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下庄矿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

粤北下庄矿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

ID:34112833

大小:859.3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3

粤北下庄矿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_第1页
粤北下庄矿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_第2页
粤北下庄矿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_第3页
粤北下庄矿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_第4页
粤北下庄矿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粤北下庄矿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卷(Volume)35,期(Number)3,总(SUM)130页(Pages)355~363,2011,8(August,2011)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icaetMetallogenia粤北下庄矿田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影响1a,1b221a,1b1a,1b王军,赖中信,张辉仁,汤世凯,杨坤光(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a.地球科学学院;b.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2.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广东广州51080

2、0)摘要:粤北南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产地,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构造变形研究,结合34件石英脉体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研究,论述了粤北地区下庄矿田的新生代构造演化期次。构造变形研究与ESR年龄测定显示:新生代主要发生了三幕构造变形,第Ⅰ幕(65.5~55.0Ma)为地块的差异升降运动,断裂活动规模大;第Ⅱ幕(40.3~20.0Ma)为间歇性的升降运动,总体为上升趋势;第Ⅲ幕(20.0~2.2Ma)表现为断裂频繁活动,但活动规模小。ESR年龄数据也很好地限定了区内铀矿成矿时代,331、335、336矿床沥青铀矿U-P

3、b年龄表明成矿最晚发生在60Ma±,与第Ⅰ幕相对应。第Ⅱ幕、第Ⅲ幕使得地块抬升并引发频繁的断裂活动。区内出露的NNE向、NEE向以及近EW向的多组构造在平面上呈“棋盘式”格局,垂向上呈“地堑”式,这种断层组合加剧了花岗岩体上升后的风化、淋滤与剥蚀过程,由此破坏了先存的有利成矿环境。因此,研究新生代构造演化对于探讨新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对铀矿的控制与影响仍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新生代构造演化;ESR测年;铀矿;粤北下庄矿田中图分类号:P6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552(2011)03-0355-0090引言制了三条

4、近EW向花岗岩带的展布(周新民,2007)。早中侏罗世,华南地区由近东西向展布的华南大陆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其中最重要的特提斯构造域逐渐转为北东向展布的太平洋构造为四堡-晋宁、加里东、印支和燕山、喜马拉雅四个域,使得华南地区受古亚洲洋体系控制逐渐转向受变形期。U-Pb年龄和Sm-Nd模式年龄均显示扬子太平洋体系控制(舒良树和周新民,2002;舒良树陆块的主体形成于古元古代(2000Ma±)(刘国惠和等,2004)。至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华南地区发生郑长胜,1993),而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最终形成大规模的岩石圈减薄与岩浆活动(

5、胡瑞忠等,2007;统一的结晶基底为新元古代的晋宁期(800Ma±)。朱清波等;2010),诱发了壳幔相互作用并最终导致南华纪至早古生代,华南再次发生陆内裂解,至早古了华南花岗岩地区的多金属成矿作用(付建明等,生代末发生了强烈的加里东运动(舒良树等,2006;2008;郭锐和彭恩生,2009;刘国庆等,2008;杨晓郝义等,2010),导致震旦系-下古生界的强烈褶君等,2008),而铀矿成矿作用主要也出现在这个皱与大规模花岗岩岩浆活动,发生陆内造山活动。时期。晚古生代再次发生陆内裂陷,至中三叠世的印支运对于华南岩石圈减薄与铀

6、矿成矿关系,前人做动使得华南与华北、滇缅对接碰撞,至此进入板内变过较多研究,主要认为华南地区的铀源岩石分布广形演化阶段。印支期在南岭地区形成的深大断裂控泛,一般花岗岩中铀的克拉克值为3.5μg/g,而华收稿日期:2010-09-09;改回日期:2010-11-08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137)和广东省核工业局“南岭贵东花岗岩体构造变形与铀矿成矿关系”项目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王军(1985-),男,硕士生,构造地质学研究方向。Email:wangjuncambrian@126.com通讯作者:杨坤光(1

7、95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构造地质学研究方向。Email:yangkunguang@163.com356第35卷南地区较高,如下庄矿田花岗岩可达24μg/g(黄国龙等,2006)。含矿热液主要以含铀络合物的形式存在,当岩石圈伸展,从深部上来的幔源流体和气体向大气成因的地下热液提供了矿化剂(胡瑞忠等,2007),使热液中的赋铀络合物迁移、沉淀并聚集成矿。华南地区中生代以来多期岩浆活动与多期岩石圈伸展直接诱发了多次铀矿化活动。围绕贵东岩体与铀矿成矿关系,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中生代,包括岩石成分与成因(周新民,2007;王德

8、滋和周新民,2002)、铀矿物质来源(陈培荣等,2002;邓平和沈渭洲,2003)、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沉淀(胡瑞忠,1994;章邦栋等,2002;1.凹陷带;2.岩体;3.隆起带;4.大地构造单元界线;5.铀矿商朋强等,2007)等相关领域。进入新生代之后,构田;6.铀矿床;7.研究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