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1

ID:34059022

大小:79.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3-03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1_第1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1_第2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1_第3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1_第4页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1.建国前夕经济全面崩溃 〔材料一〕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那里有许多投机商人,专门买卖银元、黄金、美钞。纸币一日间贬值数次。投机商人都知道附近各单位的发薪日期,所以经常乘机抬高银元价格。去得越晚,亏就吃得越大。换了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 ──韩儒林《回顾与展望》,《南京大学报》1982年5月19日 〔材料二〕如果从生意人的角度来说,那几年我确实是赚了一笔钱。但是从一个搞实业的人来说,我们企业在那几年

2、中几乎全部停顿了。因为当时只要生产,必定赔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投机。 ──《刘鸿生企业史料》(下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材料三〕蒋区民营工业的危机日益深重。如蒋区工业中心之上海,抗战胜利后倒剩的四千余家大工厂,去年一月的开工率,仅为平时的百分之廿左右。同时还有大批工厂又纷纷倒闭,仅去年上半年倒闭之工厂商号,即达一千六百余家……至于华北工业中心之天津,原有各业大小工厂五千家,去年经常保持全部开工的仅及百分之一,局部经常开工的占百分之四,有百分之四十的工厂已陷停顿,其余百分之

3、五十五均陷于半停工状态。 …… 蒋匪农村经济危机亦日趋恶化……农产日益锐减,造成各地严重粮荒……据联总及蒋匪行总的估计:一九四六年蒋区农业生产较战前减少百分之八至百分之十二,而四七年则减少至百分之三十三至百分之四十。去年蒋区粮产与最低需要量比较,稻谷不足六千万担,小麦不足五千六百万担。就是蒋匪粮食部长余飞鹏亦供认蒋匪粮荒严重,并说:“去年总计购入外粮约达五十万余吨”,然实际从外输入蒋区的粮食当还更多。 ──沙英《蒋匪经济危机迈向总崩溃》(《东北日报》1948年4月2日),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5),黑

4、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解读】材料一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韩儒林对解放前夕南京市通货膨胀情况的回忆。韩儒林当时为中央大学教授,他的这段回忆使我们看到,30多年过去之后,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们仍会对极度通货膨胀下的生活恐慌感到心有余悸。材料二为上海著名实业家刘鸿生的回忆。刘鸿生作为建国前上海乃至全国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人物,他的遭遇和经历颇具代表性。材料三引用的文章来自当时东北解放区的报纸。这时,解放战争正处于重要转折时期,文章大量引用了来自国民党统治区本身的材料,对国统区经济状况的分析报道较为全面。 以上材料显示,从

5、抗战结束到建国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全线崩溃,通货膨胀严重,货币急剧贬值,市场混乱;工业生产急速衰落,相当多的企业陷入停产、倒闭的境地;同时期,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破坏,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粮荒普遍发生。持续多年的经济凋敝,造成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材料还显示出新中国所面对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战争的洗礼之后诞生的。新中国建立初期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经济极其落后的烂摊子,而在财政经济方面的严重困难,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的市场混乱等严重地影响着生产的正常进行,威胁着人民政权的稳固。因

6、此,集中力量迅速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是当时一项牵动全局的中心任务。 2.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材料一〕我们现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例如财政收支接近平衡,通货停止膨胀和物价趋向稳定等等,表现了财政经济情况的开始好转,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要争取这三个条件,需要相当的时间,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或者还要多一点。全党和全国人民均应为创造这三个条件而努力奋斗。我和大

7、家都相信,这些条件是完全有把握地能够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其实现的。到了那时,我们就可以看见我们国家整个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了。 ──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1950年6月6日),《人民日报》1950年6月13日 〔材料二〕成渝铁路的钢轨每一根都是我们亲手轧成的,那上面没有一个外国字。有了党的正确领导,我们中国人民什么都做得到,做得好。毛主席,我们能在中国的钢铁事业中有这一点贡献,我们真是兴奋,我们不为个人骄傲,而为党、为祖国骄傲……我们的工厂两年多来已发生根本变化。生产瘫痪状态早已

8、成为历史陈迹;烟囱不但全部冒烟,新的烟囱也不断树立起来了。 ──《重庆一零一钢铁厂职工给毛主席的信》,《人民日报》1952年7月2日 〔材料三〕这台机车的制成,充分地表现出新中国工人阶级的无穷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制造过程中,困难不断地发生,特别是有些过去一向依靠向帝国主义国家购买的配件,现在都要由自己来制造。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职工们常常以学习中国人民志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