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治疗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方法

探析治疗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方法

ID:34035316

大小:53.9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探析治疗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方法_第1页
探析治疗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方法_第2页
探析治疗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方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析治疗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析治疗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方法【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力衰竭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接受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以及诊断来作为治疗的依据。结论: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需要通过对其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进行缓解和控制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关键词】心力衰竭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64-01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一直都是医疗领域比较关注的疾病之一,科学技术给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多的新方法,让患者得到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死亡率有所降低,可是发病率却逐年

2、增加。心力衰竭在心血管疾病中是死亡率很高的一类症状,基本上各类的心血管疾病终末期均会出现该症状,5年生存几率和恶性肿瘤差不多。心力衰竭的插手呢因为心室结构异常,供血不足,导致了心力衰竭患者还会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症状。1祛除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该症状的临床研究来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出现比较多的因素就是缺血、感染、电解质失衡、药物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寻找和排除,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让患者的生存几率得到提升。2通过循证医学进行寻找,采取规范性心力衰竭治疗来对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症状进行控制心

3、力衰竭主要是因为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引起的,临床中该因素也是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所以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对其使用B受体阻滞剂、ACEI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来进行治疗,让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改善,对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症状进行控制盒缓解,避免了患者的死亡。B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心力衰竭患者的情况得到缓解,防止其因为过度心理衰竭而死亡。依据心衰大型临床研究结果,ACEI与安慰剂组相比使CHF死亡率降低25%〜26%,而B受体阻滞剂在已应用ACEI、利尿剂等标准治疗基础上又进一步使CHF死亡率降低34%〜35%,且能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猝死率41%

4、〜44%,因而可以认为对于心力衰竭治疗从某些意义上说B受体阻滞剂作用更强于ACEI,尤其在降低心源性猝死方面。2005年ACC/AHA和ESC中都对B受体阻滞剂应用于各种程度的心理衰竭效果进行了可定,提示临床中如果患者并没有不可以使用该药物的禁忌症,就应该要对其使用0受体阻滞剂来进行治疗。使用B受体阻滞及的时候应该有一些注意事项。①该药物的使用应该是在无水钠潴留的情况下;②剂量的使用应该谨慎,逐渐的增加,在增加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情况进行监测;③该药物的使用剂量以患者不能够超过心室率50次每分钟,收缩压90mmHg以下为宜;④如果使用后,患者有低血压、病情严重

5、化等迹象,需要停药,将剂量进行缩减。3使用恰当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主要是持续和非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病例。临床中如果患者的室性心动过速还伴随其他症状,如休克、心衰等,需要使用直流电同步电转复治疗。如患者一般状况可,又无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宜首选药物治疗。应避免选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毗胺、美西律、氟卡尼、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进行治疗,尤其是Ic类药物(氟卡尼及普罗帕酮)治疗,因这类药物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影响其血流动力学以及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导致CHF患者死亡率增加。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B受体阻滞剂不仅可降低CHF患者死

6、亡率,同时也降低CHF时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如CIBISII研究共人院2647例NYHAIII—IV级CHF患者E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