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实验报告二

社工实验报告二

ID:34318812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5

社工实验报告二_第1页
社工实验报告二_第2页
社工实验报告二_第3页
资源描述:

《社工实验报告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社会工作概论》实验报告二分析案例“心病缘于缺乏父爱母爱”。亚静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已婚女性。连她自己都感觉到,自己的心理是越来越不正常了。亚静在前不久折腾调工作时,形成了一紧张就要大便的坏习惯,而且拉出大便不成形。于是从那时的每天早晨,亚静都要认真地观察大便,但一直也未恢复正常。这使她更着急、更紧张。她还总是因此而联想到,大便如此,是因为自己没好好吃饭。她越是这样想,就在吃饭时越紧张,以至自己产生不了一点食欲了。此外,亚静还老怀疑自己身体里已经有了什么病,而且这种观念越来越强。整天到晚不是觉得胃不舒服,就是觉得心跳不

2、对劲。亚静担心害怕的事情还有许多:她怕调到新单位后搞不好人际关系;她怕丈夫出差,自己就会没了主心骨;怕同桌的同事今天不来,自己单独应付不了工作;怕……缺乏正常的父爱和母爱是铸造亚静日后不良性格的主导因素。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看,父爱和母爱对一个人身心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母爱是无条件的,她给予孩子无限的关心与温暖,她让子女获得人间的温情与安全感。缺乏母爱的孩子,会形成所谓的“偏阳人格”,如孤独、冷漠、多疑、狭隘、抑郁等不良品性;而父爱是有条件的,他鼓励孩子上进,严格要求着孩子,并传授给孩子各种克服困难的方

3、法,他要以孩子不断进步为自己施放的先决条件。缺乏父爱的孩子,会形成所谓的“偏阴人格”,如脆弱、怯懦、任性、自私、缺乏耐性、容易消极悲观等。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拥有能够给予正常父爱或母爱的能力的。亚静的心理问题恰恰说明了缺乏正常母爱和父爱而导致的不幸性格。母亲对她的压抑,对她造成的感情封闭,造成了她有忧有愁而不会向人倾诉,不会找人化解。她只会把一个个令自己忧愁的问题,在心里反复地想,并以自己消极性的思维 方式在不断地加以放大,变成了实际上是自己在吓唬自己。同样的,父亲的软弱及无能,以及他对女儿的毫不

4、关心,使得女儿在其成长过程中,没有培养起坚强的个性,也没有培养起战胜困难所需的智慧。由此造就出的人,由于他不能勇于解决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他就会特别怕什么问题降临在自己头上──正如亚静那样怕这怕那一样。一运用认知理论分析案例这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思维和语言等高级的内部心理过程。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包括注意、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具体来说,“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知和看法,对自己的看法,对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积和对事的见解等等。由于文化、知

5、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同样的一所医院,小孩可能依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把它看成是一个“可怕的场所”,不小心就会被打针;一般人会看成是“救死扶伤”之地、可帮其“减轻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则可能把医院看成是“进入坟墓之门”。所以,关键不在“医院”客观上是什么,而是被不同的人认知或看成是什么不同的认知就会滋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案例中,亚静很明显对社会认知的理解不够深刻,父爱母爱的缺乏确实是会让人的心理和认知产生很大的阻碍,但是后天的理解和认知其实更为重要。“认知疗法

6、”强调,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受不正确的认知而不是适应不良的行为。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行为矫正疗法不如认知疗法。”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有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很不好。认知疗法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

7、自事情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所以说案主姜峰应该理性的认清自己,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不好导致精神的紊乱。二运用“心理-社会派”分析案例心理社会派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事实上,如果我们承认人有其内部心理世界,同时也生活在外部社会环

8、境中,那么,我们就需要将人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即“人在情境中”。要认识人就要既认识他的内部心理世界,同时又要认识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社会一心理”模式是一种系统认识论,它帮助社会工作者整体地去了解、认识案主,从而既提供增加案主自我认识的服务,又与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工作,这就是直接与间接服务。心理社会派将有关意识、潜意识、人格功能、人类行为、情绪的有关知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