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优质护理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ID:34316783

大小:57.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优质护理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_第1页
优质护理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_第2页
优质护理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_第3页
优质护理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优质护理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质护理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在无痛胃肠镜麻醉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50例无痛胃肠镜麻醉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5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就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无痛胃肠镜诊疗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麻醉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值得借鉴。关键词:无痛胃肠镜;麻醉;优质护理;负面情绪在各类消

2、化道疾病的诊治中,胃肠镜是使用率比较高的方法之一;传统的胃肠镜检查,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应,更有部分患者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心理排斥,进而主动放弃治疗,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胃肠镜的临床价值。无痛胃肠镜则指的是在麻醉状态下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新方法,从临床实践来看,该方法很好的避免了传统胃肠镜中的不足,但由于患者对传统胃肠镜的主观认识,因而在面对无痛胃肠镜诊疗时依旧会岀现各种不安情绪,因此,如何有效缓解患者存在的消极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做了相关探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

3、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消化内科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无痛冒肠镜麻醉诊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0例,患者平均年龄(37.9±1・8)岁;所有入选研究的患者均排除麻醉禁忌症以及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的患者[1];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15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50例患者均行无痛胃肠镜麻醉诊疗。对照组,本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日常生活护理等内

4、容;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方法为: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缺乏相应的病理知识,再加上对胃肠镜诊疗的恐惧和排斥,因此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相应的宣教与心理护理,以消除其由于未知和恐惧引起的负面情绪;②无痛胃肠镜麻醉前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对患有心脏病、肝炎或妊娠妇女等麻醉禁忌症进行详细的排查,掌握患者对麻醉药物的过敏史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麻醉过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便其做好心理准备;③环境及紧急状况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胃肠镜诊疗室

5、后,首先要将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到适宜的程度;事先严格准备好吸痰器、气管插管及各类抢救用品,并将其合理安置在固定的位置;④气道护理:在无痛胃肠镜诊疗中气道护理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患者行氧气3L/min吸入,“咬口”则要求患者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妥善放置并进行固定,以避免脱落的情况发生;其次,从临床实践来看,患者处于无痛状态下时,其咽喉部的肌肉相对较为松弛,因此护理人员可适当的将患者的头部向后仰,及时清除患者的口腔分泌物,若患者出现了短暂性呼吸暂停或舌后坠的情况,则应立即将其下颌向上前位抬起,以保证其气道通畅[2];⑤交接护理:诊

6、疗完成且患者基本清醒后,与胃肠镜室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并对患者的心率、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行持续性的监测,门诊患者则在经过不低于30min的系统观察后,若未出现心动过缓或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则允许其在家属陪同下离开;⑥健康知识宣教:告知患者在诊疗完成后的24h之内避免食用豆制品、奶制品或辛辣刺激类的食物,避免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诊疗完成后1〜2h可适当的进食少量的清水。1・3观察指标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评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负面情绪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

7、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体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19.0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I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x2来检验,采取Q检验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P<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差别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经资料整合,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

8、据及统计学资料,见表1。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经资料整合,观察组5二75)出现心动过缓3例,低血压1例,并发症发牛率为5.33%;对照组(n=75)出现心动过缓7例,低血压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二5・9747,P二0.01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