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

张爱玲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

ID:34335111

大小:1.13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3-05

上传者:U-24835
张爱玲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_第1页
张爱玲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_第2页
张爱玲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_第3页
张爱玲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_第4页
张爱玲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爱玲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密级:学校代码:10075分类号:学号:20100650文学硕士学位论文张爱玲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学位申请人:刘斌指导教师:王会教授学位类别:文学硕士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授予单位:河北大学答辩日期:二○一三年五月 ClassifiedIndex:Code:10075U.D.C.:No:20100650ADissertationfortheDegreeofM.LiteratureZhangailingnovelpopularcultureorientationCandidate:LiuBinSupervisor:Prof.WangHuiAcademicDegreeAppliedfor:MasterofLiteratureSpecialty:ChinesemodernandcontemporaryliteratureUniversity:HebeiUniversityDateofOralExamination:May,2013 摘要摘要民国时期的上海,虽然是帝国主义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城市,但是却创生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史无前例的繁荣空间,成为了与纽约、巴黎、柏林等同步的全球都市,被视为具有吸引力的现代商业、工业和娱乐中心,同时亦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空间。从鲁迅、茅盾等知名左翼作家到追求都市奇观的新感觉派作家;从大批闪耀于上海滩的电影明星和影像经典到顾盼窈窕的各式月份牌女郎,从女性时装的风靡到民国上海广告的摩登……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透递出彼时上海都市文化的混杂性,既有感受民族国家危机的激进主义或共产主义文化,也有痴迷十里洋场之都市梦幻的消费主义或享乐主义文化。1920年出生于上海的张爱玲,其多数作品均以上海作为书写对象,其作品不可避免地呈示出彼时上海都市文化的特质。“大众文化”虽然作为明确的理论概念,是学界在1980年代引入中国的,但是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商品化或市场化、复制性、世俗性、追求娱乐性、感官性等基本特征,在上海已然具备了催生和滋育的土壤,并切实形成了具备大众文化特质的诸多文化形态。正是基于此,本文以“大众文化”作为理论视野来观照张爱玲的作品,探掘张爱玲作品中具备的大众文化的质素,是顺理成章亦是切实可行的。张爱玲小说受着上海都市商业文化的极度浸染,其作品风靡,与大众媒介的助推与知名文学评论家的捧场密不可分,这正是大众文化追求商品化与市场化的恰切体现。《小团圆》出版神话,便是适例。张爱玲小说试图跨越精英文化与市民文化之间的界限,彰显浓郁的世俗情怀。在书写世俗日常生活的同时,亦蕴含着对人生境遇的悲凉思考,表现出雅俗交融的艺术效果,语言上也是文白交错,可读性堪佳,以女性视域书写对男权的反叛更富感官性,上述特征在《倾城之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影视是大众文化的重要产品,其图像化的叙事策略是大众文化追求娱乐性的核心理念。张爱玲小说极力营构“画面感”,并借助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叙述方式也空间化。这些“影视化”特征,为小说增加了更多地视觉娱乐性色彩,《色·戒》实乃视觉盛宴手法之集大成者。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正是张爱玲小说具有大众文化的诸多质素,人们在阅读接受张爱玲的小说时,走向了浅薄庸俗化解读路径,而忽视了张爱玲小说隐藏着的式微破落的颓势,对私人生活关注,对价值的嘲弄与颠覆,以及对人性近乎残酷的解剖等富有思想I 摘要质地的维度,这是值得警惕的。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大众文化II AbstractAbstractDuringtheperiodoftherepublicofChinainShanghai,althoughisimperialistforcescontrolthesemi-colonialcities,butcreatedanunprecedentedboominChinesemodernhistory,andbecomethesynchronizedglobalcitiessuchasNewYork,Paris,Berlin,wasseenasanattractivemoderncommercial,industrial,andentertainmentcenter,alsoformedaspecialculturalspace.Fromthewell-knownleft-wingwriterssuchasluxun,MAOduntopursueurbanspectaclenewfeelingwriters;ImagesfromalargenumberofmoviestarsandshineinShanghaiclassicalthevarietyofShanghaiyuefenbrandpostertolookgentleandgracefulgirl,fromthewomen'sfashionispopulartotherepublicofChina,Shanghaiadvertisementofmodern...Allofthistoagreatextent,handedoutattheShanghaiurbanculturemixedpermeability,bothfeelthenation-statecrisisradicalsocialistorcommunistculture,alsohaveobsessionwithglamourtothecitydreamcultureofconsumerismandhedonism.ZhangailingwasborninShanghaiin1920,hermostworkswerewritteninShanghaiastheobject,herworksinevitablypresentswhenculturalcharacteristicsofShanghaicity.Thoughasadefinitetheoryconceptof"popularculture",isinChinainthe1980s,butpopularculturewiththecommercializationandmarketization,replication,secularism,thepursuitofentertainment,sensorycharacteristics,inShanghaialreadyhavegeneratedandeutrophicsoil,andactuallyformedmanyculturalformshasthecharacteristicsofpopularculture.Ispreciselybasedonthis,basedonthetheoryof"popularculture"asthevisiontoseezhangailing'sworks,explaininzhangailing'sliteraryworkshavethequalityofpopularculture,isalsoisfeasible.ZhangailingnovelbyextremeimpregnationofShanghaiurbancommercialculture,herwork,withtheboostofmassmediaiscloselyconnectedwiththefamousliterarycriticfamous,thatispursuitofpopularculturecommoditizationandmarketizationofrelevantly.Myth,thepublicationoftheisoptimum.III AbstractZhangailingnovelattempttocrosstheboundariesbetweenelitecultureandthecitizenculture,revealsstrongsecularfeelings.Inwritingthemundaneofdailylifeatthesametime,alsocontainsasadthinkingoflife,composedbyblendingarteffect,languageisalsoawhitecross,readabilityaswell,withwomenhorizonwritingmorerichsenseofrebellionagainstthepatriarchal,thefeaturesinthetosomeextent.Televisionisoneoftheimportantproductsofpopularculture,thevisualizationnarrationstrategyisthecoreconceptofpopularculturepursuitofentertainment.Zhangailingnovelstronglyconstructed"inscope"and"montage"techniqueareused,thenarrativespace,too.The"video"feature,asthenoveladdsmorevisualentertainmentcolor,wasactuallytechniqueamasterofvisualfeast.Finallytopointoutisthatzhangailingnovelhasseveralqualityofpopularculture,peopleinreadingtoacceptzhangailing'snovels,todebasetheshallowreadingpaths,andignoredthedeclineofzhangailingnovelhidesarundown,attentiontoprivatelife,thevalueofmockeryandsubversion,andanatomyofhumanalmostcruelrichthoughtssuchasthedimensionoftexture,thisisalarming.KeywordsZhangailingworksoffictionpopularcultureIV 目录目录引言........................................................................................................................................1第1章洋场之舞:张爱玲小说的生产机制........................................................................41.1都市商业文化的浸染................................................................................................41.2大众传播媒介的助推................................................................................................71.3文学批评家的捧场..................................................................................................101.4《小团圆》:“象征资本”转化的出版神话..........................................................13第2章跨越鸿沟:张爱玲小说的艺术取向......................................................................192.1雅俗交融的文学品质..............................................................................................192.2新旧杂陈的语言艺术..............................................................................................222.3反叛男权的女性书写..............................................................................................252.4《倾城之恋》:苍凉与世俗共一色........................................................................28第3章视觉盛宴:张爱玲小说的影视特征......................................................................333.1小说语言的画面感..................................................................................................333.2艺术手法的“蒙太奇”..........................................................................................363.3叙述方式的空间化..................................................................................................393.4《色戒》:欲借光影诉迷思....................................................................................42结语......................................................................................................................................47参考文献..................................................................................................................................52谢辞......................................................................................................................................55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7V 引言引言大众文化烛照下的张爱玲小说“大众文化”目前在我国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理论观念,它的引入途径与其他西学东渐的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大致相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正当西方各种“主义”(如解构主义、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你方唱罢我登场般的文艺展演进行的如火如荼之时,大众文化已经悄然进入大陆学者们的研究视线。真正引起学者兴趣应该是在1992年,在这一年,学界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的勃兴展开批判,认为其商业化、标准化、反艺术、伪个性的特征冲击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格局,其离经叛道的个性伤害了中国文化的原质。在《“文化工业”的乌托邦忧思录》一文中,作者重新审视了“大众文化”的概念,对其中的一些界限模糊的含义做了厘清,成为这一阶段该研究领域的开先河之作。最为著名的要数张汝伦的《论大众文化》,认为概念中的“大众文化”并不能作为专门的理论或者说文艺思潮来研究对待,事实上,①它应该是一种“文化工业”,文化内在的艺术性特征逐渐让位于商业文明的市场化需求,流水线上作业所诞生的文化产品必然是反映大众文化诉求的同质性模式化的产物。作者还进一步说明,大众文化确切的讲应该理解为“操纵大众的文化”,并应该以批判的态度来对待之。也是在这一年,英国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被介绍到中国,其中对大众文化所持的正面立场也相应逐渐的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认可和接受。随后,杂志《东方》发表了一则与李泽厚的谈话纪实,李泽厚认为大众文化缺乏的文化批判态度反而从客观上解构和延异了传统的政治体制。对新的意识形态的建构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金元浦在《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中对中国文化工业的历史做出了回顾和展望,认为大众文化在中国兴起存在着时间上的可能性和历史上的必然性相统一的特征。世纪末,随着《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开始走向了一条西方文艺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学术新途。而稍后王一川的《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则将这条理论新路阐发的更加清晰,在文中他对生搬硬套西方理论的做法表示了质疑,呼吁建立与中国文化生态切近的大众文化学。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呈现出多角度,纵深广的发展势头,由陶东风、金元浦主编的《文化研究》丛刊逐渐①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1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成为了国内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阵地,该丛刊以中国人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文化,对本土的文化现象进行大众文化理论分析,展现出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布尔迪厄认为:“艺术品价值的生产者不是艺术家,而是作为信仰的空间的生产场,①信仰的空间通过生产对艺术家创造能力的信仰,来生产作为偶像的艺术品的价值。”张爱玲之所以能够在今天广受大众欢迎,令我们不得不正视围绕在张爱玲身边的“生产场”的作用。在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中,有一座城市具有着孑然于世,我行我素的气质,这就是有着“东方大都会”之称的上海。在现代文学主潮经历了由启蒙——救亡——革命的嬗变过程中,上海这座具有“孤岛”文化的城市文学却兀自秉持着独有的“海派”传统,在多年的开埠通商中所逐渐形成的多元开放的文化格局为大众文化的生成提供了先天的土壤。在大众传媒引导介入,市场化、商业化为场域的文化空间内,追求享乐刺激和“雅俗共赏”的消费文化成为现代都市中人乐得其中的生产场。需要指出的是,张爱玲当时所面对的“大众”与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大众”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彼时的“大众”只包含在严苛的政治环境下,“饮食男女”的城市中产阶级市民。相比之下,今天的“大众”有着更为自由的表达个人意志的权利,也有着更为广泛的兴趣选择空间。但究其本质而言,二者作为普通市民日常生活消费的通俗文化的主体是一致的。大众文化不仅局限于生产出的文化产品,更多的还在于大众与大众文化文本互动所带来的相关意义,因此大众文化文本又是一种开放型的文本,突出表现为与大众日常生活经验性息息相关的多元文化表达。所以,身处于大众文化漩涡中的作家们,就必须对大众群体的文化趣味有所体察,并从大众接受能力的角度创作出愉悦大众即消费者的大众文化产品。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又与张爱玲的创作初衷是相一致的:“传奇②化的情节,写实的细节。”是她始终遵循的亲近读者,从阅读受众的立场来进行创作的唯一标准。尽管学界明确将“大众文化”与“张爱玲”联系起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论述的理论文章似乎还不多见,但对其中“张爱玲与影视”,“张爱玲与报刊”等体现大众文化的研究文章已经浩如烟海,这其中,博士论文《跨越文字与影像的疆界》高屋建瓴地阐释了文学与影像的关系,很有见地。王雪媛的硕士论文《张爱玲小说视觉艺术新探》,从色彩艺术,空间理论等角度分析张爱玲小说影视特征,对我的启发很大,董洪国《瞬①[法]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②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56页。2 引言间与永恒——论张爱玲小说的空间形式》详细介绍了空间理论在张氏小说中的运用,很有代表性。孙璐璐的硕士论文《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研究》从文艺理论的高度对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接受、演进、实践成果、建构走向等问题作了说明,是对大众文化美学意义上的普及性研究。本文主体部分将通过三章来分别展开论述,第一章“洋场之舞”从生产机制入手,主要论述张爱玲作品得以产生的外部环境;第二章“跨越鸿沟”主要从张爱玲作品内在的艺术性来分析,探讨其是如何实现雅俗无界的大众文化艺术诉求的;第三章“视觉盛宴”则进一步对张爱玲作品中所体现出的视觉艺术特征做重点分析,以期证明张爱玲作品中所蕴含的大众文化特质。结语部分将对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张爱玲研究做深入的思考和展望,希望能对学界起到一些帮助和裨益。大众文化产生于西方,至于其术语的英文表达,究竟是“massculture”还是“popularculture”学术界至今也无定论,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倾向于伯明翰学派“popularculture”意义上的用法,但同时也吸收“massculture”中的若干含义。虽然当前大众文化中的许多概念还有待于厘清,关于大众文化的确切定义学界至今还存有争议,但这些并不影响本文关于“大众文化烛照下的张爱玲小说”的论述,笔者无意纠缠于目前尚无定论的概念,也不想陷入无休止的理论泥淖不可自拔,本文所涉及的“大众文化”概念力争在学术界共识的范畴内,并通过这个视角作为切入点,对“张爱玲小说研究”做一个前瞻性,鸟瞰式的整体把脉,希望能为张爱玲研究界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有益补充,毕竟因笔者学识所限,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恐力有不逮,这就只能等待其他人的完善和修益了。希望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洋场之舞:张爱玲小说的生产机制中国现代文学行进到20世纪30年代,在经历了五四文化启蒙的大潮涤荡之后,原有的作家阵营逐渐开始发生分化,一部分人,受到左翼政治运动的鼓动,开始擎起革命的大旗,为左翼文学使命奔走呼号去了,另一部分属于五四遗风未尽的恋旧派,他们不愿赶这个时髦,依旧坚持自由启蒙的思想,他们莫谈国事,只由心声,在那块仅存的自耕田里延续着自由主义的旧梦。还有一部分作家,她们与沿海的都市生活有着特殊的缘分,在她们身上兼具旧时市民通俗小说与五四启蒙主义小说家的气质,他们依凭沿海都市文化,特别是上海的大众都市文化迅速崛起,瞩目于文坛。这类文化与来自乡村民众的主要由口头传承的自娱性质的民间文化(folkculture)有明显不同,它的受众主体主要来自现代都市社会中的普通市民阶层,是一种以现代传媒为主要传播渠道,按照一定的市场规律运作,旨在反映都市大众日常生活,满足现代都市民众精神需求的文化形态。张爱玲就是受这类文化熏陶出的作家,她的很多作品形成、运作模式、艺术特征,都与此有关系。1.1都市商业文化的浸染上个世纪30年代,与内地城市弥漫的“乡土气息”不同,上海的发展相对“洋气”。国际化和开放性是上海得以发展的重要特征。“上海租界”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在这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环境内,传统的中国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媾和。而正是“租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上海幸运地躲过了连年的战乱。从太平天国起义到军阀混战,直到日军侵华的“孤岛时期”,无论时局如何变幻,上海都乐得做一个近代中国的旁观者,任历史的大河滔滔从其身边流过,不湿毫发。正是近代上海社会的相对稳定,才促进了经济的积累和繁荣,上海文化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是都市商业文明的繁盛,而伴随都市商业文明而来的副产品就是人们对金钱和物欲的渴求。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不仅能够带来物欲的享受,还能换来感官的满足。而这一切在原本精明且讲求实际的上海人眼里则变得更为现实,以至于有时为了金钱往往置亲情友情于不顾。《花凋》中郑川嫦的父亲便是这样一类人的代表:女儿生病,气息奄奄,哪怕是一个生命将逝,都应得到全力救治,更何况是自己的4 第1章洋场之舞:张爱玲小说的生产机制亲生骨血。郑先生却不这样想,他处事为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与金钱有关。作为前清遗少,他自然要有些名士派头,不管阔与非阔,都要看上去显得很有钱。在他“计久长”的打算下,女儿终不治而亡,花季的年龄溘然与世长辞,犹如美丽的花朵不情愿的凋谢。作家在这篇小说中不仅表现了女性在封建男权社会中的悲苦命运,也控诉了现代都市社会的物欲横流,批判了在拜金主义影响下,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作用。张爱玲以这种超现实的笔法,把人性在金钱面前自私的一面赤裸裸的展现了出来,读来唏嘘不已,引人深思。对都市大众生活的感验,并以世俗生活逻辑对都市进行解析,是张爱玲小说中普遍体现的特质。首先,是对都市商业文化中金钱所代表的物质享受的体认。张爱玲的小说善于将一段人物关系置于某种金钱利益的链条中予以观照,以此来判定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作用。例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披着一副金枷锁,将自己禁锢在金钱堆砌的城堡里。为了争得遗产,不惜与哥嫂翻脸,同样是为了遗产,疑心姜季泽垂涎自己手中的家产,竟狠心把自己对小叔子的爱隐匿起来,在曹七巧眼里,抓住了金钱就等于抓住了一切,因为钱的缘故,亲情和爱情在她眼中都变得可疑了起来,所有的关系都不可靠,所有的情谊都是靠金钱来维系的。就作者本人经历来说,身处都市生活当中,因为家庭的没落和爱情的无着,经常感到末日的“惘惘威胁”,而父母的离异又使其对爱情的理解蒙上一层阴影,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来自世俗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会令张爱玲感到无端的虚无和若有所失的惆怅,甚至于连公寓中水龙头停水时发出空洞声响,也能唤起她对宿命人生地老天荒的无常感叹。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将张爱玲笔下的上海都市印象与其他作家的都市描写做一个比较,最为典型的是左翼作家茅盾笔下的上海,在《子夜》中,主人公频繁地夜访大上海①的艳窟赌场,在电管广告投射出的:“LIGHT,HEAT,POWER”绿焰的映照下,整个城市显得摩登而暧昧。小说中充斥着种种的物欲享乐的生活,但是我们看到作者这样写的目②的最终是要立一个靶子,然后再去批判它。他无非是要印证“生产缩小,消费膨胀”的资产阶级生活的腐朽以及上海都市文化奢靡颓废的情调,可是这样就使文学作品陷入了阶级斗争的说教之中,并非能让所有饮食男女的普通大众所接受。张爱玲则不同,她的①茅盾,《子夜》,香港:南国出版社,1973年,第1页。②茅盾,《都市文学》[J].申报月刊,1933,(5),第2卷第5期。5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小说无涉政治立场的左右,也不会像新感觉派作家那样将现代都市的声光之魅与内心欲望交织在一起,渲染都市繁华的驳杂与城市的喧嚣。她只是忠实的记叙着眼前市民阶层所发生的一切,并且能够正视金钱所带来的现实利益。她曾回忆自己童年“抓周”的一次经历:“我拿的是钱——好像是个小金镑吧……从小似乎我就很喜欢钱”其母对金钱的超然清高的态度令她不以为然,反而激起她走向与母亲的对立面,“因此,一学会了①‘拜金主义’这个名词,我就坚持我是拜金主义者,”是个“小市民”。对于如何处置刚得到的五块钱稿费,她没有听从母亲“留下做个纪念”的建议,而是用它换回一支唇膏。对于旁人取笑她的“财迷”,她大方的承认“我本来就是一个俗人”。很少有人像张爱玲这样面对金钱如此坦率,在“俗”的这般纯粹彻底背后我们也能感受到她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性格,“大俗即大雅”,用来形容张爱玲,再贴切不过。与此同时,这种对待物质生活的精神逻辑恰恰是绝大多数都市市民的生活逻辑,与多数人的精神现状相契合,也成为了张爱玲的小说迎合大众口味,在大多数普通市民中广为传看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是对都市大众生活感验下凡俗人生的体认。经验性和常识性的写作倾向在张爱玲的作品中体现的较为突出。她将人类还原于日常生活的庸常琐事之中,用世俗逻辑②解读人生。她乐于从“柴米油盐、肥皂、水与太阳之中去寻找实际的人生”。所以在她的小说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而历史偏偏是由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大众所写就而成的,他们的事迹虽算不上轰轰烈烈,却代表了“这③个时代的总量。”张爱玲小说中对普通中产阶级市民有着极大的兴趣,正是从这些普通的市民身上能够觅得时代变迁留下的痕迹。这些所谓的“城市中产阶级”有着经济上的稳定属性,他们获得今天地位的过程充满着艰辛,因此在审美趣味上区别于一夜暴富者和底层市民,他们在追求物欲丰盈的同时也追求高雅闲适的精神生活。他们所具备的知识性、批判性、理性开放等特点,使其在文化产品的消费上体现出更高的品位和眼光,张爱玲小说对凡俗人生的描摹和雅俗兼备的艺术特质与普通市民阶层的文化口味不谋而合。在《封锁》中,张爱玲将都市这一流动的群体限定在电车这一狭小的封闭空间内。①张爱玲.《重言无忌》[A].流言[M].上海:上海书店,1987②张爱玲.《必也正名乎》[A].流言[M].上海书店,1987③张爱玲.《自己的文章》[A].流言[M].上海书店,19876 第1章洋场之舞:张爱玲小说的生产机制“封锁了。摇铃了。‘叮玲玲玲玲玲,’每一个‘玲’字是冷冷的一小点,一点一点连成①了一条虚线,切断了时间与空间。”文本中,作者赋予了符号化的电车声线分割时空的实际意义。密闭的空间,停顿的时间,迫使那些向窗外张望的人的视线转移到车内,生活的琐碎,思绪的纷飞在这一刻被凝固住的时间所置换,大家开始注意车内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异质”面孔。事实上,广泛的流动性趋同了大众行为的初始结构,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个体的行为特性逐渐湮没于群体的活动之中,这种千人一面的平均状态反而②成为了大众行为最为稳妥安全的外在表现形式。“大众仿佛是避难所”,它不需要肩负历史长河带来的重任,也不必突出个体性作为唯一的存在,平面性和类型化成为了大众群体行为的常态。总之,都市商业文化的浸染拯救了张爱玲,使得她能够在自己的熟悉的小圈子里娴熟惬意地自由书写,同时,张爱玲又拯救了都市大众文化,她笔下一系列以大众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的出现,丰富了大众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使她的作品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喜爱。1.2大众传播媒介的助推传媒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大众文化的兴起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兴盛。新闻传播媒体作为读者和作家二者互动的媒介,对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大众传媒的兴盛也为读者和作家的沟通建立了一座方便快捷的桥梁。从作家的角度而言,传播载体的兴趣往往代表了读者的兴趣,如果使生产出来的作品赢得更多的市场和读者群,就不得不考虑去迎合大众的口味。从传媒的角度来说,市场化会自动趋利避害地促使大众传媒选择符合市场口味的作家作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使资本的利益能够最大化地实现。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地与现代报刊杂志联系密切的作家之一。作为大众流行报刊杂志的自由撰稿人,张爱玲用她的笔描绘了一幅幅社会都市大众的风情画卷。就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每一次传播方式的变革都会带来文学内部无论从发生发展机制到内容形式的一系列变化,从而带动文学走向新生。在早期印刷业还不是十分发达的古代社会,文学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大众的口耳相传。短小精悍,合辙押韵的诗词歌①张爱玲.《封锁》,《传奇》,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②[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北京:三联书店,第58页。7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谣便成为了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体裁和形式。进入了近代特别是现代以来,随着印刷业的勃兴和纸张的普及,小说这种大容量,多情节,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文学模式更加受到广大读者的钟爱。张爱玲早期的小说创作,就有着明显的市场化运作的痕迹。它依托于现代报刊业的繁荣,创作出迎合大众口味的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学产品。与此同时,她的小说无论从语言风格,叙事方式,人物描写,心理活动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风格,在成功赢得普通大众青睐的同时,其作品也以大雅若俗的品格,洞察一切的思想眼光备受专业人士的关注。国人沿袭已久的“看客“心理在市井小民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城市居住地狭小逼仄相对闭塞的生活空间助长了人们对于窗外世界的好奇,而现代都市中的生活常态正是由电车、公寓、影楼、格子间等一系列封闭空间所构成,空间内发生的一切成为了相对私密的话题,在这里面每天上演的一幕幕生活话剧建构起了琐碎庸常的世俗生活。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之下,追求享乐的刺激,关注名媛影星的风流韵事与私幕生活,成为市民大众日常的娱乐和消遣。张爱玲的《传奇》刚好满足了市民大众的欲望心理。正如柯灵所言,在中国广袤的空间地域内,在现代文学源长的时间维度中,哪里“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①统一刀切断了,……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日军占领了香港,正如鱼得水的张爱玲被迫结束学业,离港返沪。这个时候,上海业已沦陷。日伪政策的松动让一些宣传抗日的报刊杂志得以复刊。像《紫罗兰》、《万象》等文学期刊相继刊出蛰居已久的老作家写出的新文章。张爱玲此时亦灵感汹涌,接连创作了几个短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开始了她的职业作家之旅,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张爱玲初登文坛就选择了一条与其他人不同的发展思路。她既不愿意盲目跟风写一些抗日救国的时令文章,也不愿意与那些描写莺歌燕舞,粉饰太平气象的作家为伍。在窗外炮声隆隆的环绕下,她依然埋首安静地写她心中的人生世相。但这并不表明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首故纸堆”。张爱玲实际上还是很有“职业嗅觉”的,她非常关注媒体的反映,尤其关注她的作品问世之后读者的反映。她深谙当时的上海人喜读街头小报的习惯,尤其对报纸上连载的贴近市民生活的言情小说更是钟爱有加。“我一直从小就是小报的忠实读者,它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情趣,可以代表我们这里①柯灵,《遥寄张爱玲》,1988柯灵:《遥寄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427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8 第1章洋场之舞:张爱玲小说的生产机制的都市文明。还有一个特点:不论它写什么,写出来都是一样的,因为写的是它自己,总可以很清楚看见作者的面目。而小报的作者绝对不是一些孤僻的、做梦的人,却是最①普遍的上海市民,所以看小报的同时也是觉得有研究价值的。”在经历了短暂的英文投稿大获成功之后,1943年,《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在改版后的《紫罗兰》杂志上,产生强烈反响,“张爱玲”这个名字从此一炮走红。尽管有人考证当时此篇文章得以发表有“走后门”之嫌(时任该杂志主编的周瘦鹃与张爱玲母亲娘家亲戚黄原主人岳渊老人交好),但也正是因了这次的因缘巧合,使如此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没有被时间所埋没。在首战告捷的情况下,张爱玲两年之内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她的短篇小说集《传奇》一书出版四天即告售罄,第五天开始再版,一时间,洛阳纸贵。也创造了出版业的“传奇”。从此“张爱玲”这个名字横空出世,很多专业的评论家也从四名八方聚拢来,比如著名评论家傅雷先生就写下上万②字的评论文章,称张爱玲的《金锁记》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张爱玲的成功纵然有“天时地利”等时代背景的因素,但归根结缔还为“人和”,即作家自身的因素。张爱玲选取了一条与新旧两派都不相同的写作套路,这种套路可简单概括为“中庸”。尽管在张爱玲研究界还绝少将其写作思想和儒家中庸联系在一起,但我仍愿在这里引用这一词汇,哪怕事实上并不恰当。一方面,传统的旧式通俗小说都以明清章回体小说为范本,以游戏消遣为目的,一些作家因刻意地迎合都市小市民的陈旧趣味,内容消极,思想性,深度都不高,缺乏耐读性和经典性。这一点也遭到了五四以后崛起的新文学倡导者的大加挞伐。随着时代的发展,旧式小说家自身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积极寻求突破,比如周瘦鹃复刊《紫罗兰》也是出于这一目的的努力尝试。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受五四影响的新派作家渐次崛起,他们以社会批判和倡导文明来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在小说创作中旨在传达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强调思想的启蒙,它的创作主要来源于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和理论,但在新文学阵营极力向普通大众读者靠拢的同时,逐渐发现自身的理论深度和思想深度并不适合面向具有一般知识阶层的普通大众,其声音也只局限于专业内的期刊杂志和社团,难免曲高和寡。当革命的浪潮来袭,一部分怀揣政治理想的文人开始投身于普罗文学的呐喊中去了,而另一部分则固守“文学是①参见《杂志》第十五卷第五期(1945年)。②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永远的张爱玲》,季季、关鸿主编,学林出版社,第146页。9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自由的”理想,坚守启蒙,继续耕耘。新旧文学的力量此消彼长相互碰撞的同时也在相互吸收借鉴,积蓄着自我变革的能量,接下来就发生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发展的“海上花开”:“既是通俗的又是先锋的,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张爱玲与她的“传奇”,这种带有启蒙式的大众文化创①作后来被证明无疑是成功的。1.3文学批评家的捧场批评家与作家的关系不少人存在着误读,在读者看来,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去追捧,去品读是自己的权利,很多读者相信自己在这方面的鉴赏力。对作家而言,自己完成了作品的文本写作,整个创作过程即可告一段落。在当时写作冲动的驱使之下,以自己认可的方式讲述一个故事,或许能打动潜在读者,希望如此,但也并不重要,关键是抒解了自己喷涌的感情。原始的创作过程是这样的。但在现代创作过程中,作家和读者都有了“私心”:他们不仅满足于文本上信息的接触,读者希望透过文本了解更多外缘意义上的信息,甚至包括作家的生平,家庭背景,而作家为了谋生,使自己的作品能够最大化的占有市场,也希望能够有一个第三方的平台,公平公正的解读自己的作品,使作品得以推广,从而大卖。这就需要文学批评家来捧场。我喜欢阎连科关于作家与批评家关系的一段文字表述,或许可以拿它点题:“作家与批评家不是同行中的朋友,更不是一个单位中的一对情人。他们是被文学捆绑在一起的一对夫妻,过不得,散不得;和不得,也离不得。有的时候,他们和睦共处,相敬如宾,如同走在旅途中结识的同道驴友,彼此因为同道,也才友好;因为友好,所以同道。朝着一个方向,为了一个目标,手拉手的样子,很像一对兄弟,或者一对姐妹。这景象让外人看来,仿佛狼狈。但他们自己明白,正因着兄弟姐妹般那丝丝股股的文缘情分,即便狼狈,也不会为奸。那样不仅别人会嘲弄他们,他们自己,也瞧不起自己。当然,有的时候,虽是同道,同一方向,可从人多的大道上走到了小道,到了寂静,到了狭窄,到了只有几人或者只有二人。那就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人家说批评家和②作家狼狈为奸,也多是因为他们走上了这条小径。”①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16页。②北青网《作家与批评家》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4627612310 第1章洋场之舞:张爱玲小说的生产机制尽管关于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还存在很多误读,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学批评家在将作家作品向大众推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张爱玲红极上海滩的那个年代,应该说单凭作家本人的单打独斗是不可能让大众熟知并迅速接受的,“文学批评家的捧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前文已提到,在张爱玲的《传奇》发表后不久,著名的评论家傅雷化名“迅雨”发表了一篇题为《论张爱玲的小说》的上万字评论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对张氏多篇小说给予了精彩的点评,除了前文提到的赞扬声外,也有中肯的批评:认为“《倾城之恋》的华彩胜过了骨干;①两个主角的缺陷,也就是本身作品的缺陷。”“技巧对张女士是最危险的诱惑”,“聪②明机智成了习气,也是一块绊脚石”诸如此类在当时外界一味地对张爱玲“捧杀”声中,傅雷能够发出这样振聋发聩的呼声,可谓是弥足珍贵,这在专业的文学批评史上也是不多见的。除此之外,张爱玲的发现者周瘦鹃在《紫罗兰》出版序言中曾提到初次读张爱玲作品时的感受:单看题目“我已觉得它很别致,很有意味了。”“当夜我就在灯下读起她的《沉香屑》来,一壁读,一壁击节,觉得它的风格很像英国名作家SomersetMaughm的作品,而又受些《红楼梦》的影响,不管别人读了以为如何,而我却是‘深喜③之’了。这篇文章应该算作张爱玲作品的第一篇评论文章,文中的观点也得到了张本人的认可,因此周瘦鹃的这些话,作为历史事实,一直被后来很多张爱玲研究者所引用。在有关张爱玲的批评家中,还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胡兰成。在他与张爱玲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中,他对张氏作品的评论也显得最为独到和动情。有人说,文学家与评论家的关系就像一对情人始终爱恨纠葛着,而张胡恋更是始于一次普通的读者与作品的邂逅:1944年初春的一天,南京的一座庭院的草坪上,有一个躺在藤椅上翻读杂志的中年男人。当他看到一篇小说时,才刚读了个开头,就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细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这个男人就是胡兰成,他读的小说就是张爱玲的《封锁》。也许正是出于对张爱玲高山流水般的仰慕,才使他在《封锁》中读出了一般人很难意识到的关乎人性的东西:“但这仍然是恋爱,她也仍然是女人,她为男性所诱惑,为更泼辣的人生的真实所①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A】《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c】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第13页②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A】《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c】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第18页③周瘦鹃.《写在<紫罗兰>前头二则》【A】《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C]》.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第64页11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①诱惑了。作者在这些地方,简直是写的一篇诗。”后来,胡如愿成为了张爱玲的丈夫,因此在之后的评论文章中对张的理解自是比常人更进一步,在《论张爱玲》一文中,他甚至认为张是继鲁迅之后的“伟大的寻求者”,胡兰成认为:“她是个人主义的。苏格拉底的个人主义是无依靠的,卢梭的个人主义是跋扈的,鲁迅的个人主义是凄厉的,而她的个人主义则是柔和的,明净的。至此忽然记起了郭沫若的《女神》里的《不周山》,黄帝与共工大杀一通之后,战场上变得静寂了,这时来了一群女神,以她们的抚爱使宇②宙重新柔和,她就是这样,是人与物的发现者。”与此同时,涌现出来的关于张爱玲的批评家层出不穷,比如与上述评论家同一时代出现的苏青、柯灵,还有稍晚些大洋彼岸的学者夏志清,以至于后来,两岸三地更多地学者加入到研究张爱玲的行列中来,一时间,“张学”、“张迷”、“张看”等有关张爱玲的特定词汇在读者学人中弥漫。至于那些受到张氏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后生作家所做的只言片语的评论亦可算作批评家的语言。在此不一一赘述。只不过,此时的张爱玲已不需要任何人来“捧场”了,相反,人们需要用她的这块金字招牌去招徕更多读者关注自己的文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批评家前赴后继的来关注张爱玲,研究张爱玲?笔者认为,除了作家的个人才气和文章魅力之外,还有以下因素值得我们注意:首先,一个作家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过程之短,轰动之大,足以引发人们的关注。她的作品得以大卖,必然会吸引大众的好奇心,而批评家作为读者群体中的一员,在阅读完作品之后自然会有比普通读者更高一层的理解和感悟,职业的习惯迫使评论家自然而然地拿起笔来对作家作品做一番评头论足,而作家本身有限的作品已无法满足大众的渴望,那么,与作品相关的评论文章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从另一方面讲,很多评论家都兼具很高的文学素养和冷静理性的分析语言,这与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互补之势,使作家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众多批评家的捧场也增加了作家的知名度,从而使作家作品进一步地为大众所熟知。其次,围绕作者相关的话题都具有大众传播的信息价值。比如张爱玲的煊赫家世,童年生活的不幸遭遇,中西合璧的教育背景,与胡兰成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些都是①胡兰成.《封锁略评》【A】《陈子善编.张爱玲的风气》[C]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②胡兰成.《论张爱玲》【A】《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C]).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12 第1章洋场之舞:张爱玲小说的生产机制值得批评家去挖掘的素材,也是普通大众所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作品,也助长了作家的明星效应,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话题,构成了大众文化娱乐性的特征。再次,沦陷区战乱的环境之下,张爱玲没有关注时代的宏大叙事,只是写出了战争①下人们庸常琐碎的生活,记录上海人熟知的故事,“写出了符合小市民生活的口味”。可她又不是一味的迎合大众,在故事框架中也融入自己对乱世的感悟。因而她笔下乱世男女的爱情故事,也为战争环境下的人们平添了几分闲适。这或许是张爱玲小说在大众中广为流传的又一原因。1.4《小团圆》:“象征资本”转化的出版神话2009年2月23日台湾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不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又获得了该作品在中国大陆的出版权,至此,令两岸无数“张迷”翘首以待的张爱玲遗作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小说问世后立刻引发了不少热议,对于这部长篇小说的评价,各方褒贬不一。这位曾经红极一时的中国现代女作家,她的人生经历与她的作品一样“传奇”。笔者认为:对于一位已故多年的作家,时隔已久,再次有新作品问世,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一方面,《小团圆》既然是张爱玲的最后遗作,在其内容上肯定会留有张之前作品风格的痕迹,另一方面,如果是张爱玲的遗作,又是多年之后才出版,这里边肯定有很多难言之隐,并且张爱玲很有可能在这部遗作中对之前的作品作一个总结,甚至是反叛。这就是“变化”,以在这部作品中出现的新变化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很有可能开掘出点有价值的东西来。此外,斯人已去,宋以朗作为这部遗稿的委托出版人,在此时此刻出版这部作品的目的是什么,这部遗作的真实性又有几何?围绕上述一系列问题作为噱头,《小团圆》的出版引发了无数学者和读者的围观讨论,新一波的“张爱玲热”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的时候来势汹汹。这情势,不禁让人联想到布尔迪厄实践逻辑体系下提出的“象征资本”的概念,所谓“象征资本”,简言之,“就是被人们承认和接受了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资本。”②在一定条件下,它往往可以转化为可观的经济利润。我们了解到,就作家本人而言,她是不愿将这部遗稿出版的,想必这里面一定有难以言说的隐衷。但出版商冒着侵权的①石晓蕊《“张爱玲现象”的当代接受》,辽宁大学,2011年②王岳川《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J].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1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风险策划了这样一场“故人重逢”,无非是看好了“张爱玲”这块金字招牌背后所暗藏的巨大商机,事实业已证明,这部小说出版后所引发的关注度以及火爆的销量已经成功将这部文学意义上的作品转化为出版界的神话。纵观整部《小团圆》的文本,弥漫着浓浓的怀乡气息。盛九莉童年时期家庭生活的描写占去了小说相当大的篇幅。的确,像张爱玲这样名望的家世,不拿出来大书特书一番,不免让读者觉得遗憾。大家庭中从来都不缺乏故事,可是经张爱玲的笔演绎出的故事,听上去总显得有些骇人听闻。从母亲大胆的冲决出封建礼教的罗网,与父亲离婚到姑姑与母亲的“同性恋”关系,从与家族中男性成员暧昧不明的不伦恋情到母亲与外国男友间的放浪周旋。每一个故事单独拿出都足够离经叛道,这一系列的家族遗事让读者看得目不暇接,瞠目结舌。作家这样做不免有迎合大众阅读心里之嫌,毕竟一部作品是否畅销直接与作家的经济利益相挂钩,即便作家这样做了也无可厚非。但是这里的“大众”显然又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张爱玲在美国的“大众”,再一个便是她国内的“老观众”,从书中所描绘的故事地点来看绝大部分发生在中国,一些故事情节很多国内的“张迷”们也并不陌生。那么这里迎合的究竟是哪一部分“大众”便一目了然了。接着又来了另外的疑问:既然写作想获利,为什么放着眼前的读者不去争取,反而舍近求远,伸手向远在大洋彼岸的同胞要稿费呢?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张爱玲在美国的写作之路并不是很顺利。举这样一个例子:初到美国之时,张爱玲试图把自己已经完成的小说《粉泪》在美国出版,这部作品是作者对其早年另一部作品的改写,但这部作品的出版之路却相当坎坷,美国本土的出版公司给了它很低的评价,后来作者又不得不将其先后改名为《北地胭脂》、《怨女》才最终得以在台北出版,而这部小说的前生就是大名鼎鼎的《金锁记》。“从1957年到1967年,爱玲听到的是《粉泪》一次次被退稿的消息,而这部作品是她根据自己最得意、在中国受到评价最高的作品改写的,她对它寄予①无限希望,但收获的却是一次次失望。”由于中美两国之间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同一部作品却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对于一位曾经叱咤于十里洋场的女作家,不能不说是个尴尬。①刘小波.《张爱玲画传》,北京:现代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207页。14 第1章洋场之舞:张爱玲小说的生产机制或许还存在另一种可能。作为张爱玲生前最后一部小说(很可能作家自己已经预感到这将是“最后一部”),作家可能更看重的是名与利之外的其他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如数家珍的“回忆”,回忆童年的往事,回忆故乡的亲人,回忆故乡。“爱情传奇”依然是《小团圆》故事的重头戏。“自叙传抒情”小说主人公大都是所谓的“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①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小说中,主人公盛九莉便充当了爱情的“零余者”。在爱情面前,她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小说中“她不禁一阵空虚。②二十二岁了,写爱情故事,但是从来没恋爱过,给人知道不好。”这是女主人公第一次萌生情愫的表白,九莉此时已做好恋爱的准备,不久她真的恋爱了。之前,也曾有人暗恋过九莉,“九莉诧异到极点。喜欢她什么?除非是羡慕她高?还是由于一种同情,因③为他们都是在父母的阴影笼罩下长大的?从来没谁喜欢过她。”可见童年生活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九莉,使她有些不自信。邵之雍是第一个对她展开热烈追求的人,所以他们便顺理成章的恋爱了。我们可以这样臆想一下:假如第一个追求九莉的不是邵之雍而是其他男人,九莉也未必不会和他坠入情网。在外人眼中看来,盛九莉与邵之雍除了文学才华是天生一对外,其余都不般配。至少两人年龄上就相去甚远,邵之雍已是有妇之夫,且风流成性,小说隐约告诉我们邵之雍在爱九莉的同时至少还爱着文姬、辛巧玉和小康小姐,况且在当时的环境下最为人所诟病的是邵之雍汉奸的身份。而九莉正是如花似玉的年龄,且不谙世事。这场恋情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可是这毕竟是女主人公的初恋啊,她珍惜并苦心经营着它。当一切真相都浮出水面时,她依旧对他不弃不离,她可以容忍他当面与她最好的朋友比比调情,她可以容忍他私下里和别的女人好,甚至当得知了他的汉奸身份,她还义无反顾的保护他,不远万里④去乡下看他。她也知道汉奸不好,她也知道“汉奸妻,人人可戏”可她依旧对邵之雍爱的死心塌地,在爱情上,盛九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零余者”,她把自己全部的爱给了邵之雍,可是她后来渐渐地发现在邵之雍那里她只是一个多余的人,他还有他的事业,他还有他的抱负,他的身边也从不缺少女人,她对于他来说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发泄性①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57页。②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141页。③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140页。④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213页。15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①欲的对象”“男人始终主宰者女人的命运。他们不是根据她的利益,而是根据他们自②己的设计,出于他们的恐惧和需要,来决定女人应当有怎样的命运。”因此盛九莉爱情的悲剧似乎不可避免。经历了爱情由浮华到幻灭,张爱玲的晚年并不幸福,曾经高张女权主义理论的这位女作家似乎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快乐,她不再抱有任何幻想,这就是女性的宿命,“当民族群体要挣脱一个旧的父子秩序的束缚时,女性与它在利益和目的上都是合一的。但是,一旦民族群体趋于安顿于一个新秩序,而这新秩序又带有明显的父权③标志时,女性便成了被排斥者和异己……其结果,她总是回到‘解放’之前”。这句话似乎是对张爱玲晚年写作风格中女性主体意识蜕变的最好注脚。由于文本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浓浓怀旧气息和明显的自叙传性质,因此,笔者将《小团圆》归结为“当代张爱玲式的自叙传抒情小说”。虽然这部作品在艺术上无法与张爱玲早期的作品相提并论,但从小说本身带有的自传性质来说也不失为张爱玲研究领域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倘若从大众文化的层面去分析,那么《小团圆》的成功绝非偶然。尽管大众文化是一个庞杂的概念,对于它内部的特征构成,学界至今还存有争议,但它的一些典型特征,是得到大家公认的。一、商业性。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市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商业的繁荣。商业化运作是资本赢得市场的必要手段。如何发掘文化产品的潜在商业价值,从而抢占先机,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已经为大多数文化从业者的共识。尽管这其中也不乏精英意识与大众文化的合谋与并置,但市场需求依然是整个文化行为的主旋律。在《小团圆》的出版过程中,商家认准了张爱玲这块金字招牌,就在两年前,李安执导的电影《色戒》在两岸三地公映,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热议,一个是蜚声海内外的名导演,一个是享誉华人圈的名作家,二者的结合所带来的名人效应,自然势不可挡。对于这部作品的原著作家张爱玲也再度被人挖掘出来,关于她的一切,再度成为了话题。而《小团圆》的出版正是借着这股东风,甚至有一些媒体人配合商家抛出了“小说中的某些情节堪比电影《色戒》”的噱头,以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这种营销策略后来被证明是成功的,小说出版①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341页。②[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全译本),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③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版,第29页。16 第1章洋场之舞:张爱玲小说的生产机制不久即登上各大书店销量排行榜,且名列前茅。二、娱乐性。大众文化并不被教化的使命所累,“娱乐至死”才是它的终极目标。“大①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高兴。”因为《小团圆》本身所带有的浓重自传性的色彩,使人们很少将它当做一本普通的小说来看待。小说情节并没有什么大起大伏,而是延续了张氏不咸不淡的爱情诉说,对于现代人们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而言,闲暇之余,品一杯香茗,握一卷小说在手,听张爱玲讲述她的爱情故事,而这段爱情多半又是她亲身经历的写照,至于故事中点缀的些许“情色”,既满足了人性原始的“偷窥欲望”,又缓解了都市白领面具掩饰下对“性”的焦虑,这不失为一种小资性质的娱乐休闲。作家敢于将自己的隐私拿来与大家分享,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其实,张爱玲在生前已经深谙如何与大众文化打交道,她的最后一本散文集《对照记》就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公布了自己从前的旧照,并配上典型的“张爱玲式”感悟的散文,满足了大众的“偷窥”心理,终得大卖,并为学界研究张爱玲奉上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三、流行性。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已进入了数字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同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海量信息、强②大的搜索功能、精确的信息分类等。”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大众文化贴上了时尚的标签。大众文化本身也具备引领全民时尚的号召力,只不过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信息共享的能力仍有待强化,限制了大众文化流行性潜质的发挥。现在好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全民参与信息共享已成为了可能,整个社会已不是某一文化为主导,或者是某一个利益集团意志的体现,而是大众参与,全民投票。从权贵商贾到引车卖浆之徒,任何人都无法逃脱大众文化的吸引力,在市场化和世俗化的社会内驱力推动下,人人都会与大众文化不期而遇。也许我们无法拿张爱玲在今天的影响力和上世纪四十年代相媲美,毕竟时代环境不同了,文学已被边缘化在当今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文化多元化的二十一世纪,张爱玲仍享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已实属不易,在这里大众文化的推波助澜功不可没。试想,如果没有如此多的影视剧改编,没有大众传媒的鼓劲宣传,单凭张氏从前的作品在文学界留下的口碑,《小团圆》的传播也许仅限于特定小众群体间的传播,它的紧俏程度恐怕也要大打折扣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很难相信张爱玲在上个世纪50年代出走大陆是一个明智的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0页。②王会、田士威,《数字媒体研究述评》,《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17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选择。“生活在中国就有这样的可爱:脏与乱与忧伤之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西,使人①高兴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张爱玲显然是不愿离开中国的,这里才是她文学的根。从《小团圆》的故事情节不难看出,童年的家庭生活和年轻时的爱情依然令她难以释怀,在美国生活多年,熟悉的依然是中国的题材,张爱玲也曾写过一些迎合美国民众口味的作品,但都不是很成功,天生性格孤僻的她很难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也自然很难拿出贴近美国生活的作品。身在异乡,自己依然是一个客子。远离故土,祖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她无从知晓,而对故国的思念也只能从记忆中去找寻,张爱玲的晚年陷入了一个巨大的“精神孤岛”的窘境中,在上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小团圆》中所表达出的对家人和恋人的脉脉温情,而这种温情归根结蒂正是世纪末的张爱玲对自己曾经生活多年的祖国的依恋和思念。她爱自己的祖国,这种爱是不掺杂任何政治偏见的纯粹的爱,但现实种种因素却制约着她无法回到自己国家。于是张爱玲在晚年创作《小团圆》,无异于是对阔别多年的故乡进行的一次精神上的巡礼,虽然这部小说无论从艺术性和创作风格上都与作家早年的作品大相径庭,但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作家对自己一生创作经验的总结,也许作家生前已经意识到了这部作品的种种不完美,所以把它定名为《小团圆》。但笔者认为一个作家,其旺盛的创作经历只有年轻时那短暂的十几年,这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吧。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小团圆》的结尾作家是如何表现对故土思念的:“现在大陆上他们也没戏可演了。她在海外在电视上看见大陆上出来的杂技团,能在自行车上倒竖蜻蜓,两只脚并着顶球,花样百出,不像海狮只会用嘴顶球,不禁伤感,②想道:‘到底我们中国人聪明,比海狮强。’”①张爱玲,《诗与胡说》,《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132页。②张爱玲.《小团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283页。18 第2章跨越鸿沟:张爱玲小说的艺术取向第2章跨越鸿沟:张爱玲小说的艺术取向“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①配桃红,是一种差参的对照。”诚然,正是这种“参差的对照”写法成就了张爱玲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也才有了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红冠上海滩的“传奇”。此去经年,她的小说魅力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冲淡,反而历久弥新,漂洋过海,被海内外无数华人传承演绎,开出新的花朵。她的小说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和对西方文化的借鉴交相辉映,语言上并不因循守旧,而是进行大胆的革新,并取得相当大的成功。小说中,张爱玲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对男性世界进行着血淋淋的剖析和老辣的观照,也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道路。这一章,我们就将具体分析一下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2.1雅俗交融的文学品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并非现实主义手法与浪漫主义技巧的简单相加,而是采用了“参差对照的”中庸写法,“有如中国画上部严厉的空白——不可少的空白,没有它图画便失去了均衡。无论在艺术里在人生里,最难及的就是知道什么时候应当歇手,中国人最②引以为傲的就是这种约束的美”。这种“约束的美”没有强烈的冲突与对抗,而是体现为一种婉转低回的讽刺与沉思,从而展现出一种悲哀意蕴的“苍凉手势”。“世俗性”是对张爱玲“参差对照”的美学观形象的概括。她对凡常小事和庸俗的市民生活一往情深。她曾直言不讳:“一般所说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在她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男女间的小情小爱才是她所热衷表达的主题,“软弱的凡人”构成了她小说世界性格鲜明,颜色亮丽的人物风景线。在《封锁》中,在偶然形成而短暂存在的狭小空间内,一对陌生男女如同两条交错的平行线,在“电车”这一缘分的交汇点相遇,彼此身份背景不同,彼此思想目的不同,各怀心事,却在对话间和对方产生了微妙的感觉并建立起特殊的关系,正当两人要步向普通读者所期待的山盟海誓之际,一直包裹着他们、把他们彼此际遇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那个被封锁了的狭小空间,突然之间开放了,他们都自由了,原来被隔绝的外①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②张爱玲.《中国人的宗教》[A].《张爱玲典藏全集》(四)[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19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部世界如潮水般融入并将他们包围,他们彼此间短暂的关系渐渐断裂、消失并溶解在更为复杂、更为庞大的他们自身的社会关系网中。小说中并没有过多的外在场景的描述,也未对这个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做更多的交代,整个故事发生在与都市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交列车上,人物也都是各种寻常职业的普通市民,如果记述一个个普通市民一天繁琐忙碌的众生相,自是平淡无奇,泛善可陈,张爱玲却能够见微知著,通过一系列细腻的心理描写把在一个特定空间,有限时间内发生的故事写的动人心魄,婉转悠扬,貌似发生了什么,貌似却又什么都没发生。还有《倾城之恋》中那对平凡的夫妇,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在敌机的轰鸣徘徊声中,没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议论,没有家破人亡的忧戚,只是专注辗转于港沪之间的逃命,专注于男女之间爱情的猜拳。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故事在任何时代都会发生,战争反成了独特的陪衬。张爱玲有意避开战争的宏大叙事,醉心于描摹男女之间凡俗的爱情生活。这与她女性的身份不无关系,笔者无意从两性生理学的角度来阐释男女对待家国政治事件的不同态度,但是从五四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凡热衷国事,积极投身社会运动的女性形象,大都以“阳刚”的面目示人,她们往往具备风风火火,开朗泼辣,坚毅果敢的“女强人”性格。并且作家自身的性格和经历也决定了她作品的风格,比如丁玲,在延安生活的经历,使她有机会接触军人,了解战事,对国家时局的变化自然要耳濡目染地体现在作品中,写作起来驾轻就熟。对于张爱玲而言,年少生活压抑不幸的经历导致了她阴郁内向的性格,而童年时期爱的缺失也使她对将至的爱情格外期许。同时,一直以来贵族公馆的相对闭塞单调的生活,也使她对外界的事物缺乏一定的了解。这一切,使张爱玲的小说题材上显得比较单一,内容上也多有模式化的痕迹,但这并不妨碍其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正是作家关注视野的集中,才有了一系列浮生丑怪的男性艺术形象的出现,也才有了世俗生活下冷静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谛视。建国后,张爱玲一度有意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但这种尝试并不成功,这也是促使她离开故土,远涉重洋,继续完成她世俗人生小说的重要原因。同时,“参差对照”的美学观也巧妙地模糊了文学“雅”与“俗”的界限,使作者得以游刃于文学的雅俗之间。张爱玲能够成功出现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文坛,除了她个人的先天禀赋之外,其时中国文学五四以来大众化的倾向以及雅俗合流的文坛大趋势也为张的出场铺平了道路。五四运动的初潮,洗礼了国人贫瘠的内心,唤醒了普通大20 第2章跨越鸿沟:张爱玲小说的艺术取向众对知识的渴求,人们希望有更多作品的问世去抚慰他们急促的时代划过的伤痕,填充日常生活的枯燥无味,但是那些精深雅致的启蒙主义话语超出了他们的知识上限,而那些莺莺燕燕的“鸳蝴文体”又容易让人沉迷。此时,在新文学作家营垒中,也出现了创作上的歧路彷徨,较为激进的一派主张革命式的呐喊,以期通过振聋发聩的声响促使大众觉醒,但这很容易陷入政治的说教,难以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另一派别似乎故意要和前者相区分,干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民众呼唤沟通新旧,跨越雅俗的新文学革新的到来。而努力创作出贴近生活,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学新范式,也成为了五四作家同仁共同追求的目标。就张爱玲本人来说,她在声称喜爱古典小说的同时也并不排斥对现代通俗小说的接纳。一方面,张爱玲生长在一个中西合璧的家庭,家世显赫,是前朝大佬李鸿章的曾外孙女,书香门第自然封建文化的积习较重,张爱玲在饱读古典诗书的同时也饱受了封建大家族人情寡淡的冷眼。母亲作为五四运动成长起来的新时代的女性,大胆冲决出了封建礼教的落网,做了“出走的娜拉”,受母亲影响,从小张爱玲就对西方文化有着亲近和向往。以至于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大凡生活在封建家庭的女性,没能走出来的,结局都不太好,比如曹七巧。而能够勇敢的为自己婚姻做主,不顾旁人说道的女性,作者都给与了美好结局的嘉奖,像白流苏。另一方面,对于作者在小说中频繁作为背景的“港沪”这两座城市而言,也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相对比较好的。上海在当时内地城市化水平最高,被称为“东方大都会”,租界众多,洋人遍布,古老的中国第一次袒露胸襟,与西方文明如此近距离的亲密接触。香港相对较早地成为了英国人的殖民地,它的西化程度自不待言。而这两座城市恰恰也是张爱玲长期居住生活的城市,作家自身传统与西化的底子再加上如此土洋结合的城市文化氛围的熏陶,其诞生的作品具有雅俗共赏的文学品质也就不足为奇了。试想,无论张爱玲单纯地作为一个通俗文学作家还是高雅文学作家,都不会产生如此高的知名度和如此大的轰动效应。她的作品既迎合了普通大众的审美需求,又不会令严肃的纯文学批评家,诸如傅雷,柯灵等人感到隔膜。正是这种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界限上的含混与模糊,才使张爱玲能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红遍上海滩,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外学者的关注下重回大陆读者的视线,也才有了改革开放后大陆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的“张爱玲热”,她的文字既有美学的张力又具备商业化的价值,不仅吸引了无数高深严谨的学院派人士的注目,同时也以大众文化的面目,被无数普通读者追捧捧读。只21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有文学本身独特的魅力加上成功的商业化运作才使得“张爱玲热”成为可能。单就这一点而言,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上,张爱玲绝对可以算的上是异数。2.2新旧杂陈的语言艺术张爱玲小说中的故事大都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洋杂处的“十里洋场”或是具有浓郁西洋气息的英属殖民地内,但是,读她的小说,字里行间却能捕捉到很明显的古典小说的旧迹。这在《金锁记》、《茉莉香片》、《沉香屑——第一炉香》等作品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张爱玲从小就喜读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红楼梦》、《金瓶梅》、《海上花》等经典名著对其影响甚大,八岁时,张爱玲就通读《红楼梦》一遍。十四岁时,就曾仿照《红楼梦》的笔法写过小说《摩登红楼梦》,里边的人物全为红楼中人,语言也和《红楼梦》极为相似,可是故事发生的年代却由古代穿越到了现代,小说中充斥着“歌舞团”、“时装表演”等现代字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或许也算得上是小说内容上的一种创新,与当今流行的穿越剧相比,这部小说或许可以成为其鼻祖。上海沦陷后,张爱玲从旧小说的营垒中冒出,从礼拜六等通俗文学杂志中杀将而出,转成为新文学阵营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其小说以现代都市生活为题材,内容上大胆创新,而格式布局依然以旧时章回体小说为蓝本,语言风格古典凝练,值得推敲和赏玩,这也就使张爱玲的小说既具备了现代新潮的都市气息,又不乏古典深沉的“红楼风格”。例如下面这样一段文字:“薇龙肚里不由得纳罕起来,那‘少奶’二字不知指的是谁?没听说姑母有子嗣,哪儿来的媳妇?难不成是姑母?姑母自从嫁了粤东富商梁季腾做第四房姨太太,就和薇龙的父亲闹翻了,不通庆吊,那时薇龙还没出世呢。……正在寻思,又听那睇睇说道:①‘真难得,我们少奶起这么一大早出门去!’”这是否和黛玉初进大观园时的情节相仿佛?还有小说中随处可见的姐妹打闹的场景:“睇睇也嗳唷连声道:“动手的是小人,动脚的是浪蹄子!……你这蹄子,真踢起人来了!真踢起人来了!”②①张爱玲.《第一炉香》[A].《张爱玲典藏全集》(七)[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页。②张爱玲.《第一炉香》[A].《张爱玲典藏全集》(七)[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22 第2章跨越鸿沟:张爱玲小说的艺术取向这种语言表达和情节设置在《红楼梦》中似曾相识,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红楼气息。“我给您沏的这一壶茉莉香片,也许是太苦了一点。我将要说给您听的一段香港传①奇,恐怕也是一样的苦——香港是一个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这是小说《茉莉香片》开头的一段叙说,“茉莉香片”本是茶叶的一种美称,茶叶又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小说索性将此物象作为标题,使读者从浓郁的茶香中感受古典文化的氛围。同时,坐在阁楼上,品一杯香茗,听着说书艺人的娓娓道来,是传统中国名士乐得其中,再惬意不过的生活,这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小资”的象征。张爱玲深谙传统文化的精髓,看似不经意间的开头点题,却把人们带入到了作家预设的情境之中,一步步地在作家思路的引领下开始一段美妙的阅读之旅。而这些沿途风景又兼具古典与现代的情调。最令人称奇的还是《金锁记》,这部张爱玲的代表作品恍若《红楼梦》之感。小说的出场人物多达二十个,在这座酷似大观园的姜公馆里,作者先以丫鬟的出场作为铺垫,通过对话来交代人物关系。而接下来曹七巧的亮相让人很自然的联想起《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众人低声说笑着,榴喜打起帘子,报道:“二奶奶来了。”兰仙云泽起身让坐,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着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小帕,下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给我,横竖我们那位眼看是活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妇了——不欺负我们,欺负谁?”②其中,“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着腰”,“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寥寥几笔,便将一个泼辣,尖酸的女性形象刻画的跃然于纸上。张爱玲在模仿吸收古典小说语言风格的同时也广泛涉猎现代通俗文学作品,她对鸳鸯蝴蝶派小说基本是持肯定态度的,对张恨水的小说更是喜爱有加。与此同时,她也并不排斥新文学阵营中茅盾、老舍、巴金等人的作品。特别是对老舍的作品更是爱不释手,其作品也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老舍市民小说的影响。她丝毫不掩饰对市井小民、地方民①张爱玲.《茉莉香片》[A].《张爱玲典藏全集》(七)[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②张爱玲.《金锁记》[A].《张爱玲典藏全集》(七)[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2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俗乃至地方戏的喜爱,她本人也心甘情愿地做一个自食其力,不谙世事的市井小民,自得其乐。所有这些,都促成了她小说中清新雅致的语言风格,在弥漫着古典书墨浓香中又夹带着现代都市的时尚气息。小说《倾城之恋》中,在起初男女主人公两人为爱的较量中,各存私心,互相算计,范柳原对白流苏说一辈子都爱她,她是医治他心病的药;当众与她亲昵,逼她就范。可是他并不想谈婚论嫁,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展现他娴熟的“上等调情”的技巧,他不相信有真的婚姻存在,“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他需要享受的是恋爱的过程。可是对于白流苏来说,有没有爱并不重要,贫穷和家庭的压力使她迫切需要一纸婚书,她需要恋爱的结果。掌握着经济大权的范柳原也牢牢地掌握着婚姻的自主权,在几个回合的较量中,白流苏完全处于守势。战争的爆发使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范柳原变得一无所有,他的身边只有默默爱着他的白流苏,他开始不得不重新审视他的“爱情哲学”了。面对着眼前的断壁残垣,他明白了过去的一切都是浮华,珍惜当下才是永恒。战争教会他懂得了爱情的真谛。小说用差不多一半的篇幅来描写二人爱情的“攻守战”。从美丽的邂逅到你进我退的欲拒还迎,从相互挑逗到互生龃龉,故事情节典雅、机巧、风趣,已非一般世俗小说所能及,难怪一直以来,《倾城之恋》一直被奉为现代爱情故事的典范。在另一篇小说《花凋》中,则更为明晰的体现了张爱玲小说语言上的现代性特点,作家独具创造性地把西方现代元素植入于文本中,将“土洋结合”的艺术风格演绎到了极致,取得了不俗的笑果。且看一段对民国遗少郑先生的描述:“郑先生长得像广告画上喝乐口福抽香烟的标准上海青年绅士,圆脸,眉目开展,嘴角向上兜兜着,穿上短裤子就变成了吃婴儿药片的小男孩,加上两撇八字须就代表了即时进补的老太爷,胡子一白就可以权充圣诞老人。”①对于这样一位泡在旧时代酒精缸里的“孩尸”,作家却用了当时很时髦的“广告画”、“圣诞老人”等现代语汇来描述,而“八字须”、“老太爷”等象征传统文化的词汇穿插其间,形成鲜明的反差,两相对照中,漫画般地勾勒出了郑先生滑稽的形象,极具幽默讽刺的效果,将一个原本复古的人物,刻画的现代味十足。在好面子,表里不一上面,郑夫人比之郑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①张爱玲.《花凋》[A].《张爱玲典藏全集》(八)[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24 第2章跨越鸿沟:张爱玲小说的艺术取向“虽然不懂英文,郑夫人也会遥遥地隔着一间偌大的礼堂向那边叫喊:‘你们过来,兰西!露西!莎丽!宝丽!’在家里她们变成了大毛头、二毛头、三毛头、四毛头……”①张爱玲将古典文学的雅致和新文学的通俗并行不悖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功地将西方现代小说创作技法与中国传统小说韵味融合在一起,将看似两种相生相克的不同艺术风格兼收并蓄,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通过超凡脱俗的想象和收放自如的文字语言,在袭旧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浑然天成,真可谓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2.3反叛男权的女性书写女性主义研究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学界重视。凑巧的是,“大众文化”与“女性主义”都是新时期传入中国的“舶来品”。新的话语往往能够激发人们新的思维方式,并且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以西方社会向后工业时代转型为背景的,很多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边界关系”,从女性视角介入,或许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理解研究大众文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大众文化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商业文化,它是商业文化、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等众多概念的集合体。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很多事物都被裹挟进来,包括在中国几千年男权社会中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女性群体,也参与其中,并逐渐居于重要位置。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渐摆脱“神圣化”的思维模式,开始追求一种世俗化,平民化的现世安稳。很多之前讳莫如深的话题已不再成为禁忌,追求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再度成为人们的共识。社会的开放加快了女性“去男性化”的过程,使自己的本来面目逐渐浮出水面。一些商家在商品促销的广告中也打出了美女形象作为招徕顾客的噱头,并收到了很好的商业效果。这里边固然有把女性视作商品之嫌,这是大众文化中所暗含的审美尺度所导致的,即在大量的商业广告宣传的过程中,将女性的面孔和身体随意设定为广告形象,进而将女性角色的形象定位家庭化、商业化、身体化。不可否认大众文化对社会价值观有一定的引导指示作用,但能够很快在社会心理层面达成普遍的流行,还要归咎于沿袭了几千年的封建男权文化。其时,在文革结束后的一些文学作品上,两性关系的话题已经有很好地表达。对于①张爱玲.《花凋》[A].《张爱玲典藏全集》(八)[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25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作品,尽管直面文革,批判过去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依然有一定难度,但是从侧面讴歌自由,崇尚人性解放确已成为很多当代作品的着力点,这其中通常以较为开放的爱情描写来体现。无独有偶,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张爱玲的作品在大陆死灰复燃,重又回到学者的研究视线中,此时大家关注最多的也正是张爱玲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女权主义思想。笔者认为讨论张氏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应从两方面入手较为全面,即她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先谈女性形象。张爱玲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对女性的描摹自然相较男性作家而言更为得心应手。但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并非我们日常生活的正常人,她们大多是有些许心理变态的异类。其中,较为典型的是《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开头,曹七巧是以一个天真活泼的健康形象示人的。然而,三十年的姜家深宅大院的生活,使得一个如花似玉,天真乖巧的少女退变为近乎疯狂骷髅一般的“恶婆婆”。若按常理,一个开麻油店的大姑娘是无法攀上门庭显赫的姜家的高枝的。只是因为姜家的二少爷是一个患有骨痨,需常年卧床的病人,这才使姜家在择偶的时候降低了标准,曹七巧嫁到姜家,名分上是二奶奶,实际上只能行使伺候丫鬟的功能,年纪轻轻就守了活寡,终日只能面对残留着些许生殖功能的活僵尸。所以,在姜府上下,大家对曹七巧总是报以同情怜悯的目光,也正是这样的目光刺痛了她自卑而又自尊的内心。在原本就压抑闭塞的姜府大宅中,曹七巧将她无处安放的情欲发泄到姜家三少爷姜季泽的身上,可是偏偏姜家三少又是一个浮花浪蕊的浪荡公子,当七巧向她表露真意时,他却突然摆出一副叔嫂之大防的冷面孔来。一声“二嫂”厘清了二人身份上的界限,“给二哥留点面子”,明确回绝了曹七巧的进一步要求,“玩尽管玩,他早抱定了宗旨不惹自己家里人,一时的兴致过去了,躲也躲不掉,踢也踢不开,成天在面前,是个累赘。……她也许是豁出去了,闹穿了也满不在乎。他可是年纪轻轻的,凭什么要冒这个险?”①就连姜季泽这样浪荡不羁的纨绔公子面对曹七巧时也变得理智了起来,在那样的大家族中,每个人都怕她三分。作为一个女人,谁还有她不幸?如花似玉的年龄被卖到姜家,摊上了那么一个不争气的男人,只能守活寡。好不容易结束了这场无爱的婚姻,熬到丈夫去世,这个烈焰般性格的女人便开始了她的复仇之路,这是女人对男人的复仇,①张爱玲.《金锁记》[A].《张爱玲典藏全集》(七)[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26 第2章跨越鸿沟:张爱玲小说的艺术取向就连她的儿子也不放过。这毋宁说是张爱玲的复仇,是对传统男权社会的反叛,可是她不知道造成这种悲剧性结局的根源不是男人,而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作家在她的身上寄予了太多的理想,曹七巧虽出身低贱,却处处敢为人先,颠覆了中国传统女性大家闺秀的内敛形象,可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伦理制度下,她的奋力抗争也只能以一出出闹剧来收场,就像一个极具舞台表现力的小丑,演的累了,倦了就只能偃旗息鼓,留下的是看客无的尽唏嘘与怅惘。作家塑造这样一个极端变态的女性形象,就是藉此来向社会控诉,控诉父权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旧制度。可是从曹七巧一路的蜕变,我们能越发明显的感受到她反抗的绝叫。最后,“夫死”后她没能“从子”,反而是将自己的儿子牢牢控制在手中,但是这种反抗最终证明是失败的,抓得越牢失去的越多,她的孩子产生了离心力,自甘堕落,曹七巧本人也在抑郁中无奈得以终老。在塑造了一系列反叛,抗争,变态的女性形象同时,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有学者归纳,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大抵都是委顿残疾的。有的体现为肢体上的残疾,像《金锁记》中得先天软骨病的姜家二爷,《怨女》中身材瘦小的姚玉熹,《茉莉香片》中二十几岁的青年却发育的像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的聂传庆。有的则体现为精神上的残障,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猥琐无能,昏聩懦弱,狂嫖滥赌的毛病。像《十八①春》里吃喝嫖赌无恶不作的暴发户祝鸿才他“笑起来像猫,不笑的时候像老鼠。”通过外貌上的“猫鼠”对比,将他骨子里奸诈狡猾的本性展露无遗。还有《色戒》中“生得②苍白清秀,前面头发微秃,褪出一只奇长的花尖;鼻子长长的,有点‘鼠相’”的汉奸易先生,表面伪善,暗地里却是一个工于心计,心狠手辣的厉害角色。纵观张爱玲的小说,男性形象已无往日传统文学作品中的阳刚气概和英雄本色,有的是女性化的柔弱和病态的委顿,丑陋和无能。传统父权社会中的男性威严在文本中荡然无存。作家有意将男性人物置于被去势阉割的现实里,来凸显女性的主体意识。在她的颠覆书写策略中,一种是“无父文本”的书写,即把男性家长放逐于从属地位,形成以女性为主导的家庭模式,例如《金锁记》中的姜老太太、《怨女》中的姚老太太、《小艾》里的席老太太都是类似于《红楼梦》中贾母似的执掌闺房的权势人物,而男性在文本中则处于从属地位或干脆难觅踪迹。另外一种是对男性的“去势模拟”,即小说中的①张爱玲,《十八春》,《张爱玲文集》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17页。②张爱玲,《色戒》,《张爱玲文集》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250页。27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男性都体现为残障、矮化、萎靡、丑陋等被阉割的形象。通过这样的书写策略,体现了张爱玲企图颠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男性主导地位的野心,从而实现对宗法制度下父权体制和男性世界由内而外的恣意反叛和彻底否定。正如学者常彬所言:“张爱玲描写女人心狱,拆解男女爱情,解构男性霸权,还原世俗人生,说破乱世离情,表现苍凉况味。她将1940年代的女性话语说到了最后的疯狂。在她之后,再也没有一位女性作家能像她那样,把女人写得那么深切,把男人看得①那么透彻。”2.4《倾城之恋》:苍凉与世俗共一色生于上海的张爱玲恋恋不忘的是“十里洋场”的都市生活,童年家境的优渥也使她在衣食无忧之余得空细细描摹都市人物的风情生活。张爱玲的小说反映的是港沪两地殖民地半殖民地状态下畸形的社会文明,在先后焚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的“香港传奇”并成功销量飘红后,接下来她又开始了《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上海传奇”的演绎。当然,在这些作品中,笔者以为最能代表她艺术风格的当属中篇小说《倾城之恋》了。这部香港式的传奇故事讲述的是一对精于算计的爱情男女在相互爱情的攻守方程式中互猜心思,奔波于港沪两地之间,战争的大背景下香港的沦陷迫使男主人公就范,才成就了一段乱世爱情传奇。作品对人情冷漠的描写入木三分,手法老道,仿佛出自阅尽人间沧桑,心思缜密的老作家之手。艺术上圆融通达,语言精美凝练,堪称中国现代小说之典范。对于这部作品,曾有人称赞它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当然也有人尖锐的指出小说中缺少悲剧的严肃、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对照也不强烈。爱情上没有惊心动魄的表现,占了几乎二分之一篇幅的调情,充斥着享乐主义的精神游戏。在当时抗日救亡口号一浪高过一浪的中国社会,身处于孤岛之中的张爱玲有一个相对与世隔绝的写作环境,可以潜心写她所擅长的没落贵族家庭的陈珂往事,在这些家庭伦理题材的创作中,自然逃脱不掉“新鸳鸯蝴蝶派”、“新洋场小说”的旧迹。在艺术上,张爱玲继承了古代小说传奇志怪的传统,可是在内容上,我们又明显感觉到她小说传奇中的“参差的对照”。首先,“反传奇”的情节设置。中国古代的传奇故事大都属于才子佳人的爱情缱绻,缠绵悱恻,如唐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等等,可是《倾城之恋》的主①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354页。28 第2章跨越鸿沟:张爱玲小说的艺术取向人公一个是“把婚姻看做长期卖淫”、“对女人说惯了谎”的情场高手、归国侨眷范柳原,另一个是家道中落,不满丈夫玩世不恭,贵族子弟习气因而不得已才与他离婚的大户人家的女儿白流苏。小说题名《倾城之恋》是呼应《汉书•外戚传》中李延年向汉武帝推荐自己的妹妹时唱到:“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的词句。单就这题目而言,一方面展示了作家深厚的古文功底,也彰显了与一般通俗小说不同的雅文化倾向,同时也为小说的内容埋下一个伏笔。可是从内容上看,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未如题目所描绘的那般唯美动人,诗情画意。无非是大众世俗生活中饮食男女的爱情故事,小说旨在突出一座城市的陷落才成就了一对佳人的姻缘,在双方的爱情算计中互有胜负,是战争终让二人妥协,也衬托出题目含义的几多凄美,几多无奈。究竟柳原对流苏的爱有几分是真的,我们不得而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地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地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①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其次,古今并糅的语言运用。在《倾城之恋》中,作者创造性地将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风格与西方现代主义意识熔于一炉,形成了极具个性的语言特色,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意境,也为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小说创作艺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的开始,“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用戏曲的旋律引读者进入作家预先设置好的苍凉情境中,故事就将在这传统贵族的大家庭中展开,当流苏果断走出这个封建的罗网,与范柳原来到香港时,这里迎接她的又是另一番光景,灯红酒绿的舞厅,跑马场,高级宾馆和豪华饭店,小说自始至终存在着两个环境,一个是现代大都市的外部环境,一个是封建旧家庭的内部环境。这两种特殊的生活场景组合在小说中,有一种特殊的美感。这也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旧时大家庭的威风在现代都市生活的掩映下越发显得苍凉凋零,给人以毁灭之感。小说结尾再次以“胡琴咿咿哑哑地拉着”结尾,首尾呼应,不仅符合古典章回小说开头点题,结尾总结应题的习惯,也突出了小说苍凉的主基调,读来余音袅袅,意蕴悠长。小说语言凝练、写意,明白晓畅。《倾城之恋》中,四爷居住在阁楼上,“凝身”听①张爱玲,《倾城之恋》,《张爱玲文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65页。29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着楼下的吵嚷声,不一会果然便“嚷上楼来”,原来是流苏的前任丈夫患肺病去世,通知她去奔丧。“四奶奶格格笑道‘害操呢!’我说,七妹,赶明儿你有了婆家,凡事可得小心一点,别那么由着性儿闹……”①,其中,“凝身”、“嚷上楼”、“格格笑”、“赶明儿”,形象生动,讲求炼字炼句,既留有很明显的古典小说文言文的旧迹,又有《红楼梦》中白话小说的语言风格。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又比如:“为了宝络这头亲,却忙得鸭飞雀乱,人仰马翻。”“鸭飞雀乱”这个词并不常见,而与其意思相近的“鸡飞狗跳”却常见诸于文本报端,通俗而流行。清·华伟生《开国奇冤·约叙》:“最可笑那些提调、教习以及高等科学员,一个个跑得精光,只剩了些寻常科的学生,在那里鸦飞雀乱。”用到了“鸦飞雀乱”这个词,不知张爱玲是否受其影响,进行了改动。“鸦飞雀乱”文雅古典,因为“鸦”这种动物在民俗中并不常见,“鸡飞狗跳”又显得过于通俗,过于白话,并且“鸡飞狗跳”多用于北方方言的口语中,这对于自小在南方长大,熟悉南方语系的张爱玲来说,略显陌生。总而言之,客观上造成的效果是张爱玲对这两个词的内蕴进行了折中,用“鸭飞雀乱”一词,既有“鸭”的通俗意象,又有“雀”的文雅意象,如古人常在诗文中沿用的“铜雀台”、“门可罗雀”等词,真可谓是“古今杂糅,雅俗共赏”。再次,温情脉脉的恋爱结局。细细算来,《倾城之恋》是张爱玲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大团圆”结局的爱情故事了。曹七巧嫁入姜家就注定要经历一场无爱的婚姻,即使对姜家三爷有过一时的爱慕却因得不到对方的真心而作罢。相形之下《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王娇蕊在对待爱情上则要勇敢许多,也少了一些世故。在与佟振保由偷情产生的真爱中,王娇蕊选择了勇敢面对,大胆出走,可是最终却因男主角的自私怯懦而化为了泡影。顾曼桢与沈世钧因相知而相爱,没有利益的算计,也没有物欲的牵绊,因此,《十八春》要算张爱玲作品中最纯粹,最温馨的爱情小说了,可是故事结尾依然让人纠结,命运的作弄让彼此心爱的两个人之间一错再错,缘分就这样错过了,多年后,当二人各自有了家室,又再次偶遇,曼桢幽怨地一句“我们回不去了”,读来令人潸然泪下,唏嘘不已。小说中,作家再次对顾曼桢和顾曼璐两个性格迥异,却命运相近的女人进行了观照,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以及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对等的爱所引发的问题令人深思。还有美貌如花的女孩川嫦,遇见章云藩一见钟情而坠入情网,并认为“她心里的云藩是一个最①张爱玲.《倾城之恋》[A].《张爱玲典藏全集》(七)[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30 第2章跨越鸿沟:张爱玲小说的艺术取向理想的人”,正当她满怀理想憧憬触手可得的幸福时,却因久病不愈而眼睁睁地看着爱①情离自己逐渐远去,犹如“花凋”般“一寸一寸地死去”。而《倾城之恋》的结局不啻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作为长期生活在殖民地浓郁气氛中的男人范柳原来说,游戏人生的享乐主义才是他终极追求的目标,婚姻反而是个拖累,长期混迹于风月场,“对女人说惯了谎”的花花公子,只是在不停地寻找猎物而非付出真心。这与他“双重国籍”的身份不无关系。因为父亲的一次不负责任的爱情才有了他在海外的存在。在异国出生,却在歧视中成长,始终因“华人”身份得不到当地主流社会的认同,回到祖国又因“洋人”的身份被国人另眼相看,他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身份认同”的尴尬与苦闷。直到遇见了白流苏。他很快被这位具有“真正的中国女性美”且“善于低头”的大家闺秀所吸引。希望能很快从这位散发着古典风韵的中国女人身上找到自己模糊不清的“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应该说双方还是互有好感的,只是因为各自过去的经历使二人在这场爱情的邂逅中,互相试探,相互戒备,不肯轻易付出真心了。当然,战争的原由使二人最终卸下心防,走在了一起。也成就了张氏笔下为数不多的一次美好姻缘。笔者认为,作家在这部小说中给予了太多的理想和憧憬,小说发表于1943年,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沦陷,成为孤岛,人们忙于逃难,惶惶不可终日,在《传奇》再版序中,张爱玲曾写道:“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如果我常用的字眼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倾城之恋》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就的。在断壁残垣面前,人们在战争的黄昏中对着失忆的文明抚琴哀叹,无论升华与浮华,都已成为过去。往事如烟,嚣张的物欲得以冷却下来。张爱玲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末日意识”希望能为物欲横流的都市中人以启迪和思考。灾难来临,人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人人都希望抓住身边的什么当做救命稻草,可是人生无常,没有什么是永恒。时常在想,不妨把人生看作是一趟没有终点的列车,正是由于模糊了终点这个概念,我们才会更集中精力去注意过程中的存在。我们可以更好的领略沿途秀美的风光,可以结识更多与我们不期而遇的路人。生命的惊喜往往就在于此。我们无从知晓在人生的旅途中会发生什么喜事,遇到怎样的贵人。当喜事发生在我们身上,这就叫“运”;当我们遇到了贵人,这就是“缘”。张①张爱玲,《花凋》,《张爱玲文集》第一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147页。31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看似很平静的一句话,细细体味,却饱含着对不可捉摸的机缘巧合怎样的兴奋和感激啊!“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想这也许就是作家赐予这部小说大团圆结局的初衷吧!32 第3章视觉盛宴:张爱玲小说的影视特征第3章视觉盛宴:张爱玲小说的影视特征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阐释大众文化已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正如丹尼尔·贝尔[美]所指出的:“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①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大众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艺术已逐渐赶超了文学的影响力,影像符号传播信息的直观性、丰富性以及洋溢着的律动美相较于文字语言的艰深抽象含蓄地表达,更易被快节奏的大众文化生活所接受。视觉形象的参与也日益丰富了大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促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对大众文化的研判以及对文学未来发展走向的讨论中来。由于上海在旧中国的特殊地位,使得张爱玲小说所迎合的“大众”并不能等同于我们今天意义理解上的“大众”。事实上,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内地城市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身居上海的所谓城市中产阶级市民只能算是大众中国的一部分。可是,时过境迁,因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现代信息技术在大众传媒中的应用,张爱玲小说中的大众文化取向已经日益凸显出来,这一点,从张的小说不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并广受好评中便可窥见一斑。一方面,是因为张的作品绝少主旋律的宏大叙事,这对于刚从文革中走出来的早已厌倦了高大全的艺术模式的国人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另一方面,张爱玲小说中所暗含的影视元素也使其作为影视剧改编起来得心应手。本章就将着重探讨张爱玲小说中所体现的影视特征,以期对张爱玲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有一个更直观清晰地认识。3.1小说语言的画面感独特的画面感构成了张爱玲小说的颜色画卷,翻开小说,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浓郁的古典文学气息,还有一幅幅映入眼帘的视觉映像。这一切都有赖于张爱玲独具天赋的艺术气质,而这里的艺术不仅包括文学。在《我的天才梦中》,她自小便把自己“目为天才”,并将自己的乖戾与瓦格纳的疏狂做比。威廉·理查德·瓦格纳(在张文中称“瓦格涅”)是德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作曲家,他的歌剧创作前承贝多芬、莫扎特等歌剧传统,开创了德国后浪漫主义歌剧创作①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3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潮流。他一改往日德语中不够雅致的现象,创造性地提出“乐剧”的口号,将音乐与戏剧并重创造歌剧,他系统的运用主导动机,将复调艺术参与其中,突出乐剧的情节性,将文字与音乐完美结合,使乐剧的艺术性演绎到极致。张爱玲丝毫不掩饰自己对瓦格纳的喜爱,并将自己与之相提并论,也显示出对他的崇敬之情。值得一提的是,瓦格纳乐剧中流露出的对女性的崇拜也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瓦格纳一直认为,在女性身上存在着“救赎”与“毁灭”两种属性,这种矛盾性常常导致他创作中的女性形象通常都是复杂多变的。我们尚且不清楚张爱玲的创作过程是否有瓦格纳作品影响渗透的痕迹,但她的小说中的女性“救赎”与“毁灭”的属性表现的也较为明显。例如白流苏,在遭遇婚姻不幸后,在传统家庭备受冷眼的逆境中没有选择自我毁灭,而是积极展开自我的救赎,与范柳原的勇敢交往就是对封建就是对封建旧制度的蔑视和嘲弄,也正是因为她的大胆出走,才成就了她婚姻结局的美满。而《半生缘》中的顾曼璐则选择了自我毁灭,她在家境艰难的时候毅然选择做歌女来补贴家用供妹妹上学,可是凭着一己的容貌和动听的歌喉充其量也就是男人眼中的玩物,无法得到真爱。在与祝鸿才的交往中,金钱与美色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媾和,当顾曼璐年老色衰,无法再留住身边的婚姻时,往日的意气风发都烟消云散,生命之花也开始破败凋零。被金钱腐蚀下人性的丑陋与罪恶在这里展露无遗,在传统男权文化中,女人无法自主选择爱情,金钱对女人有着致命的诱惑力,因为有了金钱就有了物欲的享受,就有了穿金戴银的炫耀,就有了涂脂抹粉的表象,也就一时掩盖住了年华老去的哀伤。可是用金钱维系的爱情又是多么的脆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半生缘》为我们描写了一个女人从天真烂漫到满腹狐疑自甘堕落的全过程,也再次印证了金钱腐蚀下对人性的扭曲和对女性的伤害。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瓦格纳的音乐与剧场艺术的结合手法也深深启发了二十世纪的电影艺术,焉知是否也启发了张爱玲的文学艺术的影像化叙事,无论如何,张爱玲与瓦格涅的如此众多相通之处实在是值得学界继续深入研究的话题。除了对音乐艺术的痴迷,张爱玲也从不掩饰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同样是在《天才梦》中,作者提到了她儿时保存的亲手“所绘插图多帧”,直到九岁时,她都踌躇于“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她曾直言:“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r”,“melancholy”,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她还爱用颜色打比方:“那34 第3章视觉盛宴:张爱玲小说的影视特征就像是宝蓝配苹果绿,葱绿配套红。”对于上海,她用颜色来这样形容:“市面上最普遍的是各种叫不出名字来的颜色,青不青、灰不灰、黄不黄,只能做背景的,那都是中立①色,又叫保护色,又叫文明色,又叫混合色。”由此可见,张爱玲对颜色词的偏爱自是非同一般。②阿恩海姆说:“艺术正是为了创造视觉幻象”。而这种幻象的构成往往是通过色彩与亮度勾勒对比出来的。比如下边这段文字:“那是个火辣辣的下午,望过去最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桔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窜上落下,在水底下厮杀得异常热闹。”“那车驰出了闹市,翻山越岭,走了多时,一路只见黄土崖、红土崖、土崖缺口处③露出来森森绿树,露出蓝绿绿的海。”红绿色调搭配出来的刺激性,给人一种明晃晃的艳丽感,“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色素”将流苏初到香港时的复杂心情具象化了,而伴随着“黄土崖、红土崖”而逐渐“露出来森森绿树,露出蓝绿绿的海”,色彩上的变化也反映出主人公内心的起伏。如此“犯冲”、“刺激”的颜色在特定情形下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它不仅符合某种表象的规定,也符合表象背后本质意义上的情境,心境的规定。此情此景,不禁使流苏感叹在这浮世的繁华背后,“在这夸张的城里,就是栽个跟头,只怕也比别处痛些……”。还有《茉莉香片》中那个精美的譬喻:“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鸟。年深④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紫色”作为一种空洞的能指本身不代表任何意义,作者将形容心情的词语“悒郁”冠之其上,赋予了颜色更多的感情色彩。而“织金的云朵”则暗示叙述主体曾经辉煌的过去,一明一暗的色彩对比更凸显了这只“绣在屏风上的鸟”的无奈与无助,引发读者对女性遭际的体恤和同情。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①张爱玲,《童言无忌》,《流言》,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4页。②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载《20世纪西方文史哲名著精义》(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9月。③张爱玲.《倾城之恋》,《传奇》,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④张爱玲.《茉莉香片》[A].《张爱玲典藏全集》(七)[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35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①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此为文章的点睛之笔,通过“蚊子血”、“明月光”、“饭粘子”、“朱砂痣”等这样一些堪称触觉色彩的词汇的描述,让人仿佛能够伸手间便可触摸的到,因色彩的刺激结合具体的物象,让意境的渲染达到最大化,令读者深深地沉浸在小说营造的氛围中,在红白颜色的对比中形象生动地感知女性在婚姻前后境遇的冰火两重天。颜色意象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小说语言的画面感,还可以强调感官印象,用来映射人物内心的状态,突出小说的感染力,在这个充满色彩、气味、声音的“传奇”世界里,人物的形象变得更加感性,场景变化更加立体,既拓展了读者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小说的艺术品位和鉴赏难度。张爱玲正是用她那一系列带有色彩画面的语言,为我们刺绣了一袭可以触摸到的“华美的袍”。3.2艺术手法的“蒙太奇”“悠长得像永生的童年,相当愉快地度日如年,我想许多人都有同感。然后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满目荒凉,……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②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一连串的蒙太奇,下接淡出。”这是张爱玲在《对照记》中对人生的一段感悟,里边将流动的时间以影像化的文本书写呈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时空转换之感。其中电影技巧“蒙太奇”的运用也显示出作者本人对电影艺术的了解和喜爱。张爱玲与电影结缘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惊奇。前文已经提到,流着贵族血液的张爱玲有着天生的优越感,并且受母亲“西化”的影响,全然没有一点迂腐保守的封建习气,反而对西方文化等一切新生事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加之其生活的城市上海有着“十里洋场”的东方大都会之美名,租借地文化的无根基性令当时世界上很多流行文化元素纷至沓来,通过上海这个窗口流入中国。电影做为上世纪初就传入中国的西洋艺术,在张爱玲生活的年代已经为国人所熟知,但是能够近距离的领略电影艺术的风采,这还只是限于生活在都市中的大众市民阶层所能够享受到的特权。因此,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当中,一来,并不是所有作家都根植于现代都市文化当中,对电影的了解可能也只是停①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传奇》,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页。②张爱玲,《对照记》,《张爱玲典藏全集9》,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229页。36 第3章视觉盛宴:张爱玲小说的影视特征留在浮光掠影的层面上,二来,当时国内复杂纷纭的政治环境也使一部分有识之士把大量时间用在革命宣传和关心时政上,对于电影这种消遣性的艺术形式无暇顾及,与之相比,张爱玲则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殖民地相对封闭的政治环境加之其本人内向型的性格,给了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天地中,这也锻造了其敏锐深邃的艺术洞察力,对电影这种新生事物有着比常人更独到的理解和鉴赏力。张爱玲因此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将电影元素植入小说并获得巨大成功的作家之一。文学与电影有着各自不同的构成因子,文字符号间的不同排列与组合构成了小说文本的多义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而电影作为视觉的艺术,它的想象力多靠导演有意的剪辑和编排来呈现,在影视语言中,因为视觉的连续性,要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从而达到导演预先设定的艺术含义,此时就需要运用“蒙太奇”的手法。通俗地说,就是我们日常理解的“剪辑”。张爱玲有效的将这种电影艺术手法创造性地渗透到文学创作当中,使其小说具有某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画面感。最为典型的是《金锁记》中对曹七巧由盛年转为老年的一段描写:风从窗子里进来,对面挂着的回文雕漆长镜被吹得摇摇晃晃,磕托磕托敲着墙。七巧双手按住了镜子。…………再定睛看时,翠竹帘子已经褪了色,金绿山水换了一张她①丈夫的遗像,镜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作者没有叙述这十年来的变迁,只是将镜头由风吹进窗子,再转向镜中人。倏忽之间,容颜已老,在两组镜头由物转人的衔接上,镜子成为了关键物象,隐喻着时间的不可抗拒性,正如费勇所说:“镜子里的人,以及镜子里的物,在‘风’的摇曳中,骤然褪色、变移,在看与被看之中,在最细小空间中的不起眼的物象的变迁中,却有着沧海②桑田的感怀。卧室的陈旧摆设,并不能遏止生命的消失。”张爱玲借用镜子意象,来感喟岁月的无情,在残酷的时间面前,个人的任何抗争都是徒劳。这是典型的电影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作者通过时空转换的方式,简洁明快地表达了时光流转中曹七巧生命凋零的形式。寥寥数笔,就将这辛苦的十年际遇对于一个女人的青春消磨程度做了一个高度概括。①张爱玲,《金锁记》,《传奇》.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②费勇,《张爱玲传奇》[Ml.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37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还有小说中突然插叙的一段对往事的回忆:“七巧立在房里,……从前的事又回来了:……她看见肉铺里的朝禄。朝禄赶着她叫曹大姑娘。难得叫声巧姐儿,她就一巴掌打在钩子背上,无数的空钩子荡过去锥他的眼睛,朝禄从钩子上摘下尺来宽的一片生猪油,重重的向肉案一抛,一阵温风直扑到她脸上,腻滞的死去的肉体的气味……她皱紧了眉毛。床上睡着的她的丈夫,那没有生命的肉体……”①镜头由现实推向过去,又从过去拉回到现实,通过主人公内心潜意识的变化,将眼前的丈夫和从前肉铺的朝禄对比,引发对往事的懊悔和哀伤,衬托出主人公现下处境的悲凉。这有点类似于电影艺术中的“闪回”,即两个镜头在发生时间上呈“倒退式”的跳跃,后一个镜头发生的时间在前一个镜头时间节点很早以前。该镜头在之前并未出现在电影文本中,但是给观众的感觉却是似曾相识。②克拉考尔认为电影与文学的本质区别在于:“物质的连续与精神的连续。”而电影作为形象思维的艺术,其物质的连续性主要依靠可视画面的转换和衔接。因为不具备文字语言的多义性,所以电影中的暗含情感多要靠画面本身的力量表现出来,可是张爱玲却借助了电影画面中的暗示性,创造性的应用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来,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对于二乔四美,玉清是银幕上最后映出的雪白耀眼的‘完’字,而她们是精彩的③下期佳片预告。”用电影中的元素“完”和“下期佳片预告”对比即将嫁为人妇和待字闺中的女性,与她们各自对即将参加婚礼的礼服格外重视,形象巧妙的讽刺暗示了婚姻制度对女性命运的决断力量,更折射出电影思维对张爱玲创作中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以上例证不难发现,张爱玲在创作过程中注意吸收影视元素,并创造性地纳入到自己的小说中来。尽管张爱玲对电影有着特别的热爱,但是她却从未放弃对文学独立性的探索和追求,因为这里有着比影像更为广阔自由的精神空间。她将电影手法与小说技巧融合的这般灵动自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她对电影这门视觉艺术源自天赋般的理解力和感悟力,对视觉影像的细腻体味和准确捕捉。①张爱玲,《金锁记》,《传奇》,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②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电影的本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301页。③张爱玲.《鸿鸾喜》.《传奇》.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38 第3章视觉盛宴:张爱玲小说的影视特征3.3叙述方式的空间化在传统文学观念中,小说一直被视为时间的艺术。它的情节叙事沿着一条时间的脉络绵延展开,在这条时间的主线上又衍生出许多故事因果的枝蔓,支撑着小说情节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的茁壮成长。十九世纪以来,许多西方现实主义力作都沿用时间叙述的笔法,像巴尔扎克、狄更斯、雨果等人更是时间叙事的身体力行者。可是在现代小说中,不断会有作者尝试着空间化叙事在小说场景中的应用,给人一种与传统小说不同的时空体验。根据空间叙事的理论,小说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扭曲时间”或“时间变形”等方法,改变小说原有的情节叙事流程,从而展现出一种与传统小说叙事模式不同的全新模式。换句话说,就是作家在自觉不自觉中将小说时间阻隔凝固,或者有意无意的创设空间情境,以期达到将读者追求情节叙事的快感转移到体验空间审美的情趣中来。这一点,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体现的尤为独到。“如果说‘五四’人和一些左翼作家喜欢把中国生活纳入一个时间价值系统,那么①张爱玲则相反,她是从中国的生活形态去观察时间,把时间写入‘参差’的空间的。”张爱玲善于将生命意识与存在意识纳入到日常生活的体认中,形成自己思考的中心,“长②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对于人的存在意义的探求以及暗含的深层次的苦难书写意识,驱使着她不断克服时间断点带来的存在意义的终结,而是希望通过一种“空间共时”来达到“现下即是永恒的”生命追问。大体说来,张爱玲小说叙述方式的空间化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细节描写延宕时间。在叙述过程中加入大量的细节描写,可以延缓小说情节的进程,仿佛是时间中止器将一切瞬间凝固,再通过画师的细细描摹,精雕细刻后,继续行进。在这一过程中,时间意义上的淡化突出了小说空间形式的表达,就像放大镜一般,放大了每一个生活中的细节,给人留连品读的时间。且看这一段的描写,“那乌木长台;那影阴沉沉的书架子;那略带一些冷香的书卷气;那些那象牙签,锦套子里装③着的清代礼服五色图版。”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极不易注意到的细节物象,可是张爱玲却将视线停留在它们身上,进行一一观照,细细描摹,彷佛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般,从①孟悦.《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回望张爱玲·镜像缤纷》[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138页。②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张爱玲文集》(四)[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40页。③张爱玲.《沉香屑第二炉香》·《张爱玲文集》(一)[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3页。39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这些静止的物件上面发掘出时光流逝的痕迹,感喟岁月的匆匆。还有七巧在姜季泽走后的一段细节描述:“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象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①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酸梅汤的滴答声与时钟的滴答声相彷佛,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物内心的心理活动相得益彰,互为表里,在这分分秒秒的回忆中,好像时光走过了一百年,将过去、现在、将来的一切故事都诉说在里头,时间的维度已经无法将里边的内容全部涵盖,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立体感和空间效应。其次,在高潮中跌落定格时间。众所周知,传统小说在情节设置上一般遵循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叙事模式。这是按照时间的发展变化来谋篇布局的。但是总观张爱玲的小说,她通常不会按照传统的时间逻辑顺序鲜明的来叙事,往往是在故事发展到高潮部分时突然有所节制,悠扬婉转,意蕴低回地从高潮处跌落,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反高潮”。或许这正是张爱玲一直秉持的人生信条,她曾有言:“人到底很少例外许②多被认为例外或是自命为例外的,其实都在例内”。由此可见,她认为作为凡俗人生的普通大众,每天都会面对各色各样的变化和突如其来的变故,这些都是人生预设的故事情节,不应该有什么特别的惊奇,也不应该有什么特别的不惊奇,在追求“现世安稳”的命题写作中,张爱玲所关注的也只是普通人中的“传奇”,和“传奇”中的普通人。这二者本是没有分别的。因此她对传统的“高潮”写法进行了建设性的破坏,即对“高潮”淡化描写,平稳过渡,让读者在期待继而失落中冷静深思,感悟人生的真谛。例如《怨女》中,主人公银娣在得到遗产后与三爷相会,想到多年来的隐忍和坚持,两个有情人终于可以成为眷属了,这一天,空气中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读者跟随作者的描述逐渐进入佳境,也开始憧憬着二人美好的未来,可是作者偏要让剧情的高潮在这个时候戛然而止,向着相反的方向跌落。银娣直觉性地以为小叔子的到来并不是为了重圆旧梦,而是看重她的钱财,因此犯了狐疑心,剧情从此急转直下,刚才还你浓我浓的一对男女,现在却撕打了起来,银娣也因此错过了一生中唯一的爱恋,让人扼腕,令人叹息。反高潮的运用打破了原有的时间顺序,令故事情节在高潮中凝固,这就类似于电影中的“定格”,讲故事冲突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突然定格在某一画面,瞬间凝固,然后这美好的一切又如镜花水月般瞬间破碎,化为乌有。将“时间的现场性”置换为“空间的①张爱玲,《金锁记》,《张爱玲典藏全集7》,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23页。②张爱玲.《谈跳舞》·《张爱玲文集》(四)[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60页。40 第3章视觉盛宴:张爱玲小说的影视特征①现场性”,客观上形成时空转换的效果。再次,充满地域性的封闭空间。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空间存在,具体可感的地域空间有助于人们更快进入小说的叙事情境。五四以来的小说家善于在自己熟悉的地域空间上挥毫泼墨,像萧红,热衷于在她所生活的东北平原上记叙人性的苦难,而老舍、沈从文等作家却喜欢用京味京腔来描摹北京这座古城的世情人生。赵树理则扎根乡村,用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述百姓身边的故事。作家选择某一特定地域作为自己作品的背景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来,这里是他最熟悉的地方,抑或是他的出生地,抑或是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对于这里的风土民情相较别地更易把握,写出的作品也更贴近现实,不易失真;二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安土重迁的乡土情结,而传统中国的交通欠发达也使各地区缺乏交流,地域性的隔膜显著加强。作家的恋土情节使他们在作品中穿插了大量的地域性描写,而天生宣传大使的使命感也使作家有责任和义务去宣传推广本地区本民族的风土民情,让更多人熟知并喜爱。张爱玲始终对香港和上海这两座城市情有所钟,二者都是充满现代风情的大都市,不同的是,相对于上海而言,香港这座城市的殖民地文化似乎要更浓列些,在张爱玲的作品中,上海与香港始终是作为传统与现代的两个维度来观照的,白流苏身处在上海的白公馆是一个用着老钟,拉着胡琴的传统文化浓郁的封建大家族,这里每个人都对她投以白眼,她不喜欢这个地方,所以要逃离。可是当她来到香港浅水湾时又被眼前灯红酒绿的繁华刺痛了眼,以致发出“在这夸张的城里,就是栽个跟头,只怕也比别处痛些……”的感慨。这反映了作家内心矛盾的心理,而这种矛盾本质上是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焦灼。作家本身是对传统的封建家族的做派不以为然的,可是她又不能完全投入到西方文明的暖臂里,对于西方现代文明始终保持着理智的亲近,这一点从张爱玲晚年深居浅出终老在洛杉矶的公寓中便可窥见一斑。作家穷其一生都在寻找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某种平衡点,至于是否有了答案,我们不得而知。张爱玲小说中还常有诸如公寓、电车、旅馆、洋楼、电影院等一系列的封闭空间意象出现。这些封闭空间的运用阻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也阻断了时间的延续。像《封锁》的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封锁期间停止的电车上,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时间陷入停顿,每个人都从现实中逃逸出来,得以喘息。似乎摆脱了时间束缚的两个人可以在里边谈情①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教程》(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1页。41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说爱,当封锁解除,每个人又跌落在现实中去的时候,刚才发生的一切又彷佛从未发生,如一场春梦,随风飘逝。“封锁中人性是开放的,而在通常的情况下,人性反处在封锁之中,人性偶然短暂的开放不过是个‘不近情理的梦’。有形的封锁的开放使人回到更持久的无形的封锁之中,人性真相总是被遮掩起来,而这正是人生的真相。人生的常态①就是对人性真相的封锁,封锁因此成为人的处境的象征。”最后,富含情感性的开放空间。前文已经提到张爱玲善于运用音乐绘画等综合艺术来构成其文本极富情感意象和审美情致的视听空间,她利用通感原理,将视觉和声音艺术糅合在一起,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又如“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②剃刀片”将声音这种无形的东西比作有形的四面割人的刀片,等于将这种无形的听觉感官纳入到有形的物质空间里来。音色交融,可观可感,令读者真切的感受到七巧说话的杀伤力。总之,通过将时间一瞬的凝固,以便在空间意义上对观照对象进行仔细地描摹,透过细节的放大,见微知著,感知生命的纹理。“相对那些如改良和革命等较宏大的‘见解’,细节描述就是那些感性、繁琐而又冗长的章节;……前者企图置后者于其股掌之③下,但却出其不意的给后者取代。”沉浸在张爱玲的细节世界,迫使我们淡忘时间的存在意义,去关注小说中物质的“能指”,而在这些“能指”的讲述中,又把我们带入她所塑造的新的空间世界。这是张爱玲小说惯用的空间表现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从客观上营造了作品极富画面感和视觉效应的艺术氛围,形成了色彩瑰丽的视觉盛宴。3.4《色戒》:欲借光影诉迷思张爱玲对电影的痴迷已是众所周知,她的这种偏好具体体现在其小说中不时植入的一些影视元素,既增强了小说的画面感,又丰富了文本的艺术内涵。她对视觉艺术这种形象思维驾轻就熟,特别是对“蒙太奇”等电影技巧的创造性运用,出色地完成了文字语言向视觉语言过渡地任务。因此,她的小说又形象地被称为“纸上的电影”。难怪一直以来,张爱玲小说一直备受影视导演们的青睐,在她从大家的视线中消失多年后,她的多部作品不断被人们改编成影视剧搬上荧屏,大众对其追捧程度与其原著作品相比不减分毫。①余斌.《张爱玲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②张爱玲.《年青的时候》·《张爱玲文集》(一)[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页。③周蕾:《妇女和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记》,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42 第3章视觉盛宴:张爱玲小说的影视特征小说《色戒》这部在《传奇》之外写就的作品,直至多年之后,再次成为了“传奇”。2007年,它被享誉华人圈的大导演李安相中,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大银幕,从此,这位沉寂多年的话题女王又从历史走进了现实,有关她和这部作品的种种再度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前有车,后有辙。”为什么在众多张爱玲作品中李安偏要独辟蹊径地选择这样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小说来改编呢?因为在他看来,这里边蕴含着太多的电影元素。它的影视手法,艺术留白,服饰颜色的搭配,细节景致的描摹,以及故事的历史背景,暗含的政治性隐喻,情节的设置,对人性黑暗的揭露,对女性悲剧命运的阐释等等,都足以让这部作品成为能够吸引大众观影的亮点。接下来,本文将对小说中所暗含的影视特质做重点分析:首先,篇幅简短,内容丰富,文本的留白为影视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可能。对于小说《色戒》,导演李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部小说中的许多细节都只是隐隐几笔却很特别,千锤百炼,让人心服口服,几近完美。”可是张爱玲本人当初在创作它时却显得相当低调。小说原版只有28页,一万多字,但却经历了作者三十年的打磨,其间不断的修改搁置,直至1978年才出版在台湾的《中国时报》上。在小说出版的卷首语上,作者这样写道:“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写的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三十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己惘然。’”这番话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张爱玲自身的特殊经历,在这段“欲言又止”的创作中,我们很难保证张爱玲不会把自身与胡兰成的爱情纠葛投射到小说中去。小说用内倒叙的叙事手法,将一个香艳惊悚的爱情故事描述的波澜不惊,回味悠长。里边暗含的信息丰富,却表达的相当隐晦,单看这一万多字篇幅的小说,光是对打麻将场景的描述就已经占去了文章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这似乎就有点“顾左右而言他了”。可是细看这麻将的戏分,却浓缩着全文相当大的信息量,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全在麻将桌上体现出来,电影也将这个场景放大特写,将麻将桌上的四个人的情态,语言都进行了突出的刻画,给人一种风起云涌,暗流涌动的感觉。我们应该注意到,小说内容的精简,情节设置的留白给了电影改编相当大的创作空间,使编剧不必太过拘囿于原著的情节,对在小说基础上的艺术再创新提供了方便。可是,过于精简的小说篇幅也为再度创作中把脉原著的精髓增加了难度,如何令改编后的作品不偏离原旨,怎样将文字符号背后的潜台词和暗藏的戏剧性还原出来?这的确是对4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导演的一个挑战。其次,紧张刺激的戏剧冲突易于影视剧的改编。“是个故事,就得有点戏剧性。戏剧就是冲突,就是磨难,就是麻烦。就连P.G.Wodehouse那样的滑稽小说,也得把主人翁一步一步诱入烦恼丛中,愈陷愈深,然后再把他弄出来。快乐这东西是缺乏兴味的①一一尤其是他人的快乐,所以没有一出戏能够用快乐为题材。”《色戒》中女主人公王佳芝随着众多学生因战乱由上海逃到香港,不曾想那里的爱国热情十分高涨,在邝裕民等一帮学生的鼓动下,懵懵懂懂的她也加入了“爱国”的行列。起初是因为排演爱国话剧而结识,也许是入戏太深的缘故,余闲时谈起国家的前途命运来也热血沸腾,充满书卷气的王佳芝被他们的爱国激情所感染,义无返顾的投身到复国锄奸的行动中来。众人商议,让王佳芝假扮少妇去色诱特务头子易先生,接下来的剧情就落入了传统小说“美人计”的俗套。但是单凭几个爱国学生之力打入汪伪情报机构内部这样的情节让人看着总不免捏一把汗,幸好之前的步步惊心运筹帷幄还算顺利,可是就在功败垂成的当口,不料王佳芝陷瞬间的情防失陷,让这场行动的每个成员都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客观上讲,仅靠几个爱国学生的爱国行动就想扭转中国的大局是不切实际的,学生的爱国热情值得肯定,但这种行为却大有商榷的余地。主观上说,这场行动的失败关键在于王佳芝最后一刻卸下的心防,这也再次印证了两性在爱情关系中的不对等,从而进一步揭示了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②永远。”再次,光影色彩意象的运用,营造瑰丽的视觉映像。张爱玲是一个色彩艺术运用的大师,她对各种颜色运用娴熟并赋予其特定的感情色彩,将情理融入于物理之中,具有点石成金的效果。同时,她对多种感官有着敏锐独特的理解力,并将其运用到小说作品中,使小说文本具有了强烈地视听感受,因此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已经远超小说本身,成为一门视听立体的综合艺术。单看《色戒》。小说题为“色戒”,只有两个字,却大有深意,张爱玲的小说题名用字一般不会太多,除《红玫瑰与白玫瑰》之外,其余小说题名基本不超过四个字,而“红玫瑰与白玫瑰”也是“红白”两个意象的对比。小说题目的简洁明快容易被大众迅速记忆,有利于小说的流行和传播。从另一方面讲,前文已作分析,张爱玲是一个兼具古典①张爱玲,《论写作》[J],《杂志》月刊,第13卷第1期,1944年4月。②张爱玲.《有女同车》,《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版,第77页。44 第3章视觉盛宴:张爱玲小说的影视特征气质和西洋意识的现代女作家,其文从形式上来说延续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谋篇布局,包括标题,也延续着古典小说惜字如金的传统。但是从内容上来说,张爱玲的小说却是充满着现代意识的表达,正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张爱玲小说“雅俗共赏”的艺术品质。《色戒》也是如此,题目只有两个字,却意蕴丰富。单就一个“色”字来说,笔者认为就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点出了文章的内容,这是一个与情色有关的故事,王佳芝作为一名风华正茂的女学生,去色诱当时汪伪政权的特务首领,自古以来,与美人有关的情节都香艳无比,而与政治有关的权色交易,到头来牺牲的总是女性,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悲情落幕的结局就暗示了这一规律性。小说在“色”的后面加之“戒”字,就暗含了小说情节上的一种转折,也对女性的悲剧命运有一种警示告诫的隐喻在里边。另一方面来讲,小说取名“色戒”,也突出了小说的色彩感。张爱玲曾直言不讳地说:①“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在《色戒》的开篇有这样一段描述:“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强光灯,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白桌布四角搏在桌腿上,绷紧了越发一片雪白,白得耀眼。酷烈的光与影更托出佳芝的胸前丘壑,一张脸也经得起②无情的当头照射。”在光与影的衬托下,王佳芝的美貌如出水芙蓉般浮出水面,这多像一个电影镜头的特写,强光灯、钻戒、雪白的麻将桌、胸部的特写,都构成了小说的影视画面,在电影《色戒》中,导演李安也沿用了小说中这一镜头描写,并取得了不俗的效果。还有相关服饰的描写:“电蓝水渍纹缎齐膝旗袍,小圆角衣领只半寸高,像洋服③一样。领口一只别针,与碎钻镶蓝宝石的‘纽扣’耳环成套。”这是小说中对王佳芝服饰的一段描写,蓝底白色小花样图案,幽静清雅,恬淡如水,旗袍的流线型紧身设计让王佳芝的曲线身材尽露无遗。典雅的格调再加上冷艳的面庞,一个美女杀手的形象就这样跃然于纸上。关于“戒”字,也应该有两重解读。一方面是暗示女性在爱欲面前应该及时抽身,悬崖勒马,“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的爱情观念往往会让女性成为受伤害的一方。当然,爱情是一杯毒药,陷得越深,对男女双方都是一种伤害。所以这里边的“戒”有种警示世人的涵义。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呼应小说中多次出现的“戒指”意象。在开头的①张爱玲.《道路以目》,张军、琼熙编.《张爱玲散文全集》[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7页。②张爱玲:《色戒》[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页。③张爱玲:《色戒》[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页。45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麻将桌博弈中,不仅小说将戒指给与了镜头特写,还在谈话中多次涉及戒指的话题,这些都为结尾戒指的再次出现埋好了伏笔。结尾中正是那枚粉红色的钻戒成为了全篇故事的转折点,一个曾经清纯的女大学生因为一枚价值不菲的钻戒就认定他面前这个男人是爱她的,从而心防垮塌,之前信誓旦旦的革命誓言瞬间烟消云散。文章中的“戒指”意象有两层隐喻:一、爱情的表征。戒指有史以来具有的女性属性已经成为了女性美的一部分,而戒指又象征着爱情,当女性戴上戒指的那一刻也意味着男女的爱情有了结果,戒指因此又成为了男人向女人表达爱意的桥梁。女人对于戒指的追求无异于是对于爱情的追求。王佳芝因没有戒指佩戴上身,在麻将桌上,她不免感到“叫人见笑——正眼都不看她。”二、金钱的隐喻。戒指本身所具有的金钱属性使女人在追求爱情的同时变相地成为了对金钱的追求。戒指价值的不同无形中也为爱情标上了价码。对于女人而言,弄清爱情与金钱究竟谁是谁的附属品已不再重要,金钱所带来的物欲和身份的享受才是女人追逐的目标。无论是陷于哪一种隐喻,王佳芝还是没能逃脱爱情这个悲剧的轮回,最终沉沦在女人对男人的依附中了。这似乎又回到了“女人等同于商品”那个古老的命题中。张爱玲在这里将戒指隐喻为套在女人手上的枷锁,就像金锁记中曹七巧那样被这个枷锁一步一步箍向深渊。总之,《色戒》可以看做体现张爱玲小说影视特征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管窥到张氏小说内在的影视艺术结构,藉此我们也能了然为何张爱玲的作品频频受到影视导演的青睐,不断被搬上大银幕而为大众所熟知的原因了。在消费时代的今天,作为大众文化表现形式之一的影视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而小说这种属于传统纯文学范畴的纸上艺术,已经日趋走向“小众”。如何在保持文学独立性的前提下,使自己的创作积极地融入大众文化,是当今很多学者都在探讨的问题。而张爱玲在很好地保持了自己作品文学性的同时又与影视艺术合作并取得相当大的成功,这对我们当下的文学创作不能不说是一个启示。46 结语结语大众文化对张爱玲的消解与重构张爱玲的成功是有迹可循的: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花开在上海滩”到之后昙花一现般的迅速凋零,直到八十年代再度“浮出历史地表”,乃至于今天的“张爱玲热”。每一次的起落都为下次的再度怒放做好了铺垫。这就是张爱玲的成功轨迹,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除了第一次的成名有作者直接参与其中,其余几次,作者都是置身事外的,也许作者生前并不曾预料到自己的作品以及有关本人的一切会在身后赢得如此多的拥趸,“时代的推手”在其中扮演着不可获缺的作用。张爱玲初登文坛并获巨大成功,有其特定的时代历史因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内政治形势云波诡谲,各派政治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了中国政治的明天做着拉锯般的博弈。各种文学势力也依附于政治开始了“选边站”。在这种文坛尚无大一统的时代背景下,给了每一个人充分展现自己个人情怀的舞台。张爱玲这种不问时事,只问世俗事的写作风格赢得了当时相当一部分对未来中国走向持迷茫继而冷漠态度的普通市民的喜爱。张爱玲作品中那种追求“现世安稳”的小资情调与普通市民“活在当下,活出情调”的人生追求颇为契合,因此,她的作品名噪上海滩,又因其作品中俗中带雅的纯文学属性得到了圈内作家的肯定,从此蜚声文坛。可是到了五十年代,国内政局趋于稳定和统一,个人情怀逐渐让位于国家意志,在万众一心重建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下,张爱玲靡靡风格的作品在大陆越来越没有市场,所以,她的出走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了。光阴荏苒,就像曹七巧对镜梳妆时如电影镜头般变换的容颜,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人们从镜花水月般的美梦中醒来,已经对过去多年来的宏大叙事感到厌倦,个人意识开始觉醒。这个时候,大家又想到了张爱玲,她作品中对政治的冷漠,对物欲的崇拜,对人生的感悟,对自由恋爱的歌颂,对妇女解放的呼喊再一次击中了国人的内心,在文学界,更是有人将其拔高到与鲁迅齐名,以期对抗过去的那个时代,“自由女神”的光环笼罩在这位民国时期的女作家头上,而此时的她正生活在自由女神的国度,度过着曹七巧一样的风烛残年。她从未介意过围绕在她身边的种种光环,而发生在祖国大陆的这一切又与早已远渡重洋的她有什么相干?近年来随着《色戒》的公映和《小团圆》的出版所引发的大众舆论的高度关注似乎47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使人们感到新一波的“张爱玲热”又将来袭,其实,张爱玲又何尝远离过我们?改革开放多年来,张爱玲一直披着“大众文化”的外衣,如影随形的伴我们于左右。影像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使张爱玲小说以影视剧改编的形式深入寻常百姓家,而港台流行文化的传入也使人们间接地感受到了张爱玲作品的影响力,比如琼瑶、三毛就很好地继承了张爱玲的衣钵,其作品和改编的影视剧在九十年代的内地大行其道,成为了大众流行文化的代表。而根据张爱玲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因港台著名导演编剧的加盟和众多港台偶像实力演员的参演,在内地大受欢迎,也成为了当时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间接上推广了张爱玲在内地的影响力,也为张爱玲的作品打上了浓重的大众文化烙印。倘若改革开放之初关于张爱玲的种种争论尚且处于学术范围内的话,那么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大陆流行的“张爱玲热”已经超出了文学欣赏和学术争鸣的范畴。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主义文化的盛行不无关系。随着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满足于通过消费来获得实际的物质需要,更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而张爱玲的作品恰恰既满足了大众对物质丰盈条件下都市小资生活安逸时尚的想象,又在张爱玲“警世格言”式的人生感悟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在消费社会里,作家生产出来的作品需要经过市场化了的大众传媒和出版商的认同才能获得大卖,读者的审美趣味像风向标一样决定着文化市场的发展走向。在此,作家的独立性受到很大的挑战,客观上讲,市场经济中的逐利性原则也使一部分作家在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面前动摇了原本的职业操守,不自觉的生产出一些迎合大众口味的文学作品。而张爱玲则是在这种时代的大潮中被裹挟进来的众多现代作家中的一员。新时期以来,不断有作家陷入各种“热”的漩涡中来,像鲁迅、沈从文、钱钟书、萧红等,但是这些“热”的持续时间似乎都不如张爱玲长。为什么又是张爱玲?王德威认为这不外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由文字过渡(或还原?)到影像的时代。她对文字的意象处理,对电影、舞台、照片、公共形象各种影音媒体的调弄、拒斥与展现,极富讨论余地。第二,由男性声音到女性喧哗的时代。在抗战的烽火里,张窝居上海,与一帮女士——苏青、潘柳黛、炎樱、凤子等——吱吱喳喳地谈着写着小儿女情事,预告又一种政治的述写方式,由张主导的女性叙事风格,到了90年代在两岸三地,依然方兴未艾。第三,由‘大历史’到‘琐碎历史’的时代。看多了政权兴替,瞬息京华的现象,张宁可依偎在庸俗的安稳的生活里。她却总是知道,末世的威胁,无所不在。她的颓废琐碎,成了最后与48 结语历史抗颉的“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一种无可如何的姿态。正是在这些时代‘过渡’的①意义里,张爱玲的现代性得以凸显出来”。而套用在大众文化语境中解读张爱玲热,第一、张爱玲作品中所体现的影视特征以及不断被改编成影视剧的大量成功事实使大众传播者看到了张爱玲由文字过渡到影像的更广阔领域的潜在市场价值;第二、在消费文化时代,女性成为了消费的主体,而张爱玲作品中所彰显出来的女性意识和对物欲时尚的关注激发了都市女性对时尚享乐的世俗生活的渴求。第三、在由“大历史”过渡到“琐碎历史”的时代过程中,国民心理被压抑了数十年的个人主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民众有了追求世俗生活和安稳人生的物质前提,大家习惯通过消费来表达对自己财富、地位、品味的追求,张爱玲长于描摹都市中人的世俗生活,而喜欢张爱玲的也大多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因为读者从张爱玲笔下的旧上海都市风情录中感受到了小资产阶级的慰藉和享受。所以,“张爱玲所提供的文学想象与情感体②验,又都与当下普遍的生存状态有着不同程度的契合。”消遣性、娱乐性、商业性等是大众文化的总特征和一直坚持的原则。它的最大魔力就是可以将任何高雅严肃精英的文化经典消解为通俗娱乐大众的聚会谈资。杰姆逊说:“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③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也正是不同文化间界限的模糊性,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形态的交流与互动,未来变得越发不可控,这无疑增加了对文化发展趋势研判的难度。而在大众文化时代,又有多少人真正读懂了张爱玲?“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是一句充满辩证智慧的箴言,也可以视为张爱玲对自己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的经典概括,可是大多数人在对待张爱玲作品时,只见袍之华美,不见袍上虱子之悲凉。他们只注意其对世俗人生的观照,却对背后悲观主义人生态度视而不见,他们只强调其故事的戏剧效果,却忽略了背后对人性的深度开掘,他们只耽溺于对其文字奇巧的把玩,却忽略了文字背后“反世俗”的精英主义诉说。在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各种文化类型的边界已非泾渭分明,因为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始终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扩容,单纯依靠文字的概括去厘清一种文化现象绝非易事。而不同文化类型之间①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②温儒敏.《近二十年来张爱玲在大陆的“接受史”》[M]//再读张爱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③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148页。49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也存在着相互吸收借鉴的现象。例如,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两种看似对立的文化形态就存在着不少相互吸纳,互为补偿的情况。我们曾听说过精英文化从民间文化中汲取养分,变相进行启蒙的例子,例如鲁迅的很多馥郁乡土气息的作品,民俗价值很高,但这也只能看成作品文化意义上的附加价值。作家本质上是通过这样一种实现方式把自己启蒙主义的精英立场有效地传递给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文化群体,争取到了读者群,为自己①代表的文化群体争得了利益。而大众文化也存在着对精英文化的“反向吸纳”。通过对精英文化各个领域的“侵入”,将其有益的部分“拿来主义”,用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流行的方式演绎出来。经过这种文化上的改造,可以令那些“高居庙堂之上”的文化不再高深莫测,更易于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其弊端也很快被凸显出来,那就是通过简单粗暴改装过的“精英式”的大众文化,其本质依然难逃“俗文化”的窠臼。这就容易给大众造成误导,“谎言重复一千遍即为真理”的现实效应就是大众已不再记得真正的“雅文化”为何物了。如今我们能够看到这种“反向吸纳”对张爱玲造成的伤害,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张爱玲的精英主义特质在逐渐消退,对其“俗”的一面的过分强调,很大程度上已经使其沦为大众文化的代言人,张爱玲的文学意义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很多学院派已经把对张爱玲的研究归于“亚文学”的行列,不齿于甚至羞于将其作为自己毕生的学术追求。近年来,还有一些学院派逐渐被大众文化的风向牵着走,与学术期刊合谋写一些迎合大众的时令文章,例如当年电影《色戒》公映引发舆论热议之时,很多学术期刊上关于原著《色戒》的学术文章骤然增多。但是这种跟风不仅有失学术研究独立严谨的风度,也对张爱玲的学术研究领域造成了新的误导和伤害。在这个消平深度,雅俗无界的大众文化时代,讨论张爱玲作品中的风花雪月,模仿故事情节中的小资哀伤,以及对其贵族家世和爱情传奇的八卦猜想都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是张爱玲作品中深刻与独创的艺术风格以及其作品中流出来的对人生意义的追问与探求,对现代人的警示与启迪往往被忽略掉了。早在多年前,就有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张爱玲的读者群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多为正在形成中的白领或是学院中人。然而从普遍的阅读接受来看,除却专业研究者,恐怕少有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张爱玲作品中深蕴的悲凉,以及那种于人生的‘惘惘的威胁’。张爱玲的作品中隐藏着的式微破落的颓势,对私人生活关注背后的犬儒,对价值的嘲弄与颠覆,以及对人性近乎残酷的解剖,这一切,大①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50 结语①都被浮躁的阅读心态给忽略和消解了。”综上所述,张爱玲在今天被大众化甚至被庸俗化,有其特定历史因素的延续,也与我们今天浮躁快餐式的文化环境不无关系,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但不能纵容,这就需要学界做出努力,廓清张爱玲研究领域存在多年的迷雾,完成大众文化背景下对张爱玲的重构。由此可知,大众文化并非是“大众狂欢”的文化,而是需要加以引导的理性文化,“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身处在大众文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文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因此,“理性参与,积极引导”是我们每个时代中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①温儒敏.《近二十年来张爱玲在大陆的“接受史”》【M】//再读张爱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51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原著类: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2、茅盾《子夜》[M],香港:南国出版社,1973年版3、张爱玲:《小团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4、张爱玲:《色戒》[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5、张爱玲《张爱玲文集》[M],第一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6、张爱玲《张爱玲文集》[M],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7、张爱玲《张爱玲文集》[M],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8、张爱玲《张爱玲文集》[M],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9、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四)[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10、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九)[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11、张爱玲.《流言》[M].上海书店,1987年版12、张爱玲.《传奇》[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13、张军、琼熙编.张爱玲散文全集[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6年版14、茅盾.《都市文学》[J].申报月刊,1933年,2卷5期.15、北青网《作家与批评家》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46276123评传类:1、陈子善.《张爱玲的风气》[C],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2、季季、关鸿主编,《永远的张爱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3、刘小波.《张爱玲画传》,北京:现代出版社,2005年版4、费勇.《张爱玲传奇》[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5、余斌.《张爱玲传》[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王德威.《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7、刘绍铭等编《再读张爱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52 参考文献理论专著类:1、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一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2、[法]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3、[美]帕克.城市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4、[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5、[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全译本),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6、[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7、[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8、[德]克拉考尔著,邵牧君译.《电影的本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9、[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0、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11、金民卿《大众文化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12、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3、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教程》(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4、周蕾:《妇女和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记》,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15、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6、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17、汝信主编.《外国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论文类:1、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2、邹广文《大众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光明日报》1998年6月5日3、王会、田士威,《数字媒体研究述评》,《当代传播》,2008年第5期4、张鸿声,《都市大众文化与海派文学》,《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5、董洪国,《瞬间与永恒——论张爱玲小说的空间形式》,《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7月6、石晓蕊,《“张爱玲现象”的当代接受》,辽宁大学,2011年7、余贞,《大众文化包围中的“80后”写作》,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8、周广申,《大众文化的审美特性研究》,苏州大学,2009年53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9、王雪媛,《张爱玲小说视觉艺术新探》,青岛大学,2005年10、孙璐璐,《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11、徐敏,《继承与背离——张爱玲与五四启蒙》,吉林大学,2008年12、孙晶,《跨越文字与影像的疆界》,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54 谢辞谢辞读研三年,倏忽而逝。也许,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这算不上是一段遥远的距离,但回首过往的足迹,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实,充满着故事,它是一段刻骨铭心,无法复制的旅程。应该感谢这三年,延续了我的学生梦,更应该感激这三年,没有让我完全耽溺于书本的窠臼中难以自拔。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最好的学术训练,她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指导着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为我的人生指明方向,感谢为我授业解惑的恩师们,是你们把更高层次的知识传授给了我们。首先要感谢我的硕士论文指导老师王会教授,在您的悉心指导下,我完成了这篇论文,在期刊社实习的那段日子,对我的帮助很大,也使我们有了一个近距离感知您人格魅力的机会,您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和待人接物时的热情友善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感谢刘玉凯老师,能够成为您的关门弟子是我们的荣幸!在您的课上,让我们明白了做学问应该有的态度,是您把我们引入到学术的殿堂;感谢田建民老师,您笑容可掬的神情与谦和低调的为人,让我们愿意与您亲近。喜欢听您讲课时的娓娓道来,让我们在不愠不火中掌握到了学术的精髓;感谢阎浩岗老师,您儒雅俊朗的气质和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令人印象深刻,您深入浅出地将古奥的文学理论用平白诙谐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我们在捧腹的同时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感谢常彬老师,与您相识是一种缘分。您对学术的严谨务实,精益求精以及对待学生时的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令人肃然起敬!感谢您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鼓励和帮助,在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慈父一般的督导和慈母一样的关怀!感谢雷鸣老师,在我论文写作最迷茫无助的时候无私地伸以援手,您在关键环节上的二三点拨,令我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在向您请教的过程中,学生一次次地感受到了您渊博的学识和谦虚的人格,没能有机会亲聆您课堂上的教诲是最大的遗憾!还有熊权老师、陈黎明老师、李致老师、邓招华老师和很多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在此一并谢过!与你们交往的日子里使我受益良多!感谢我的研究生同学们,你们对我的提点和帮助我都记在心里了,与你们相处的每一个愉快瞬间我都将永久珍藏!最后感谢赐予我生命的父亲母亲,离家在外就学多年,不能久侍膝下,深感不孝!你们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美好品质是我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我会用我的余生换取你55 河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们的平安、幸福、长寿!本科四年加上研究生三年,我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了保定这座城市,留在了河北大学。正如张爱玲所言:“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这是一种“缘”。感谢河北大学七年来与我的陪伴,无论今后走到哪里,母校对我的哺育之恩都会铭记在心!56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1、《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综述》,《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2、《“使闺阁昭传”——评<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大众文艺》,2012年第7期。3、《拷问人性之殇——关于<北京故事>》,《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8期。4、《近年来中国学术期刊关于数字新媒体的研究综述》,《重庆与世界》,2011年第10期。5、《日本出版市场萎缩原因及应对举措》,(第二作者)《日本问题研究》,2011年第3期。5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