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论治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辩证论治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ID:34168362

大小:59.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辩证论治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辩证论治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辩证论治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辩证论治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辩证论治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辩证论治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辩证论治穴位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杜绪华黄元和秦秀荣(东阿县中医医院聊城东阿252200)【摘要】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膏穴位敷贴治疗瘀血内阻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瘀血内阻型失眠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足底涌泉穴、神阙穴、三阴交穴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35例釆用阿普卩坐仑0.8mg睡前口服;疗程4周.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自评问卷(PSQI)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5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SQI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SQI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2、.01);治疗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瘀血内阻型失眠疗效显著。【关键词】瘀血内阻型失眠症中药膏穴位贴敷PSQI【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012-02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⑴是指经常性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疾病,重者可有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头晕,心悸,食欲不振,甚至导致认知功能及行为情绪方面的改变,增加了抑郁症焦虑症的患病风险。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牛活质量。我国的失眠流行病学研究显

3、示,43.1%的成年人曾不同程度的受到过失眠困扰[2]中医药治疗失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笔者依据中医外治理论,选用活血化瘀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失眠症患者70例,入选病例依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进行平行阳性对照。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69.76±9.82)岁;病程6个月〜10a。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7.32±8.51)岁;病程6个月〜10a。两组患者性别

4、、年龄、病程时间、及PSQI评分等方面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4]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⑸不寐的诊断标准;1.2.2中医诊断标准辨证分型参照《中医内科学》教材符合瘀血内阻型:失眠日久,躁扰不宁,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夜多惊梦,夜不能睡,夜寐不安,面部不华,胸痛、头痛、胸痛、胁痛或有身体某部位固定疼痛,舌质暗紫或有瘀斑,或内热督闷,或心悸怔忡,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热,舌质暗红、舌面有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弦细涩。1.3纳入标准病程>

5、3个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自评问卷(PSQI)⑹评分&洋;12分。排除标准①既往使用苯二氮卓类等催眠药已成瘾依赖者;②过敏体质或对中药过敏者③因患某种躯体疾病所致者;④有明显的心因性刺激因素者;⑤由于抑郁症、焦虑症或精神疾病所伴发的症状者。1.4治疗方法1.4.1对照组:阿普卩坐仑片0.8mg口服,每晚睡前30min口服,1次/日。一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1.4.2治疗组组方:将采用道地药材夜交藤,丹参、川茸、当归,红花、柏子仁、酸枣仁用电热恒温干燥箱烘干,微粉机粉碎,过200目筛放冰箱备用。①敷贴做法:将不同比例生药粉混匀加冰片,用陈醋和凡士林调和成稠膏状取3g置于2cm×

6、;2cm敷贴内圈中。②选穴:取神阙穴、双侧涌泉穴③贴敷吋间:每晚临唾前30min用约40〜42°C热水泡脚,热水没过外踝上4寸,按摩涌泉穴、三阴交穴3〜5min,穴位有热、胀感为即贴于相应穴位。涌泉穴为夜间8吋至第二天8吋留置12h,神阙穴、次日8吋更换。一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1.5疗效评定及观察指标1.5.1疗效判定标准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按照尼莫地平法计算评分减少率来评定疗效:评分减少率=(疗前评分一疗后评分)/疗前评分×100%o临床治愈:评分减少≥75%,或试验结束时PSQI量表总分分。显效:评分减少≥50%o有效:评分减少≥30%

7、为好转。无效:评分减少<30%o1.5.2观察指标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采用PSQI⑹评定。该问卷主要由17个条目(剔除催眠药物条目)组成6个成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吋间、睡眠吋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累计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1.6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x・±s)表示。计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