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练习第四单元第22课时等腰三角形

中考数学复习练习第四单元第22课时等腰三角形

ID:34200863

大小:408.07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4

中考数学复习练习第四单元第22课时等腰三角形_第1页
中考数学复习练习第四单元第22课时等腰三角形_第2页
中考数学复习练习第四单元第22课时等腰三角形_第3页
中考数学复习练习第四单元第22课时等腰三角形_第4页
中考数学复习练习第四单元第22课时等腰三角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复习练习第四单元第22课时等腰三角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埠口中学中考数学复习练习第四单元第22课时等腰三角形知识点回顾知识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一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例1:(2009年贵州黔东南州)如图,在厶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贝UzA等于()A・30oB.40oC.45oD.36o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知:ZABC=ZC,ZBDC=ZC,ZBAD=ZABD・因此就有ZABC=ZC=ZBDC,因此若设ZA=x,则有ZBAD=ZABD=x,ZBDC=ZABC=ZC=2x.所以可列方程:x+2x+2x=18

2、0°可以解得x=36°・同步检测一:1•在△ABC中,AB=AC,①若ZA=70°,则ZB=°,ZC=40°,则ZA=02.(08嘉兴)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A.50°B.80°C.50°或80°D.40°或65°知识点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一三线合一互相重合。求证:AB=ACA亠等腰三角形的、、例2:如图,在厶ABC中,AD=AE,BD=CE,解:过点A作AF丄BC・.AD=AE,・DF=EF,*.*=,.I=BDCEBFOF.•.AF垂直平分BCAB=AC同步检测二:1•在

3、△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ZZBAD=°知识点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一等角对等边itAABC中,如果ZA=ZB,则有=例3:如图,已知BD是ZABC的角平分线,于E,求证:△BED是等腰三角形.解:•/BD是ZABC的角平分线.ZABD=・DE

4、

5、BC・ZCBD=ZBDEZABD=ZBDE.•.BE=DEBED是等腰三角形同步检测三:1.在△ABC中ZA=50°,ZB=80°,BC=10cm,贝I」AB=cm知识点四: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相等且都等于°都相等的三角形

6、是等边三角形;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例4:如图,C为线朋上一点,△ACD,aCBE是等边三角形,AE与CD交于点M,BD与CE交于点N,AE交BD于点0・求证:(1)AE=BD⑵zAOB=120°⑶公CMN是等边三角形分析:⑴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邸S证明△A塁△DCB,则得AE=BD同时可得zCEA—CBD,(2)相餉两个内角AEC+zCEB+因此可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之和得zAOB=nAEB+nEBOnEBO=nOBC+nCEB+zEBO=zBEC+nCBE=60°+

7、60°=120°⑶易知zDCE=60°,故只需证公MCE變^NCB即可.同步检测四1.若a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AC的中点,则nDBC=°2.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②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均相等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可以确定是等边三角形的是。知识点五: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Rt△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例5:如图,有一块形状为等边△ABC的空地,的中点,DE丄AC,EF

8、

9、AB,现已知AE=5m,EFC

10、的周长吗分析:易知△EFC为等边三角形,则只需求出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AD=为20m,进而得CE为15mo同步检测五:在RM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若zDAAFC使CE=1.如图,已知0C平分zAOB,CD

11、

12、OB,若OD=3cm,贝】」CD=cm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40°,则这个三角形的顶角为°.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射9和4,它的周长为1.ABC中,nA:nB:zC=1:2:3,AB=10cm,贝ijBC=cm.1.如图,AABC中,AB=AC,ZB=30°,EF垂直平分AB女□CF=

13、8,则BF=1.(D9广西河池)如图7,在RtAABC中,ZA=90;AB=AC=8必,点E为AC的中点,点F在底边BC上,且FE呼,贝仏CEF的面积是()A.16B.18C.B图7FcEAD第9题图&(09重庆)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o,腰长为4cm,则其腰上的高为cm.9.(09重庆)如图,在梯形ABCD中,AD

14、

15、BC,AB=AD=DC,ZB=60o.(1)求证:AB丄AC;⑵若DC=6,求梯形ABCD的面积・10.(09湖北宜昌)已知:如图,AF平分ZBAC,BC丄AF,垂足为E,点D与点A关

16、于点E对称,PB分别与线段CF,(1)求证:AB=CD;(2)若ZBAC=2ZMPC,请你判断ZAF相交于P,M・B参考答案:v1.15;2.3;3.40°或100°;4.17或22;5.5;6.4:7.A;8.23;9.证明:⑴・.・AD

17、

18、BC,AB=DCZB=60°/.ZDCB=ZB=60°o60o230.・.ZB+ZAC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