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成都的日子

杜甫在成都的日子

ID:34074007

大小:2.48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3

杜甫在成都的日子_第1页
杜甫在成都的日子_第2页
杜甫在成都的日子_第3页
杜甫在成都的日子_第4页
杜甫在成都的日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在成都的日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杜甫在成都的日子前言:在中唐时期,有这样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被世人称作“诗圣”。由于其诗歌多陈述时事且风格沉郁顿挫,故早在晚唐的《本事诗·高逸》中就曾提道:“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后来宋祁在其传里也写道:“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哀,世号‘诗史’”。而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坎坷的一生里,与“天府之国”成都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他就是杜甫。一、调查时间:2011年4月19日二、调查地点:成都杜甫草堂三、调查对象:暂居成都的杜甫及其当时诗歌四、调查方法:查找资料,并前往杜甫草堂实地考察五、调查小组成员

2、:罗域、谢芸浓、张宁馨、吴玉好、肖茗方、徐小涵、柯燕玲六、调查过程:1、资料收集:成都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杜甫在

3、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绝句四首(其三)》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

4、,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杜甫草堂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2006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现已成为外地游客最集中的观光胜地之一。2、实地考察:(1)草堂概况:4月19日,我

5、们来到了杜甫草堂,亲身体验杜甫暂居成都时的情形与心境。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总面积近300亩,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草堂正门匾额的“杜甫草堂”四字为是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书写。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杜甫草堂正门匾额杜甫当时的居所“少陵草堂”碑亭草堂中

6、一处红墙夹道恢复重建的茅草屋草堂内杜甫塑像(2)杜甫在成都时所作的诗歌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绝句》等3、分析、汇总并得出结论(1)杜甫在成都时创作的著名诗歌及分析: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分析:《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

7、作者的喜。此诗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融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

8、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