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的劳动者说课稿

可敬的劳动者说课稿

ID:34251593

大小:47.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可敬的劳动者说课稿_第1页
可敬的劳动者说课稿_第2页
可敬的劳动者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可敬的劳动者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可敬的劳动者》说课稿罗英一、说教材《可敬的劳动者》首先提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的观点。然后,又以时传祥、王选和改革开放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种劳动者的事例及梁启超等人的观点说明劳动虽有分工却无贵贱之分。最后,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光荣,鄙视劳动可耻的思想。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并认同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创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没有贵贱之分等基本观点。认识到劳动者的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劳动光荣、劳动者可敬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

2、生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思想,抵制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抵制歧视劳动者,尤其是抵制歧视体力劳动者的思想,形成“不劳者不得食”的价值观。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劳动光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可敬的。教学难点:劳动有分工的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四、说教法(一)、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二)、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搜集资料、讨论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三)、讲授法:对书上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理。通过这些方法使

3、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明理、通过明理达到导行。五、说学法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要在课前做好相关准备,依据新课程理念,采用了自主导读、自主合作、参与体验的学法,通过这些学法使学生实现认知改变、行为转变,知行统一的目的。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金色的秋季,当人们收获果实时,一定不会忘记春天的播种、夏天的浇灌。当我们享受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时,我们想到了什么?(劳动者最可敬)(二)、新授环节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问题,学生预习(1)为什么劳动者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人?(2)党和政府尊重劳动者采取的措施及意义。(3)如何理解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4)我们应该树立怎样

4、的劳动观?环节二: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明确问题1.劳动者最可敬(学生回答,检查预习效果,明确知识)活动一:体验·交流如果没有农民、工人、医生等劳动者,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活动二:想一想我们身边的职业你知道多少?为什么劳动者最可敬?他们是:文明财富的创造者,幸福生活的缔造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2.党和政府一直提倡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措施及意义。通过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党和政府一直提倡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措施及意义。3.如何理解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活动一:.小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劳动者,明白劳动虽有分工的不同,但都需要我们尊重。活动二:.学知明理杜鲁门当选美国

5、总统后,有人向他的母亲表示祝贺:“您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吧!”总统的母亲很平静地说:“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同样让我感到骄傲。”请问:挖土豆的儿子也值得骄傲吗?为什么?提示:劳动有分工之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4.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劳动观?活动一:.我的选择以下职业你会选择什么?“私企老板、企业家”,“医生、律师和影视明星”,“科学家、工程师”,“工人、农民”。(1)这种现象反映了什么?(2)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劳动观念?应该树立的劳动观:劳动光荣,劳动者可敬。我们应该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要以劳动为荣,与一切轻视劳动、歧视劳动者的观念和行为坚决决裂,要坚

6、决反对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活动二:.反思检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看看自己有没有轻视劳动、歧视劳动的思想和行为。如果有,想办法改正。活动三:走进生活拓展提高判断下面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运用所学知识来劝说他们。(1)小华的爸爸是农民,一天,来到学校看他。同学们问他那是谁,他说是他的老乡。(2)小强看见传达室的刘爷爷,总是主动打招呼,小海对小强说:“他是一个看大门的,你何必对他那么客气呢”。5..青少年怎样尊重劳动者(1)思想上:分工各有不同,人格没有贵贱。(2)态度上:树立平等的劳动观念,平等看待劳动者。(3)行为上:珍惜劳动成果。环节三:课堂小结学习完了本课的内容,你

7、有什么收获呢?我懂得了:1、劳动光荣,劳动者可敬。我们应该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2、劳动虽然有分工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他们的劳动对社会有益,就都是光荣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3、我们要以劳动为荣,坚决反对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思想和行为。环节四:课堂练习(见幻灯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