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谐社会下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和谐社会下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调查报告

ID:34299004

大小:4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关于和谐社会下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和谐社会下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和谐社会下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和谐社会下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和谐社会下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和谐社会下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和谐社会下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今年是改革开放第三十个年头,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针对“三农”问题,我国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调查原因:了解“三农”问题在改革三十年之际的解决情况,特别是农村生态建设情况,从而了解农村实际,更好地实践大学生与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道路便于大学生联系实际!调查目的:了解农村生态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并结合自身所学知识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改进方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方式:网络调查、实地走访调查人员:杜军、金其才、赵波、朱曙丰调查时间:09年五月上旬一、调查概述1.

2、调查对象及其简介2.调查方式与手段3.调查小结二、调查内容1.调查结果2.可借鉴经验3.成功原因三、调查分析1.对比分析2.典型分析3.推广分析四、调查展望1.生态建设模式探讨2.生态建设方式探讨3.生态建设建议五、调查感受一、调查概述1.调查对象及其简介1)调查对象:常熟蒋巷村、江阴华西村2)简介:蒋巷村—— 蒋巷村,江南水乡一颗璀璨明珠,位于江苏省常熟市的东南,紧邻沙家浜红色旅游风景区,处于苏嘉杭、沿江、苏州绕城等高速公路的环抱之中,3分钟可上高速公路,204国道、锡太一级公路交叉经过镇区,旅游交通条件十分便捷。  蒋巷村是“全国文明村”、“全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

3、示范村”、“中国小康建设十佳红旗单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2004年、2006年,温家宝总理、曾庆红副主席和贾庆林主席先后来村视察,都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现已推出“新农村考察游”、“学生教育游”、“农家乐趣味游”、“田园风光游”、“休闲生态游”等五大旅游产品。华西村——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华西于1961年建村,最初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40多年来,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华西人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近年来,华西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镇

4、”、“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乡镇企业先进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工业园”等殊荣。并被国内外各界人士,赞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2.调查方式与手段此次调查分为两个部分:对于蒋巷村与华西村的基本情况以网上调查为主,辅之以实地走访!手段:网络文献资料调查、实地旅游见闻感受分析1.调查小结此次调查我们了解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成功范例的蒋巷村与华西村的生态建设情况以及其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我们得出了自己对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方案二、调查内容1.调查结果一、蒋巷村:蒋巷村位于常熟市东南

5、隅的常、昆、太三市交界,先后获全国文明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卫生村和生态建设示范村、百佳生态村等荣誉称号。经过30多年艰苦曲折的奋斗,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并且初步建成了具有蒋巷特点的符合发展潮流的现代化新农村,向循环经济发展方面迈开了有力的步伐。蒋巷村先后投入资金近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建成日处理能力200吨的村级生活污水处理站、秸秆气化站,村民家家使用太阳能、液化气和秸秆气等清洁能源。全村实现100%林网化,绿化覆盖面达50%以上。建成了600多亩种植、养殖与饲养巧妙嫁接、立体种养的生态园,建成3000头生猪养殖场、5万羽封闭式养禽场,成立

6、了常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建成江苏省第一家三星级村级旅游宾馆,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蒋巷村被首批确认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主要经验为:(1)与时俱进的理念  蒋巷村走以生态环境整治为生存立足之本的道路,即以农业原始的资本积累启动乡村工业,工业发展壮大后反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包括一、二、三产业,蒋巷村将循环经济的重点放在农业生态建设方面。(2)务实创新的规划  围绕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提高村民生命质量的总体目标,对全村进行综合规划建设。从2000年开始着手打造“蒋巷工业园”、“生态种养园”和“村民新家园”为蒋巷特色的“新三园”,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在全村范围内,生态农

7、业圈生产的农副产品支持村级工业千余人的放心食品,低污染工业经济的发展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村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一个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3)行动的实践蒋巷村首先作好全面规划,集中人力、财力、精力优先发展工业生产,壮大集体经济,在此基础上,在规划区建造学校、幼儿园、卫生医务室等一系列配套服务设施。工业企业不断延伸发展,一个为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生态农村的发展之势已经形成。二、华西村:目标具体化为“五容”、“五子”:叫山容、河容、田容、厂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