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讲座《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

王崧舟讲座《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

ID:34058629

大小:56.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王崧舟讲座《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_第1页
王崧舟讲座《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_第2页
王崧舟讲座《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_第3页
王崧舟讲座《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_第4页
资源描述:

《王崧舟讲座《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王崧舟本讲座为对语文的教学内容的思考。文本的秘妙,秘即秘密,妙即巧妙精妙之处。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长城》为例:《长城的文本秘妙》1.结构:从整体上看,先写见闻(1、2段),后写联想(3、4段)。据此课文分段可分为两段。语文老师要有两只眼睛,一只是肉眼

2、,看到文字本身,还要有一只天眼,看到文字背后的深层结构,在字里行间,在空白处,在文字的倒影深处。语文老师要练就这样的天眼。2.章法:按起承转合的套路谋篇布局。第一段:起。(远看长城,引出话题。)第二段:承。(近看长城,语式与前保持一致。)第三段:转。(站在长城上,睹物思人,由物及人。)“睹物”为见闻,“思人”为联想。“转”是文章中最难写的部分,转得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峰回路转,直上云霄。”转得不好,掉入泥坑,万劫不复。第四段:合。(总结概括)从章法的角度课文分段可分为四段。3.语

3、言:平实、精确。如:站、踏、扶;很自然、单看等。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乃是最高境界。朱光潜:写文章四字要诀“精确妥帖”,做到这一点乃是极不容易的,需要极敏锐的感觉,极艰苦的挣扎。4.风格:全文不曾出现一下叹号,感情凝重、内敛。长城就是凝重、沧桑、内敛的,风格统一。不光汉字有声调,语言也有声调,陈述句阴平,祈使句阳平,疑问句上声,感叹句去声。5.顺序:写见闻,由远及近;写联想,由现实到历史。有章法,有条理。有条不紊,井然有序。6.句法:数据说明,还原比较。用数据,精确,不夸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不是作

4、者目睹,而是通过想象还原的,为了和现在的科技作比较,感受长城的工程浩大,施工艰难。7.长城:长城之“长”,既是空间(一万三千多里)的,又是时间(古代)的。纵横十万里,上下两千年。8.奇迹:体现在“气魄雄伟、构造精巧、施工艰难、工程浩大”等方面。“奇迹”是中心论点,后面为证据。按这个逻辑分段,课文可分为两段,1~3为一段,4为一段。9.图腾:长龙喻长城,既是形似,更是神似,同为民族的精神基因。10.主题:怀古与文学传统。 确立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一看有没有语文的特征。“语文”其实是一个动词,即用语言

5、文字去表达,目标为能说(出口成章),能写(下笔成文)。从语文的特征看,《长城》的文本秘妙经过筛选只留下前6条。二看有没有文本的特点。从文本的特点看,《长城》的文本秘妙经过筛选只留下前2条。三看有没有统领的特色。四看有没有迁移的特性。《长城》的文本秘妙第一条可指导学生写游记,不仅写见闻,而且写联想。第二条章法对小学生来说过难,因此经过筛选只留下第一条。这不是教材的内容,而是语文教学的内容。 因此,《长城》的基本教学构想为:第一板块:品读形象1.看到了什么?涌起了怎样的感情?2.哪些字眼和语句流露着这种

6、感情?第二板块:追问历史1.想到了什么?涌起了怎样的感情?2.哪些字眼和语句流露着这种感情?3.写长城,只写看到的行吗?(不行,缺乏深度)先写想到的行吗?(不行,违反认识逻辑)第三板块:抒写英魂1.读读文中的这些词语瞭望射击屯兵打仗你联想到了什么?2.写一写站在长城上,扶着成排的垛子,望着高耸的城台,很自然地想起(                                                              )。想起刀光剑影,想起血流成河,想起“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

7、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通过想起,来告慰烈士的英灵,这就是迁移。用这种框架结构把《长城》的内容串起来,让孩子学习和揣摩“见闻-联想”这种结构。 指向文本秘妙的语文教学,是坚守语文本体的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的语文教学,是走向优质高效的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的语文教学,是促进专业成长的阅读教学;指向文本秘妙的语文教学,是充满浓浓诗意的阅读教学。2011-5-8于南大逸夫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