书是很难的,反观我国目前是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每年高考“万人争过独木桥”目的就是要进一所好的大学,而一旦进入了大学学习中西教育,部分学生常常是“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不思进取,学校也没有采取更为严格的考核标准,总之只要能进来,出去就容易,不光大学,就连硕士也一样,博士现在也已经批量生产。2.中西方教育双念及思维模式的不同。东方教育的目的

4、以增加知识为主,视知识比创造力重要。在中国,老师们认为创造力是—种缓慢的过程,它依赖于坚固的基础知识。而西方教育的目的是寻求高层认知能力的学习,老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问,批判性的思考,建构、挑战知识。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被看成是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因为作为学生享有与公民同样平等的权利。而我国传统的教育认为,公布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方面可激励学习差的学生向优秀的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对学习差的学生也是一种批评,或者说是让学习差的学生有挫折感,让其知耻而奋起。再者,西方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

5、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刨薪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社会作准备。而我国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国外学生多,而且中国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精神集中,这种教育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3.教学方式的差异。西方的教育相对中国而言比较随意自由一些,英国的学校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山野教育”,其意义就是让学生经受磨练,训练学生的体能、冒险精神和生存能力,然而在中国的很多学校都是整个学期只有难得的一两次社会实践机会

6、。从上述中西方教育制度对比情况来看,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就目前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特别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一个“磨具”造出来的,缺乏自己的思想,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待提高,体现在进入社会以后,整个社会的创新性、实践性、科学逻辑性不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我国传统教育有—个更清醒的认识。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政策是素质教育。有些学校也是一味地追求考试的成绩,在平时的课堂中,考试中不会考的东西就不教。这种做法无非会令同学们的知识量减少,

7、在课堂上,锻炼能力的减少。中国现在的教育在另—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漏洞和缺陷,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另外,反观中国的教育现状,中国的高考制度及高校学生选拨标准仍然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体制、教育发展水平等因素的相对制约,专家们也由此颇有微词。他们认为: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普通国民的生活技能,更应该是国家的民族精神。如今我们这套教育,只适应—般人的技术培训,而非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教育水平和方法的好坏,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而我们中国现在的总体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处于第三世界的水平,加上一些过去的条条框框,因此教育的总体水平

8、环境必然落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此外,中国人传统极其重视教育,这是一种美德,可这几年来父母们对教育的重视做过了头,导致教育商业化色彩太浓。加上中国人口多,学生竞争激烈,这样的国情和社会问题也影响了学校以及整体的教育方法和质量。我国的教育培养,不要仅仅培养天才,更重要的是人才。长久的发展,持稳的前进。中国的教育要借鉴西方的教育模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我们中国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学手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