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ID:34211699

大小:62.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_第1页
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_第2页
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_第3页
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_第4页
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2)12-0027-01教育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情感的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认知因素而忽视情感因素的存在。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的发展。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

2、的3〜4倍。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情感目标,并在不同学段划分出了具体的子目标体系,同时《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也提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数学教师的本领是数学教师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果教师讨厌数学,学生便毫无例外地讨厌数学,这揭示了教师对数学的情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实验已证明,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教师积极的情绪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大脑皮

3、层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引起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学习;良好的情绪可以加速认识活动的进程,而认识过程又能引起良好的情绪效应。可是,在现实教学当中,特别是农村的一些教师中,‘'唯师尊严”的观念仍普遍存在,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板着面孔、过于严肃甚至冷漠的不在少数,遇到调皮的学生,教师或严厉批评,或罚抄罚站。据调查,70%的学生认为教师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多数时候僵硬而平淡,缺乏生气,这对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是不适的,甚至是残酷的。因此,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加强教师自身情感修养。尤其是数学教师,除了要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提高业

4、务水平,还要加强少儿心理学、教育学等的学习,加强文学、艺术、自然、社会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情感,从而提高自身情感修养。二、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新课程十分提倡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因为这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一旦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教师就教得愉快而尽力,学生就学得轻松而起劲。因此,教师要有和学生做朋友、做小伙伴的意识,摒弃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思想,躬身或蹲下身来同学生对话。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或提出建议,对学生坦诚相待,与学生沟通交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优缺点,让学生在课堂里保

5、持心情轻松愉快,而不是焦虑压抑;要多组织探究式、讨论式、表演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从言行到思维都空前活跃。三、增加数学内容的情感色彩在数学学科中,有许多教学内容毫无情感色彩,既枯燥又抽象,从情感教育的角度看,教师应尽可能赋予它某些情感色彩,让学生在接受这些科学性很强的教学内容时,也会感受到某些情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简便计算1346+199和732-399”可谓毫无情感因素,但在教学中,一位教师进行了巧妙的设计:明天是妈妈的生日,爸爸有732元,要给妈妈买一件礼物(投影仪打出部分商品的价格表:戒指399元、皮鞋199元、项链1999元……),如果

6、让你来扮演爸爸,你能办好这件事吗?接着让学生分小组模拟超市购物,让学生口述购物时如何付款,如何找钱,并将过程列出算式。一位顾客说:“我原有732元,买一枚戒指要399元,付给营业员400元,找回1元,还有333元,算式是732—399=732-400+1=332+1=333。”一位营业员说:“我原有1346元,卖一双皮鞋199元,顾客付给我200元,我找回1元。算式是1346+199=1346+200-1=1545。"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到了数学知识,一方面感受到数学的无限乐趣,另一方面较好地渗透了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教育,达到一举两得的效

7、果。四、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中,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快、渴求、探索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例如:在教学”10的分成”这个知识点时,我创设了一个分糖的情境:妈妈买来10粒糖,要小明分给自己和小明的表弟吃,如

8、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分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每人各5粒,因为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