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冰箱的食品保鲜灭菌新技术

替代冰箱的食品保鲜灭菌新技术

ID:34250113

大小:40.9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替代冰箱的食品保鲜灭菌新技术_第1页
替代冰箱的食品保鲜灭菌新技术_第2页
替代冰箱的食品保鲜灭菌新技术_第3页
替代冰箱的食品保鲜灭菌新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替代冰箱的食品保鲜灭菌新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替代冰箱的食品保鲜灭菌新技术及系列设备项目总体情况:传统的食品微生物灭活处理所用设备涉及巴氏加热,高温灭菌,高压,紫外光,辐射,臭氧,电磁波(微波),超声,等离子,化学药剂,生物制剂(抗生素)等技术。从投资成本和使用方便性看,仍然以加热处理最为常用。但加热法最大的局限是耗能和对食品本身营养和风味的破坏。现有的食品保鲜设备以冰箱和冰柜为主。但有较多局限:不能灭菌,容易产生有毒致癌物(亚硝酸盐);能耗巨大;冷媒介质泄漏后果严重;长时间低温和反复解冻对食物品质产生破坏;某些食品不能通过冷冻或冷藏保鲜以及冰箱压缩机噪音等。本项目创业团队开发出一种世界领先的技

2、术,并成功研发出相关设备。可应用于大规模食品加工和各种规模的食物保鲜灭菌处理,其特点是:常温下加工处理食品,不会对食品营养,风味和外观产生不良影响;待处理食品可以是任何固态,液态或半固态食品。可以是熟食或新鲜食品。可以是肉食,蔬菜,瓜果或粮食,也可以是餐前生食品或餐后剩余菜饭;食品可以固定不动进行处理,也可以呈流动或移动状态,不间断地通过灭菌设备进行连续处理;可以用于工业食品加工,产品为大中型食品加工机,也可以用于家庭,产品是能取代冰箱和冰柜的食品保鲜箱。与冰箱冰柜相比,本项目产品的优势十分明显:(1)真正通过杀灭微生物来达到保鲜的目的。所以不管是顽

3、固的霉菌,还是不惧冷的李斯特菌都难逃一死。所以比冰箱保鲜期更长,也更安全。(2)微生物含量的减少不仅延长了保鲜期,而且能防止硝酸盐向亚硝酸盐的转变。不用担心进食剩菜剩饭的安全问题。(3)有几方面原因使得能耗仅为冰箱或冰柜的一半或更低:1)常温下保存食品,与环境没有热量交换,不需开动压缩机频繁耗能制冷。2)一旦杀灭大部分细菌后,如没有新的微生物进入食品,就可以长时间保鲜。所以任何食品只需有限的处理时间,其余时间,设备可处于十分节能的待机状态。3)保存的食品取出后,不需耗能化冻。(4)可适合于大多数食品的保鲜,包括任何固态,液态或半固态食品。可以是熟食或

4、新鲜食品。可以是肉食,蔬菜,瓜果或粮食,也可以是餐前生食品或餐后剩余菜饭。尤其是热带水果和酒类等不适于用传统冰箱保存的食品。(5)不用任何制冷剂或污染破坏环境的介质或耗材。(6)大量实验证实,本技术对食品的营养,风味和外观的不良影响远小于巴氏热加工技术。以牛奶为例:除维生素C外,本技术不会降低牛奶中其它水溶性维生素(如核黄素,硫胺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如D1和E)的含量。而维生素C的减少(30%)也远低于巴氏法(60%)。(7)由于没有压缩机和保温外壳,设备的成本大幅下降(50%或更低)。(8)由于没有压缩机,噪音将大幅降低。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巨大:一期

5、产品(绿星100系列食品灭菌保鲜箱)将作为千家万户普遍使用的冰箱或冰柜的替代品或补充产品面世。如果全国近亿2.5个家庭中,即便只有十分之一购买本产品,按3000元/台的售价计算,仅国内市场容量就达750亿人民币。如能开拓国际市场,则经济效益将更为显着。由于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逐年提高,产品的市场容量还会继续扩大。如果本产品在2014年正式成为国家标准,则市场将会更乐观。二期产品(绿星200系列食品灭菌保鲜箱)的应用行业十分广泛,包括各种规模的食品生产厂家、销售部门、商场超市、机关单位,食堂、餐厅饭馆,宾馆旅店等。市场前景同样巨大,能创造可观的经济

6、效益。仅以国内大中城市为例,设备销售按一套1万元/台计算,其市场容量就达数百亿人民币。如能开拓港澳或国际市场,则经济效益将更为显着。而且随着国家对环保绿色产品的支持继续增加,产品的市场容量还会继续扩大。三期产品(绿星300系列食品灭菌加工设备)产品与商用PEF产品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如果采用本项目PIEF技术,设备成本将降低10-15%,处理成本略微提高5-10%。但由于使用的方便性和处理食品种类的大幅增加,以及电极和处理室的取消和简化,售价可提高50%或更高,因而市场巨大,盈利会显着增加。参照PEF加工系统的售价,本项目产品的售价可设定为7000-

7、8000美元/套,国内市场容量在800亿以上。合作方式:一期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研发工作已基本完成,产品的中试,申报和产业化需投资550-650万人民币。二期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需投资350-450万人民币。三期产品的研发需投资700-800万人民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