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

ID:34288799

大小:171.3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4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_第1页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_第2页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_第3页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_第4页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_第5页
资源描述: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池塘养殖技术要点四、混养混养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能暈转化效率的有效措施,可以分为种内混养和种间混养两种类型。种内混养是将不同种鱼类或同种鱼类不同规格的养殖在同一池塘中,这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养殖方式;种间混养是将不同种类的养殖对象,如鱼、虾、贝、藻等合理搭配混养在同一水体中。(一)种内混养混养的原则是混养的鱼类在同一水体中和谐相处,不相互残害和吞食;对水质和生长期的水温耍求相似;栖息水层和食性有一定的差异。鱼类种内混养有3种类型:①不同种鱼类的混养,即在同一鱼池内养殖多种鱼类。②同种但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③界种界龄鱼的混养,即同一鱼池混养多种鱼类,而且每种鱼又有不

2、同的龄级和规格。1、混养的优点(1)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我国池塘养鱼的人工和天然饵料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各种水草和旱草、有机碎屑以及包括配合饲料在内的各种商品饲料。在投喂草类后,草鱼将草类切割,其粪便转化进入腐屑食物链,可供草食性、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草类利用率;在投喂人工精料吋,主要为草鱼、青鱼、鲤等所取食,部分较小颗粒被鲫、团头鲂和各种小规格鱼种所吞食,鯉、鳞还可摄食粉状精饲料,这样全部商品精料都可为鱼类所利用,不至于浪费。每种鱼类根据其习性栖息于一定的水层中。鲍、備和白鲫等生活于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等生活于水体中、下层,青鱼、鲤、鲫、綾和罗非鱼等则在底层活

3、动。将这些鱼类合理搭配混养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各个水层,相对增加了整个水体中鱼类的放养量,从而提高池塘鱼产量。(2)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混养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配养鱼能提供一部分鱼产量,并且还可发挥各种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因而能使它们各自的产量均有增加。例如草鱼、青鱼、团头鲂、鲤等的残饵和粪便可作为培养浮游生物的良好肥料,同时还能提供大量碎屑,为讎、備等滤食性鱼类创造良好的饵料条件;而滤食性鱼类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可起到防止池水过肥的作用,给草鱼、青鱼等提供较为良好的生活环境。鲤、鲫、峻、鯛、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可清除池屮残饵,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并改善池塘卫生条件。此外,通过其

4、摄食活动,还能起到翻动底泥和搅动泥水的作用,有助于上、下水层的混合,从而增加底层的溶氧量,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营养盐的循环。(1)可获得食用鱼和鱼种双丰收当年鱼种与食用鱼适当混养时,既能取得食用鱼高产,又能基本保障翌年放养的大规格鱼种的需要。(2)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混养,不仅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而且在同一池塘中生产出各种食用鱼,特别是可以全年向消费市场提供各种鲜鱼,这对繁荣市场、稳定价格、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耍、增加生产者收入都有重大意义。2、混养的生物学原理我国养鱼池塘中主要养殖鱼类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图6-1-3加以括。上层中层下层池底(1)青鱼、草鱼、鲤、鲂与讎、備间的关系青

5、鱼、草鱼、鲤、鲂主食贝类、草类和底栖动物等,俗称“吃食鱼”,它们的残饵和粪便进入腐屑食物链和牧食链,因而给鲂、鱸提供了良好的饵料条件;而“肥水鱼”讎、備又为喜清新水质的“吃食鱼”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渔谚“一草带三讎”正是这种混养的生物学意义的概括。在不施肥和少量投精料的情况下,“肥水鱼”和“吃食鱼”的比例大致为1:1,正所谓“一层吃食鱼、一层肥水鱼”,具体来说每1kg“吃食鱼”可以带养1kg“肥水鱼”;而在大量投喂精饲料和施肥的情况下,该比例下降至1:0.3〜0.6。这是因为大量投饵施肥的鱼池中,有一部分肥料和残饵未能被充分利用而沉积在池底,暂时退出了池塘物质循环。(2)草鱼和青鱼之间

6、的关系青鱼上半年个体小,食谱范围狭窄;下半年贝类资源相对丰富。在饲养的中、后期,青鱼投饲量增加,造成水质过肥,而青鱼较耐肥水;草鱼则喜欢水质清新,加Z此时草类质量差,已不利于草鱼生长。因此,生产上在8月份以前抓草鱼投喂,使大规格草鱼在8月份左右达到上市规格,轮捕上市,稀疏密度,有利于留池草鱼的生长;而青鱼上半年主要抓饲料的适口性,8月份以后抓青鱼的投喂,促进青鱼生长,从而缓和青鱼和草鱼在水质上的矛盾。(3)讎、鱸之间的关系讎、鯛的天然食物只是相对的不同,在施肥和投喂精饲料的池塘屮,鏈的抢食能力远比備强;在不投饵的池塘屮,浮游动物的数暈又远比浮游植物的少。因而籬会抑制備的生长,即渔谚所谓“

7、一籬夺三備”之说,故備的放养量不能太大。在长江流域讎、鱸的放养比例一般为3〜5:1;但如果投喂足量的商品饲料,尤其是投喂粉状饲料吋,鲫的放养量可酌情增加,有吋甚至可以超过鏈的放养量。珠江三角洲因为鳞的市场需求量较大,故主养鳞,1年饲养4〜6批。可在保证舗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适当搭养籬,以充分利用池塘屮的天然饵料。在生产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以小规格(13〜17cm)的籬与大规格(0.4〜0.5kg)的鳞混养;②控制讎的放养密度。讎的放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