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青蛇咬伤课件

竹叶青蛇咬伤课件

ID:34271355

大小:3.89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4

竹叶青蛇咬伤课件_第1页
竹叶青蛇咬伤课件_第2页
竹叶青蛇咬伤课件_第3页
竹叶青蛇咬伤课件_第4页
竹叶青蛇咬伤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竹叶青蛇咬伤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竹叶青”毒蛇咬伤我国主要毒蛇种类及分布眼镜蛇科:金环蛇/银环蛇/眼镜王蛇,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海蛇科:青环海蛇/长吻海蛇,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蝰蛇科:蝰蛇/竹叶青/尖吻蝮/蝮蛇,蝮蛇分布广泛,其余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东南/西南各地毒蛇毒腺示意图A:毒牙B:保护鞘C:排毒导管D:毒腺蛇毒的毒作用竹叶青属于蝰蛇科蝮蛇亚科、竹叶青蛇属。又名“焦尾巴”。体背呈翠绿色,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伤口牙痕2个(偶尔可能只有一个),间距0.3-0.8厘米。每次排毒量约5.1-15.71mg,人致死量100mg。血循毒表现血循毒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血循毒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凝血基本过

2、程血循毒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血循毒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临床病例入院情况女性,48岁,“被蛇咬伤右手食指5小时”入院。(蛇长约5cm)伤口情况:划伤,伤口清洁,无齿痕。1小时左右行切开+负压吸引+抗蛇毒血清3000U手腕处环形封闭。男性,28岁,“被蛇咬伤左足踝部15小时”入院。(蛇长约50-60cm)伤口情况:咬伤,伤口较深,可见2个清晰齿痕,伴流血。2小时左右行切开+负压吸引+抗蛇毒血清3000U手腕处环形封闭。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主要见于维

3、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于监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凝血酶时间(TT)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血红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增高;降低无临床意义。纤维蛋白原(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高见于纤溶活性降低、高凝状态等

4、;减低见于DIC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D-二聚体、3P试验D-二聚体是交联的纤维蛋白单体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D二聚体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高或阳性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3P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凝血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单体(FM)可与纤维蛋白降解物(FDP)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当加入鱼精蛋白后可使该复合中的FM游离,FM再自行聚合呈肉眼可见的纤维状,胶状或胶冻状,反映FDP的存在。间接反映纤溶亢进、纤维

5、蛋白单体增多。3P试验阳性,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伴继发性纤溶的早期。而在DIC后期,因纤溶物质极为活跃,纤维蛋白单体及纤维蛋白碎片X(大分子FDP)均被消耗,结果3P试验反呈阴性。实验室检查指标重而临床表现轻?治疗1.局部治疗于伤口上方近心端缚扎伤口;冲洗、清洁伤口;尽早行“+”字切开,清除残留毒牙,负压吸引排毒;上方关节行局部环形封闭(胰蛋白酶;1/2支抗蛇毒血清+10ml利多卡因)2.特效解毒药物(抗蝮蛇蛇毒血清)需皮试治疗3.对症治疗抗炎抗水肿(糖皮质激素、速尿);预防破伤风(抗破伤风毒素);防治感染(甲硝唑+头孢曲松);纠正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补充纤维蛋白原);

6、必要时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应用脱水药物时,监测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患肢坏死、心律失常等情况。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