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研究

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研究

ID:34031259

大小:2.00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9-03-03

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研究_第1页
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研究_第2页
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研究_第3页
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研究_第4页
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水平的越来越高,旧建筑拆除垃圾的组成会发生变化,主要成分由砖块、瓦砾向混凝土块转变。根据对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旧建筑拆除垃圾的组成统计,结果见表l一2表1—1建筑施工垃圾的数量和组成(%)施工垃圾组成比例施』=垃圾主要组垃圾组成成部分占其材料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购买量的比例碎砖(碎砌砖)30~5015~3010~203~12砂浆8~1510~205~10混凝土8~1515~3015~351~4桩头8~158~205~15包装材料5~155~2010~20屋面材料2~53~8钢材1~52

2、~8木材l~51~55~10其他10~20lO~20合计100垃圾产生量1)(k∥m2)50~20045~15040~150表1_2香港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组成比例(%)垃圾组成所占比例垃圾组成所占比例沥青1.6l玻璃O.20混凝土54.21金属3.4l石块、碎石11.78塑料管O.6l泥土、灰尘11.9l竹、木料7.46砖块6.33其他有机物1.30沙1.44其他杂物0.111.1.3建筑垃圾特性2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建筑垃圾属于固体废物的一种,其性质与其他固体废物相似,具有鲜明的时间性、空间性和持久危害性

3、。(1)时间性时间性一方面是指任何建筑物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超过这个年限,所有的建筑物都会变成建筑垃圾。另一方面,现在所谓的垃圾仅仅相对于现在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的建筑垃圾都会转化为有用的资源。(2)空间性从空间的角度来看,一种建筑垃圾不能作为建筑材料直接利用,但是可以作为生产其他产品的原料而被利用。比如废弃的混凝土经过破碎后可以用作生产混凝土的骨料。(3)持久危害性建筑垃圾的主要由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组成,

4、还有可能有部分有毒物质,如果不经处理直接堆放在垃圾堆场,垃圾中废砂浆、混凝土块中含有水和硅酸钙和氢氧化钙,使渗虑水呈强碱性;废石膏中的硫酸根离子会转化成硫化氢;废金属可使渗虑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等等,上述这些因素会使周边的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受到污染,而且受污染的地域还可以扩大至堆放地之外的其他地方。一般情况下,堆放的建筑垃圾要经过数十年才可趋于稳定,而即使建筑达到稳定化程度,不再释放有害气体,渗虑水不再污染环境,但是大量的无机物仍会占用大量土地,并继续导致持久的环境问题。【111.1.4建筑垃

5、圾的危害性建筑垃圾具有数量大、性质复杂、组成成分种类多等特点,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途经多、污染形式复杂,可以直接或间接污染环境,一旦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或潜在的污染变为现实,需要消耗较大的代价进行治理,并且很难使被污染破坏的环境完全复原。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侵占土地,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等。【1】(1)侵占土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建筑垃圾未经处理而直接运往郊外堆放。每堆积l0000t建筑垃圾需占用O.067hm2的土地。我国许多城市的近郊处常常是建筑垃圾的堆放场所,占

6、用了大量的生产用地,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2)污染水体3第一章绪论建筑垃圾在堆放场经雨水渗透浸淋后,建筑垃圾会溶出含有的大量水和硅酸钙、氢氧化钙、硫酸根离子、重金属离子的渗虑水,如不加控制让其流入江河或渗入地下,就会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水体污染后会直接影响和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资源的利用。(3)污染大气建筑垃圾废石膏中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料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成挥发性有机酸,这些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4)污染土壤建

7、筑垃圾及其渗虑水所含的有害物质对土壤会产生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包括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害物质在土壤中发生积累等。(5)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我国许多地区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城郊采用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方式处理,而且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垃圾遗撒、扬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容卫生。1.2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内涵建筑垃圾资源化是指将建筑垃圾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其进行再生利用。资源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

8、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换言之,循环经济是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指导思想。200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