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点

ID:34129356

大小:78.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4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点_第1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点_第2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点_第3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点_第4页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一.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哲学”阶段)时间:古希腊——16、17世纪,有2000多年从总体上看,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其一,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特别强调环境对人性的制约作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其二,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

2、现的。人性本恶。霍布斯命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狼和狼之间的关系”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弗洛伊德“影响人的心理跟行为的最根本的东西是生物性的冲动”二.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社会经验论阶段)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1890年前后,人们开始将精神分裂归因于社会行为。1859年,德国人M拉扎勒斯和H斯坦达尔创办《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并发表了《民族心理学序言》一文,成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

3、。社会心理学由此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它标志了社会心理学学科的正式产生和其成熟体系的出现。社会心理学直接来源于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德国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尔德用模仿来解释所有的社会心理现象迪尔凯姆集体意识绝不是个体意识的相加之和,前者大于后者并决定那个后者,社会心理学开始于群体并结束于群体。黎朋《群众论》集群行为英国本能心理学麦独

4、孤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后面的动因是什本能受《进化论》影响工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也具有推动作用。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奥尔波特在冯特和闵斯托博格的影响下,写了《社会心理学》一书。对整个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的走向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规定社会心理学应当是社会环境影响的个体,规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当是用实证的方法去做研究。一.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社会分析学阶段)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入社会分析学阶段。确立的主要标志是奥尔波特的实验社会心理学。主要特征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理论应用大群体分析小群体研

5、究从两个方面论述这一问题。(一)奥尔波特与实验社会心理学社会促进社会心理学进入形成时期之后比较纯粹的定量的实验性研究(二)乔治米德的社会学传统社会互动的理论第二节近80年来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进入60年代,社会心理学在美国进入鼎盛时期。在50年代末的前苏联,中断了30年的社会心理学开始复苏。至60年代,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开始迅速发展。正当20年代前苏联社会心理学被取消之际,中国的社会心理学开始萌发,当时的一些学者对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进行了介绍与评价。二.社会心理学的现状美国的

6、社会心理学自进入70年代以后,开始发生一场危机。人们寻找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三点:理论定向问题:长期以个人为中心研究方法问题:实验方法的弊端社会期望问题:过高的期望前苏联社会心理学经过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大讨论后,70年代以后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自1981年以来,中国社会心理学开始进入重建与复兴阶段。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1900年,他的代表作《梦的释义》的问世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诞生。精神分析理论分成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经典精神分析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新精神分析是弗去世后,

7、他的学生们对弗洛伊德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改,又提出他们自己的看法。其中对社会心理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是他关于“人格发展”、“集体心理学”和“文明”等方面的记述。意识早期道德原则现实原则快乐原则本我人格结构的理论自我超我潜意识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和超我的能量发泄作用和反能量发泄作用的形成,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发展道路”。超我代表了社会的道德力量,代表了社会的要求,对本我有很重要的制约作用,所以当分析人格的时候,也就分析到了对我们人格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力比多”分析群

8、体的心理,认为以性为目的的“力比多”在群体中转化为“爱”。力比多是原始的生物性的冲动。群体中的情绪联系是靠爱来维系的,“爱的关系才是构成群体心理的本质的东西”。爱是从人格发展阶段中儿童对父母的不同转化而来,群体的构成来自家庭内部的关系的原型,即“情结”。文明和人性是处在尖锐的对立当中的,文明越发展,对人性的压抑也就越大,因此神经症的患者也就越来越多。超我代表着文明,本我代表最原初的人性和本能,自我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