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研究 毕业论文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研究 毕业论文

ID:342447

大小:4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07-25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研究  毕业论文_第1页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研究  毕业论文_第2页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研究  毕业论文_第3页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研究  毕业论文_第4页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研究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维山水诗中的禅趣研究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东汉末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与中国本土所固有的文化学说相融合,特别是融入大量的道家思想中的一些相近因素之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学”。佛学认为,最高境界即是“涅槃”,“空寂”,《心地观经》里说:“独处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动如须弥”,正是这种空寂的佛学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了当时士大夫的意识领域,并逐步渗透进入了他们的审美观念与创作之中。正如元好问所说:“禅是诗家切玉刀”,苏轼也在《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中写道:“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则参禅。”这足以说明苏轼也是以参禅的态度来谈诗

2、的。然而就是在如此众多的以“佛学”为宗的创作诗人之中,盛唐诗人王维唯以其心灵深处的梵音脱颖而出,为我们唱出了一首首“冲淡”、“空灵”的佛歌。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成长于中级官僚世家。打小就聪慧过人,不仅能诗,而且精通音律书画,二十一岁的时候考取了进士,后来因为伶人舞黄狮子一案,被罢免。直至张九龄出任宰相以后,才得其提拔,再次出仕,任右拾遗等职。可是世事多舛,张九龄不幸被奸人所害,遭罢官,王维的仕途也就跟着再一次下滑。消极的情绪就是在此时慢慢滋生开来,大约在其四十岁

3、起,他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倒也怡然自得,“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奉佛,故几年之后,理所当然地变成一个“以禅诵为事”的佛教徒了。此外,王维当时正处于在盛唐时期,南禅宗在那个时期已确立起了核心地位,成为了禅宗的统领,所以,王维与禅的关系自然和南禅宗的迅速发展是有很大关联的。再加上其母“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村,志求宁静”,在这位温柔敦厚、喜诵经奉佛的母亲的影响下,禅宗思想从小便滋养着王维早慧的心灵。 王维的很多山水诗显得是那样的心理平和,境界

4、清幽,更令世人称赞的是冲淡之中透着浓浓的禅味,至此,也就显得不足为奇了。和王维生活在同一时期的诗选家殷璠在其《河岳英灵集》中就指出:“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王维的诗词被淡淡的佛光笼罩着,若隐若现,正因如此,他被冠上了“诗佛”的头衔。王维尤以其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山水诗被传颂千古至今,在唐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熠熠生辉,这与其山水诗追求写意,追求韵味与情感的最好融合是分不开的。他的山水诗着实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高妙之处,又不乏“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无穷

5、趣味。难怪历代理论家们都对他推崇备至。例如陆时雍,在其《诗镜总论》中就说“11摩诘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藩矣……离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王维对中国的山水诗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山水诗到他手里才有了质的飞跃。究其山水诗的成就之高之独特,在很大程度上是和禅学理念被他幻化为诗歌创作指导思想,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被他引进诗歌创作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也正是其以禅理禅趣入诗,空灵流动的诗歌意境才得以充分地彰显。禅学认为,“万法尽在自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只要能

6、够进入到“明心见性”的境地,一念觉悟到自我心性的空寂和清净便是佛。这正是笃信佛教的王维一生虔诚追求的最高境界,故以禅为宗的审美意趣及由此而形成的山水诗中的禅趣,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其诗歌中的亮点。一、空灵之境在王维山水诗中常常出现“空”。那么“空”究竟有什么含义呢?就独独“空”字而论,禅宗认为有三个层次:第一层:“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第二层:“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层:“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张节末先生在《禅宗美学》解释说:“第一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举目所见无非是铺满了落叶的空山,

7、或是路为树叶所掩,或是根本就没有路,总之,山空的直观宣告了此处没有人,没有人也即没有佛,因此‘何处寻行迹’是有所执著之人所发出的一个不当之问;第二境‘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山空而没有人,虽然佛尚未寻到(也寻不到),但‘水流花开’却是一个生动的直观,它是一个无欲非人的声色之境,水正流,花正开,非静心谛听谛视无以观,观者正可以藉此境以悟心,喻示了对我执法执已经有所破除的消息;第三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前一句是永恒,后一句是刹那,刹那间(‘一朝’)的风月是一个直观,喻示时空被勘破,禅者于刹那间顿悟永

8、恒的意义。在这三境中,空不光是讲空间,而且还透过空来看时间”。张先生的阐释是非常精辟到位的。纵观王维山水诗中的“空”,主要是体现在后两个境界上。先看王维的这首《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2](p.120)11在此诗中作者描写了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江面很是波澜壮阔,从而让人产生错觉,仿佛天地外面流动着的依然是汉江的水,在波涛滚滚的汉江掩映之下的山色显得若有若无。城郭似乎也是飘浮着的,滚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