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

ID:34095395

大小:1.18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3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_第1页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_第2页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_第3页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_第4页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出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A.简单协作   B.小农经济C.庄园经济D.商品经济2.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  )A.石器锄耕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D.千耦其耘3.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

2、分离4.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国很早就有了环境保护的意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下列选项中,既对环境保护起了积极作用,又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成功典范的是(  )A.早期史书把以水利为主题的《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B.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C.从秦汉至明清,历代政府都鼓励农民垦荒D.唐朝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筒车5.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6.下图为原始社会某生产工具复原及使用方法示意图,该生产工具应为(  )A.石斧B

3、.石犁C.木耒D.铁犁7.(2011·南海期中)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铁犁牛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石器锄耕8.2011年春季河南、山东等地百年不遇的大旱,使人们更加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北方开始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是在(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五代时期D.宋元时期9.(2011·泉州模拟)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A.井

4、田制B.地主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答案: (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10.右图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这种经济形式的基本特征是(  )。①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生产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

5、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1.“乞巧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B.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C.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D.劳动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强烈反对12.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13.【典例2】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

6、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A.犁具B.灌溉工具C.播种工具D.除草工具►14.请辨别下图,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15.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16.中国秦朝因长城和兵马俑而名满世界,这些举世闻名的工程得以完成的基本条件是(  )。A.繁多的赋税B.沉重的徭役C.苛刻的兵役D.土地兼并17.下列对于中国古代土地制

7、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期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来源:Z18118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纟參,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

8、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