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带宽测量算法研究

网络带宽测量算法研究

ID:34146404

大小:324.9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3

网络带宽测量算法研究_第1页
网络带宽测量算法研究_第2页
网络带宽测量算法研究_第3页
网络带宽测量算法研究_第4页
网络带宽测量算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带宽测量算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ttp://www.paper.edu.cn网络带宽测量算法研究杨帆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北京(100876)E-mail:yf_8207@sina.com摘要:介绍了瓶颈带宽,可用带宽等基本概念及相应的测量算法,重点分析了packettrain,PathLoad及IGI的算法原理。在对各算法进行了实验分析之后,提出了各自的缺点与不足,随后探讨了带宽测量技术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及应用价值。关键词:瓶颈带宽,可用带宽,带宽测量中图分类号:TP393.061.引言随着宽带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型业务不断涌现,IP宽带业务多样化和快速增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这就对网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视频点播、流媒体、网络游戏等实时业务以及P2P类型业务广泛应用于宽带网络上,这些新业务不仅占用带宽大,而且具有实时性,对网络传输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传统的“尽力而为”(besteffort)网络缺乏服务质量(QoS)机制的保障,为了能在尽力而为的网络上支持多媒体应用,更好的洞察网络带宽特性,从而有效的对网络进行预测、控制和使用,必须要有高效的测量技术支持,因此,网络带宽测量在当前Internet网上支持实时媒体应用日益成为网络研究的一个重点。近年来,国内外对于网络带宽的测试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了很多网络

3、带宽测试的算[1][1]法。其中,对于瓶颈链路带宽容量的测量,有很多测量工具,如packetpair,packettrain[1][2][3][4]和pathrate等。此外,可用带宽测量工具也有很多,如PathLoad,TOPP以及IGI等。本文首先对网络带宽相关概念进行了严格的定义,然后分别介绍瓶颈带宽、可用带宽的相关的测量算法,将各种算法进行实验分析后,指出各算法存在的缺点,最后讨论带宽测量技术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2.相关概念目前,对网络带宽测量的研究主要包括:端到端(end-to-end)带宽测量和逐跳(per-hop)带宽测量。由于端到端带宽测量不

4、需要测量路径上的节点参与,对于提高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只讨论端到端的带宽测量技术。为了更好的描述网络性能,引入一些网络带宽的相关定义。链路容量:即链路的最大传输能力,指链路在物理设计上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一般是一个固定值。带宽:单位时间内物理通路理论上所能传送的最大比特数。瓶颈带宽:假设一条传输通路P有n条链路构成,每条链路Li(i=1,2,…,n)的最大传输能力为Cibps。若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通路设为固定且唯一的,则对于通路P,其瓶颈带宽定义为:CC=min(,C,...,C)(1)endtoend−−12n可用带宽:假设背景流量

5、在短时间T内恒定不变,µi表示链路Li在T时间段内的利用率,链路的可用带宽为Ai=Ci(1-ui)。在时间T内,通路P上的可用带宽定义如下:-1-http://www.paper.edu.cnAA=min(,A,...,A)(2)endtoend−−12n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瓶颈带宽由通路上的最窄链路的物理带宽决定,表征了网络路径所能提供的端到端的最大传输能力,与网络中是否存在背景流量无关。而可用带宽则表示通路剩余的最大传输能力,与背景流量有关。3.网络带宽测量算法及实现网络带宽测量包括逐跳链路带宽测量,端到端通路能力(即瓶颈带宽)的测量,以及端到端可用带宽

6、的测量。这里只讨论端到端的瓶颈带宽及可用带宽的测量算法。瓶颈链路带宽容量的测量工具有packetpair,packettrain和pathrate等。其中,packetpair是基于包对模型的,而packettrain和pathrate是基于包列模型的。可用带宽测量工具有PathLoad,TOPP以及IGI等。Pathload测量的是端到端的可用带[5]宽,它采用SloPS(SelfLoadingperiodicstreams)算法,虽然这是较为精确的测量工具,但它的测量时间较长,对网络运行影响较大。TOPP以逐渐增大的速率向路径发送一系列包对进行测量。IG

7、I/PTR算法则使用数据包序列技术,计算测量出路径的可用带宽。3.1瓶颈带宽的测量packetpair,packettrain和pathrate都是用来测量瓶颈带宽的,pathrate是用多组变长包对进行测量,得到带宽的分布图,再根据分布图来估计;packetpair和packettrain原理大致相同,区别在于packetpair由发送端发送一系列背靠背(back-to-back)的包对,接收端获得每对包的包间隔,再由公式C=L/△进行统计估计,而packettrain则发送端发送一系列背靠背的包列。下面详细介绍下packettrain的算法原理。3.1.

8、1packettrain算法及实现packettr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