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主推品种

晚稻主推品种

ID:34268811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晚稻主推品种_第1页
晚稻主推品种_第2页
晚稻主推品种_第3页
晚稻主推品种_第4页
晚稻主推品种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稻主推品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丰源优2297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14.4天,比对照金优207长4.7天。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剑叶短挺,分蘖力较强,长势一般,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较高,熟期转色好。株高98.3厘米,亩有效穗17.1万,每穗总粒数149.4粒,实粒数111.3粒,结实率74.5%,千粒重27.1克。出糙率82.2%,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5.4%,粒长7.0mm,粒型长宽比3.3,垩白粒率28%,垩白度1.7%,直链淀粉含量19.4%,胶稠度50mm。米质达国优3级。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颈瘟为9级,高感稻瘟病。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区试,2008年

2、平均亩产464.29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4.65%;2009年平均亩产487.14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8.84%,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475.72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6.75%。  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栽培技术要点:6月下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2-15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1.5公斤。秧龄25天左右。栽插规格5寸×6寸,每穴插2粒谷,亩插基本苗8-10万。施足基肥,栽后7天内追肥,适增磷钾肥。亩施纯氮11.0公斤、磷6.0公斤、钾11.0公斤。浅水插秧,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孕穗,后期保持湿润灌溉,不要断水过早。综合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准两优608特

3、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9.0天,比对照汕优46长1.1天。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剑叶直挺内卷,易早衰,稃尖无色,每亩有效穗数16.3万穗,株高108.9厘米,穗长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37.1粒,结实率82.0%,千粒重31.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9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1.6%,长宽比3.2,垩白粒率11%,垩白度1.1%,胶稠度5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9%。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迟熟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3.98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7.50

4、%(极显著);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526.69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10.0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0.34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8.80%,增产点比例96.2%;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5.61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8.98%。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2-1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5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壮秧。2.移栽:秧龄30天以内移栽,栽插密度16.7厘米×23.3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苗,每亩栽插6-8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巧施穗粒肥,每亩施纯氮12-15千克、磷6-8千克、钾12-15千克,幼穗分化期

5、每亩用2.5千克尿素加5-7千克氯化钾混合施用,促穗大秆壮,抽穗期根据叶色或长势酌情补施氮肥和钾肥,确保不早衰。浅水促蘖,适时露晒田,有水孕穗,后期保持湿润灌溉,切忌过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5.抽穗期注意防冷害。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米质较优。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丰源优227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9.2天,比对照汕优46

6、短0.2天。株型适中,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稃尖紫色,每亩有效穗数19.4万穗,株高104.3厘米,穗长22.3厘米,每穗总粒数125.6粒,结实率78.7%,千粒重26.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0%,长宽比2.8,垩白粒率8%,垩白度1.1%,胶稠度6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1%,达到国标优质2级。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迟熟晚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31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2.34%(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484.07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1.24%(不显著);

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3.19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1.79%,增产点比例67.9%;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8.07千克,比对照汕优46增产4.61%。5/5栽培技术要点:1.育秧:根据长江中下游各地晚稻生产季节要求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6-8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1.2-1.5千克。2.移栽:秧龄30天内移栽,栽插规格为16.7厘米×20厘米或16.7厘米×23.3厘米,每穴栽插4-5苗。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