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分析

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分析

ID:34188200

大小:58.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分析_第1页
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分析_第2页
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分析_第3页
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分析北京市大兴区兴丰街道社区卫牛服务中心北京102600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专职陪护人员的压力因素构成,给陪护管理提供可行性指导。方法:对相关调查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由于专职陪护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及压力源的多元化,建议医院完善一系列陪护人员的管理制度。关键词: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陪护工作质量正文:医院专职陪护者的服务对象是住院病人,主要工作一方面是为病人提供牛活护理,另一方面是为病人排遣住院的不适和寂寞感。陪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陪护者必须经常面对病人、家属、医务人员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陪护者产牛压力。有研究表明,长期照

2、顾病人会对陪护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牛活等多方面产牛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陪护者的压力。对于陪护者的压力国外的研究比较多,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调查陪护者的压力量表,但是,这些量表大多适用于特定病种或亲属陪护者,而对医院的专职陪护研究少见。而我国医院的专职陪护起步较晚,有必要对医院专职陪护者的压力因素进行研究。一、专职陪护人员工作性质和特点目前的护工主要有两种类型⑴,一种是属于医院护理部管辖范围的临时工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病房护士的指导下协助做一些轻病人的牛活护理、搬动、病人的外出检查、标木的送取及病房的一些后勤工作,以减少护丄•人员不足

3、情况下的非直接护理时间。另一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陪伴者、陪护者,主要是针对病人的经济状况及需求而进行的一对一的照顾,工作范围包括照顾病人的牛活起居,聊天散心(前者为木文所指的专职陪护人员)。不论哪一种陪护者,由于其来自不同地方,素质参差不齐,大致可归纳为五大特点⑵:①大多是经济贫困的农民或下岗工人;②文化水平都很低,有半数以上还是文盲;③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④大多是个体从业,流动性大,无组织无纪律,也缺乏劳动保障;⑤法律意识淡薄’职业责任工作范围不明确。日常超负荷的工作量、俊间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持续的紧张情绪刺激以及经常面对身

4、心失衡、求医心切的病人及家属的某些冲动性言行,是陪护者的工作特点。二、专职陪护者压力分析在相关对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调查[3]研究结果中可知,陪护者的压力因素主要来自陪护者照顾病人吃力、感到很疲惫,病人对照顾不满意,陪护者担心病人未来的康复情况,病人不配合陪护者的工作、不听劝告,病人对陪护者所做的事情不感激等因素,说明陪护病人虽然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但是只要病人满意,病人陪护关系良好,并能康复,对陪护者来说,就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而病人故意找麻烦和家属不愿意帮忙照顾病人这两个因素与压力大小成负相关,可能与调查过程中,绝大多数陪

5、护者没有遇到这两种情况有关。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懂得尊重、帮助、谦让、仁爱等,病人一-般不会为难照顾自己的人,而家属通常也会尽可能地照顾病人。但是,调查结果⑷显示,病人故意找麻烦和照顾病人吃力,对陪护者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充分地了解陪护者的压力因素,陪护管理者就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派合适的陪护者,尽可能地使陪护者与病人及病人家属有一个良好的关系;另外,尊重、理解陪护者,加强与陪护者的沟通,及吋发现他们的困难与要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只有尊重、理解和支持陪护者,才能使他们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发挥工作热情和能动性,最人限度地降

6、低陪护者的工作压力,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在李秀云等人[3]的调查研究结果中可知,陪护人员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伦理因素、身体影响因素及患者的病情等3个方面,而国外研究表明,没有工作或低收入的陪护者会承受更多的压力,是因为他们有更少的应对压力的资本和能力。在所有调查者中“,怕患者家属责备没有照顾好患者”占75%,认为“照顾患者影响了自身睡眠”占77%“,担心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担心患者未来的康复情况”分别占75%和63%。可见,陪护人员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始终将责任放在重要的位置/也们视患者为亲人,将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以

7、患者为中心。同吋,他们也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受损,81%的陪护人员“担心照顾传染患者而被传染疾病”。调查显示,陪护人员在陪护知识缺乏方面的压力是最低的,这与陪护人员在上岗前进行过系统培训并掌握了基本生活护理、病情观察、消毒隔离等知识有关⑸;在与此相关⑹的调查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对陪护人员的压力影响最大,它们分别是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工作量太大、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社会地位太低等等。三、讨论有研究曾对住院患者的陪护需求做过调查,结果表明,87.80%的患者希望家属陪护[2]。实际上,我国陪护主要以亲情陪护为主。但是,亲情陪护无连续

8、性,患者家属常常由于工作繁忙而不能提供及时陪护;而患者家属自己雇请的农村或社会闲置人员陪护患者,又给病区安全及卫生等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且陪护质量也难以保证。尽管如此,医院的全程护理即“零”陪护⑻在目前医院护士仍然缺编的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