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带指标与压汞资料在沉积微相探究中应用

流动带指标与压汞资料在沉积微相探究中应用

ID:34126528

大小:55.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流动带指标与压汞资料在沉积微相探究中应用_第1页
流动带指标与压汞资料在沉积微相探究中应用_第2页
流动带指标与压汞资料在沉积微相探究中应用_第3页
流动带指标与压汞资料在沉积微相探究中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流动带指标与压汞资料在沉积微相探究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流动带指标与压汞资料在沉积微相探究中应用摘要:通过对流动带指标以及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进行分析,研究了利用流动带指标和毛管压力曲线进行储层孔隙结构分类的依据,建立FZI与孔喉分选系数、平均孔喉半径以及排驱压力之间的关系图,利用流动带指标FZI和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的特点将该区域储集层孔隙结构分为三类,其参数主要有分选系数,平均孔喉半径,中值孔喉半径,排驱压力,中值压力。并对该区域的沉积微相进行了分类研究。关键词:流动带指标毛管压力曲线沉积微相一、划相参数一流动带指标(FZI)流动带指标(FZI)是划分流动单元的一种定量方法,是油藏品质因子与孔隙体积和颗粒体积的

2、比值。根据压汞分析资料,建立FZI与孔喉分选系数、平均孔喉半径以及排驱压力之间的关系图,从而可以利用FZI作为划分沉积相带的指标。FZI值越高,储层物性越好,赛汉研究区的储层孔隙结构可分为I、II、III三类,其中,I类的FZI值最高,>0.9;其次为II类,FZI在0.9-0.24之间,最后为III类,FZIO.28MPa,中值压力小于1.5MPa,微孔隙较发育,连通性差。三、主要沉积相类型及特征通过对该区域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可知,该区域储层沉积微相及其孔隙结构特征如下:1.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是陆上分流河道的水下延伸部分,砂体厚度一般在l-5m

3、,岩性较粗,一般为灰色含砾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底部具有冲刷面,发育交错层理、块状层理、递变层理等,常见植物碎屑和碳屑。测井响应特征上,分流河道表现为正旋回,一般为箱型、钟形,SP曲线负异常,自然伽马值较低,声波时差出现高值。粒度概率曲线一般为两段式。其中,发育的中砂、细砂物性较好,孔隙度在0.24%以上,渗透率在170以上,分选系数大于2。FZI值较高,大于0.9。2.河口坝河口坝是水下分流河道向湖盆方向的延伸。砂层呈中层到厚层状,沉积物粒度较细。主要的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主要发育交错层理、斜层理,上部往往发育波状交错层

4、理和波状层理。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反旋回特征。测井响应上,曲线形态多为漏斗形。发育的细砂、粉砂岩中,孔隙度在0.25到0.21之间,渗透率在170-20之间,FZI值在0.9到0.24之间。3.分流间湾分流间湾是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的相对凹陷的湖湾地方。以粘土沉积为主,含有少量粉砂岩和细砂岩。发育水平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可见波痕和生物介壳、植物碎屑等。测井响应上,曲线形态较平直,多呈波形,SP接近基值。1.滨浅湖相沉积类型复杂,主要沉积物有砾、砂、泥和泥炭、碳酸盐岩,常见鲫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等。一般具有较高的成熟度,磨圆较好。发育平行层理,波状层理,小型交错层

5、理等多种层理,常见虫孔、浪成波痕等沉积构造。常发育薄层的滩坝砂体。测井响应上,曲线形态多为波形。分流间湾和滨浅湖相的孔隙度较低,在0.21以下,渗透率在20以下,FZI值较小,在0.24以下,分选系数小于0.55,平均孔喉半径小于0.73um,中值孔喉半径小于0.5um,排驱压力在0.28Mpa以上,中值压力大于1.5Mpa0四、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沉积微相与储层孔隙结构密切相关,通过利用流动带指标FZI可将该区域的储层孔隙结构划分为三类(I、II、III类),其应用效果较好。压汞毛管压力是研究孔隙结构的一种间接测定方法,通过对毛管压力曲线进行分析研究,

6、可获得各种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的参数,从而为沉积相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不同的沉积微相具有不同的储层孔隙结构,通过流动带指标与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可将该研究区域的沉积微相表征出来。一般地,分流河道沉积微相多为I类储层,河口坝多为II类储层,滨浅湖和河道间湾多为III三类储层。由于各区域沉积环境不同,地质特征变化复杂,在使用该方法时应先对研究区域进行可行性分析。参考文献[1]史建南,孔庆莹.赛哈塔拉凹陷早白垩世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特征[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9,23(2):33-36.[2]靳彦欣,林承焰,赵丽,等•关于用FZI划分流动单元的探讨[J].石

7、油勘探与开发,2004,31(5):130-132.[3]刘晓鹏,肖亮,张伟.储层毛管压力曲线构造方法及其应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6):126-130.[4]王瑞飞,沈平平,宋子齐,等•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储层微观孔喉特征[J]•石油学报,2009,30(4):560-563.作者简介:李焕(1986—),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采油方面的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