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丙森锌混配剂对大樱桃黑斑病菌毒力和其增效作用

戊唑醇、丙森锌混配剂对大樱桃黑斑病菌毒力和其增效作用

ID:34331520

大小:55.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5

戊唑醇、丙森锌混配剂对大樱桃黑斑病菌毒力和其增效作用_第1页
戊唑醇、丙森锌混配剂对大樱桃黑斑病菌毒力和其增效作用_第2页
戊唑醇、丙森锌混配剂对大樱桃黑斑病菌毒力和其增效作用_第3页
戊唑醇、丙森锌混配剂对大樱桃黑斑病菌毒力和其增效作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戊唑醇、丙森锌混配剂对大樱桃黑斑病菌毒力和其增效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戊哇醇、丙森锌混配剂对大樱桃黑斑病菌毒力和其增效作用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戊吐醇、丙森锌对大樱桃黑斑病菌的毒力,并在此基础上用Horsfall的毒力试验设计和共毒系数法进行了混配剂的最佳配比筛选。结果表明:戊哩醇对大樱桃黑斑病菌抑制活性显著优于丙森锌,关键词:大樱桃黑斑病菌;戊呢醇;丙森锌;混配;毒力测定;增效作用中图分类号:S482.2:S436.629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11-0109-03大樱桃黑斑病(AlternariacerasiPotebnia)是大樱桃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后产生圆形灰褐色至茶褐色病斑,扩大

2、后产生轮纹,边缘有暗色晕圈,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果实染病,初生褐色水渍状小点,后扩展成圆形凹陷斑,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灰绿至灰黑色霉状物,严重影响大樱桃的产量和质量[1]。施用化学杀菌剂是目前防治大樱桃黑斑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长时间单一使用某一药剂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而利用现有杀菌剂合理复配可发挥复配剂多位点、多途径作用的特点,延缓抗药性的发展,扩大抗菌谱,并减少用药量,实现对多种病害长期有效控制的目的[2]。为进一步稳定和提高杀菌剂的杀菌效果,筛选防治大樱桃黑斑病更经济、安全、有效的药剂,笔者选取丙森锌与戊哩醇作为供试药剂,进行混配增效作用的测定,旨在为大樱桃黑斑病的防

3、治工作中杀菌剂的合理使用及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戊吐醇(tebuconazole)98%原药,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丙森锌(iprovalicarb)89%原药,山东省禾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丙酮,天津市凯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2供试病原菌大樱桃黑斑病菌(AlternariacerasiPotebnia)为本实验室分离鉴定,4工冰箱保存,转接于PDA培养基25*培养箱中培养活化后备用。1.3试验方法1.3.1试验设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戊哩醇、丙森锌对大樱桃黑斑病菌的毒力。将1%戊哩醇母液用0.1%吐温-80水溶液配置成2.2戊哇醇与丙森锌最适混配

4、比例2.3戊哇醇与丙森锌共毒系数3结论与讨论戊哇醇是三哇类内吸、低毒、广谱性杀菌剂,是目前防治大樱桃黑斑病的最有效药剂之一。随着大量、连续使用,田间已有多种植物病原菌对戊哇醇产生抗性[5〜7]。因此,在目前抗病品种缺乏的情况下,为了延缓或克服病原菌抗药性的形成和发展,避免连续单一的使用戊瞠醇,应与其他类型的杀菌剂轮换或混合使用。丙森锌是一种新型、低毒、速效、广谱的保护性杀菌剂,对果树、蔬菜、农作物的多种病害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作用位点不同的杀菌剂混合能增强药剂对病菌生长的干扰而具有增效作用[8]。本试验结果表明,戊哇醇与丙森锌按1:9的比例混配,对大樱桃黑斑病有显

5、著增效作用。各单剂以及混配剂的田间防治效果是否与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一致,还有待进一步做盆栽测定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进行验证。参考文献:[1]吕佩珂,苏慧兰,庞震,等•中国现代果树病虫原色图鉴[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0.[2]叶滔,马志强,牛芳胜,等•戊哇醇、百菌清及其复配对禾谷镰胞菌的生物活性[J].农药,2012,51(3):225-228.[3]HorsfallJG.Fungicidesandtheiraction[M].Waltham:ChronicaBotanicaCompany,1945・[4]SunYP,JohnsonER.Analysisjointactionofin

6、secticidesagainsthouseflies[J].JournalofEconomicEntomology,1960,53(5):887-892.[1]LerouxP,ChapelandF,DesbrossesD,etal.PatternsofcrossresistancetofungicidesinBotryotiniafuckeliana(Botrytiscinerea)isolatesfromFrenchvineyards[J].CropProtection,1999,18(10):687-697.[2]RobbertseB,vanderRM,vanAardeIMR,et

7、al.DMIsensitivityandcross-resistancepatternsofRhynchosporiumsecalisisolatesfromSouthAfrica[J]・CropProtection,2001,20(2):97-102.[3]MaZH,MorganDP,FeltsD,etal.SensitivityofBotryosphaeriadothideafromCaliforniapistachiotot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