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河方言合音词再探

五河方言合音词再探

ID:34185158

大小:30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4

五河方言合音词再探_第1页
五河方言合音词再探_第2页
五河方言合音词再探_第3页
五河方言合音词再探_第4页
五河方言合音词再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河方言合音词再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五河方言合音词再探-大学语文论文五河方言合音词再探陈亮摘要:五河方言中的四类合音词以动词类和代词类为主,从合音词的声韵调与合音成分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五河方言合音词的构成形式,并概括其特点,这为进一步了解五河方言中合音词的整体概貌提供了一定的材料支持。关键词:五河方言合音词构成形式特点一、引言“五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地处淮河中游,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2°54′~33°21′与东经117°26′~118°04′之间。”[1]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的分区,其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笔者曾对五河方言四类合音词的用法进

2、行过描写,以下则从合音词的构成形式及其特点这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五河方言合音词。为了论述方便,本文将形成合音词的几个音节合称为合音成分,并用“□”来表示无字可表的合音词。此外,本文所记录的合音词以新集镇语音为标准,部分语料则参考了先前研究成果,挂一漏万之处,还请方家指正。二、合音词的音节构成形式从合音词的声韵调与合音成分之间的关系来看,“合音音节的语音构成模式类型有直选类合音和选变类合音两种”[2],直选类合音就是合音词声韵调直接从合音成分中选取,选变类合音就是合音词声韵调从合音成分中选取后又有所变化,以下就从这两

3、大合音形式来探讨合音词的构成情况。(一)直选类合音1.前声后韵前调式这种形式的合音词由前字的声母和韵母及后字的韵腹和声调组成,上述所举的两个合音词的声韵调相同,由“去啊”和“去家”这两个词分别合音而来的。(二)选变类合音1.变韵母式三、合音词特点合音成分通过直选和选变的方式形成合音词,这是合音词形成的共同形式和特点,而在五河方言合音词中,既有这种多数方言合音的共同特点,也有其自身特性。(一)合音词音节声、调多取自合音前字,韵母多取自合音后字本文主要涉及了五河方言中21个合音词,声母取自合音前字的比例为95.2%,变

4、声母的比例为4.8%。声调取自合音前字的比例为57%,声调取自合音后字的比例为24%,变声调的比例为19%。韵母取自合音后字的比例为57%,韵母由合音前后字韵腹组成的比例为10%,变韵的比例为33%。由此看来,五河方言合音词声母来源最为稳定,除一例为变声母合音词,其余皆来自合音前字声母,而合音词声调和韵母情况则稍微复杂一些。(二)合音词音节填充了方言中声韵调搭配的空白(三)部分合音词形成之后出现双音节化现象(四)部分合音词与音变阶段的双音节词共存(五)部分合音词与其分化出来的新语音形式共存四、结语合音作为语言中常见

5、的音变现象,是在方言连说音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通过对五河方言中合音词的构成形式及特点的分析,揭示了五河方言合音词音节声、调多取自合音前字,韵母多取自合音后字等特点,探讨了合音造词过程中词汇单音节化和双音节化之间的关系。另外,本文对部分合音词产生的过程也进行了简单分析,这对于我们考证五河方言中的一些词汇来源也有一定的意义,最后也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进一步研究五河方言提供一些材料支持。注释:[1]安徽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617页。[2]孙红举:《论汉语合音现象的研究

6、》,西南大学学报,2014,第1期。[3]孔祥卿:《河北辛集话的合音现象与合音词—兼谈普通话合音词“俩”“仨”“别”的来源》,南开语言学刊,2005年,第1期。[4]张占山,李如龙:《虚化的终极:合音—以烟台方言若干虚成分合音为例》,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陈亮广西南宁广西民族大学5300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