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女性豆制品摄入与患乳腺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广州地区女性豆制品摄入与患乳腺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ID:34330454

大小:2.61 MB

页数:79页

时间:2019-03-05

广州地区女性豆制品摄入与患乳腺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_第1页
广州地区女性豆制品摄入与患乳腺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_第2页
广州地区女性豆制品摄入与患乳腺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_第3页
广州地区女性豆制品摄入与患乳腺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_第4页
广州地区女性豆制品摄入与患乳腺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地区女性豆制品摄入与患乳腺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方医科大学2010级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地区女性豆制品摄入与患乳腺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Population·-basedCase—-controlStudyofSoyfoodIntakeandBreastCancerRiskinGuangzhouWomen课题来源:2012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学位申请人夏群姓名张立力教授名称护理学类型学术型层次硕士学院护理学院2013年4月20日广州师业养在导专培所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地区女性豆制品摄入与患乳腺癌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硕士研究生:夏群指导老师:张立力摘要研究背景乳腺癌是一种常

2、见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为女性。各国因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的不同,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异,其中北美和北欧的多数国家是乳腺癌的高发地区,南美和南欧一些国家为中等发病地区,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为低发地区。尽管亚洲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是其发病率也呈显著增长的趋势【l】,使乳腺癌成为女性排名第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2年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发起的我国首个大规模乳腺癌流行病调研项目显示,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与死亡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发病人数增长了38.5%,死亡人数增长了3

3、7.1%t21,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极巨大的影响。而我国乳腺癌高发地区主要是沪、京、津及沿海地区,以上海最高。众所周知,乳腺癌的发病与雌激素的活性紧密相关。自从1991年美国癌症研究中心第一次提出大豆在降低乳腺癌发病率方面的作用【3】,20多年来这个论题就一直被反复论证研究。主要是因为大豆的次生代谢产物大豆异黄酮有类雌激素的作用。这些研究已经证实,亚洲女性对豆制品的摄入量较美国及欧洲女性大,这可能是导致东西方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不同的因素之一。然而我国不同地区饮食习惯有所差异,针对广州地区饮食习惯与我国北方差异较大,豆制

4、品摄入相对较少,关于广州地区大豆异黄酮摄入情况以及与乳腺癌关系未见摘要报道,因此基于了解广州地区女性大豆异黄酮的实际摄入情况,探索其与乳腺癌的关系,而展开本课题研究。研究目的1.了解广州地区女性豆制品实际摄入情况,探讨影响豆制品摄入的影响因素。2.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广州地区女性人群危险因素与乳腺癌的关系。3.调整年龄、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影响因素,分析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发病是否有保护作用。4.分时期分析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发病的影响,确定对乳腺癌发病的影响是发生在哪个时期摄入豆制品。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指导

5、易感人群合理饮食,从而降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研究对象1.病例组样本选择①入选标准:a.广州市常住居民(本土广州人或者在广州居住10年及以上);b.近1~2年经市级及以上医院病理诊断确诊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c.参照日期(病例诊断日期)前没有乳腺癌患病史;d.无癌症、肿瘤史,无精神疾病。②排除标准:a.非原发乳腺癌患者(包括复发、转移或其他并发症而住院者);b.虽属于广州户籍但长期(≥10个月)不在广州居住者。2.对照组样本选择①入选标准:按照1:1配对原则,选取广州市常住居民(本土广州人或者在广州居住10年及以上)

6、,匹配条件为年龄士5岁。②排除标准:有肿瘤史,或因内分泌系统疾病、良性乳腺疾病和妇科疾病而住院的病人。研究方法1.采用文献研究法、小组讨论法自行设计三份豆制品食用频率调查问卷,包括:医院和入户的病例组调查问卷、社区的对照组调查问卷。2.将自行设计豆制品食用频率调查问卷经过小范围预试验后,修改和完善自行选择和拟定的豆制品食用频率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豆制品食用频率调查TT硕士学位论文表、入户一调查人员填写的患者疾病相关情况调查表、医院一调查人员填写的患者疾病相关情况调查表)。3.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地区符合对

7、照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健康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对广州地区2所医院和多个社区内符合病例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方法一般资料,经仔细检查、核对后,应用SPSSl9.0软件进行录入。豆制品摄入频率资料,应用Excel2010进行录入和计算。统计学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组成结构以及大豆异黄酮摄入量和食物来源进行分析。不同年龄段大豆异黄酮摄入差异及两组间摄入差异通过配对卜检验进行分析。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大豆异黄酮摄入的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8、乳腺癌发病的人群危险因素及大豆异黄酮与乳腺癌的关系。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研究者在广州市两家医院乳腺科、多个社区及老城区公园完成病例组和对照组资料收集工作。实际发放了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20份,回收率100%,其中合格问卷200份,有效率90.9%。1.人群危险因素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调查对象的年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