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医著作 明医杂著 王纶

经典中医著作 明医杂著 王纶

ID:34193125

大小:453.50 KB

页数:87页

时间:2019-03-04

经典中医著作 明医杂著 王纶_第1页
经典中医著作 明医杂著 王纶_第2页
经典中医著作 明医杂著 王纶_第3页
经典中医著作 明医杂著 王纶_第4页
经典中医著作 明医杂著 王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典中医著作 明医杂著 王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明医杂著明·王纶王纶,字汝言,号节斋。明朝成化间,慈溪(今慈溪市)人。他平时因父病曾留心医药,常于公余兼为民疗疾,活人颇众。又复勤于著述,曾著《本草集要》八卷、《名医杂著》六卷等,刊行于世,其中《名医杂著》为世人所重视,另有《医论问答》、《节斋医论》等。一、生平简介王纶幼习举子业,成化二十年中进士(一说弘治间进士),迁礼部郎中,历任广东参政,湖广、广西布政使,正德中,以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尝因父病而研究医学,在外任期间,常“朝断民讼,暮疗民疾”,每有奇验。二、医学贡献王氏在学术上赞赏朱(丹溪)、李(东垣)

2、二人,同意“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观点,力主填精血,以敛相火;还重视东垣“脾胃升降”之说。所著《明医杂著》、《本草集要》、《医论问答》、《节斋小儿医书》、《胎产医案》等,对其前的中医药,在学术有很多发挥,启迪后学。注序鄞人王节斋,集明医医方,而著以己见,觉世济物之心伟矣。苏立斋薛翁,大阐节斋所未尽,而为之注。凡起病传经之因,一览之如见肺肝,间有损益节斋而直指原委。予虽未畅于医,要之立斋历试既效之言,虽节斋复生,亦当视为忠告友矣。尝闻姑苏传刘、张医学,乃是葛应雷始,自后王安道、赵良仁辈,各著《会同》、《医

3、韵》、《药要》等书,世所宝藏,则苏固有玄妙医派也。立斋崛起于后,渊源有自矣。况仕孝庙历今上三朝,视篆南北两太医院,必尽阅中秘奇方,遍交寰海名士,闻见益宏矣。予昔释褐时,知立斋素以著述为志,而仕宦之足以妨之也。于时致政归吴,徜徉林丘,上下今古,研精覃思,垂二十年,宜其视色望气、察见脉理而所投立效也。今天下为医者,乡无渊源之承,进无中秘之闻,退无研覃之思,而立斋有此三者,宜其富于著述。今所注《明医杂著》,乃屡试屡验焉。如吾叔东圩公,八十又二,病肩疽,众以消治,翁以补肾效,又病痰喘,众以散治,翁以补脾效。盖因

4、病立方而不执方,虽立斋所自注有不能尽立斋所自用者,若求立斋者,止以所注方焉,则亦剪剪矣。后汉郭玉曰∶医,言意也。奏理至密,随气用巧,而神存乎心手之间。意可得而解。口不可得而言。盖意也者,活法也;注也者,大意也。因立斋所注之大意,而求立斋所不容注之活法,则得心应手,所存者神矣。昔节斋为《杂著》而不详尽,如今立斋所注,或亦如是意云!嘉靖岁己酉正月六日赐同进士出身原任礼科右给事中征仕郎海盐海石钱薇拜撰补注《明医杂著》序先朝都宪节斋王翁,自秀才时,便存心天下,以为吾即不得致君泽民,当以医药寿斯世夭札耳!及登第,

5、任历中外,皆得人心;至于人之疾,治无不验。古人所谓良相良医,盖兼体之矣。所著发热等篇,名《明医杂著》,刊行有年矣。厥问答拟议,悉本《医学纲目》中来,其渊源心力可想见也。然犹不自满,假当其友之请梓,辞以政余《草集》未及成书,疆而后可,且云俟予晚年林下,更须增损。惜乎!其未果也。己辄不自分,窃以先生引而未发之意,漫为补注,附以治验焉。或曰∶脉之不知,病安从识?于是之书,何独略于诊法邪?乃更入滑伯仁先生《诊家枢要》,共六卷,末则续备方饵,以便初学览用。稿虽苟完,颇多简赘之失,适总宪及斋魏翁,备兵我吴,而翁亦素

6、通于医,盖今日之节斋也。每过余谈及,率叹民命之当重,而药之不可不讲也。辱就鄙稿加之笔削,行吴邑宋尹阳山梓之,但愧刍荛枝叶,弗足采择耳!大方其教之,勿以老拙而弃之,曰不足与之言。大明嘉靖辛亥冬仲吉日前奉政大夫太医院院使后学薛己谨序卷之一医论仲景东垣河间丹溪诸书孰优或问∶仲景、东垣、河间、丹溪诸书孰优?学之宜何主?曰∶宜专主《内经》,而博观乎四子,斯无弊矣。盖医之有《内经》,犹儒道之六经,无所不备;四子之说,则犹《学》、《庸》、《语》、《孟》,为六经之阶梯,不可缺一者也。四子之书,初无优劣,但各发明一义耳!

7、仲景见《内经》载伤寒,而其变迁反复之未备也,故著论立方,以尽其变。后人宗之,传用既久,渐失其真,用以通治温暑、内伤诸症,遂致误人。故河间出而始发明治温暑之法,东垣出而始发明治内伤之法。河间之论,即《内经》五运六气之旨∶东垣之说,即《内经》饮食、劳倦之义。仲景非不知温暑与内伤也。特其著书未之及。河间、东垣之于伤寒,则尊用仲景而莫敢违矣。至于丹溪出,而又集诸儒之大成,发明阴虚发热类乎外感,内伤及湿热相火为病甚多,随症著论,亦不过阐《内经》之要旨,补前贤之未备耳!故曰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

8、丹溪,一以贯之,斯医道之大全矣。处方药品多少论或问∶仲景处方,药品甚少,及东垣用药,多至二十余味。丹溪云∶余每治病,用东垣之药,效仲景处方,庶品味数少,则药力专精。丹溪何以不法东垣而效仲景耶?曰∶明察药性,莫如东垣,盖所谓圣于医者也。故在东垣则可多,他人而效其多,斯乱杂矣。东垣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丹溪不过能将十万,故不敢效其多。愚按经云治病必求其本,本于四时五脏之根也。故洁古张先生云五脏子母虚实,鬼邪微正,若不达其旨意,不易得而入焉。徐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