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哲学视域下的逻辑哲学_普特南论逻辑和模糊性的哲学启示探析new

当代哲学视域下的逻辑哲学_普特南论逻辑和模糊性的哲学启示探析new

ID:34395979

大小:107.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当代哲学视域下的逻辑哲学_普特南论逻辑和模糊性的哲学启示探析new_第1页
当代哲学视域下的逻辑哲学_普特南论逻辑和模糊性的哲学启示探析new_第2页
当代哲学视域下的逻辑哲学_普特南论逻辑和模糊性的哲学启示探析new_第3页
当代哲学视域下的逻辑哲学_普特南论逻辑和模糊性的哲学启示探析new_第4页
当代哲学视域下的逻辑哲学_普特南论逻辑和模糊性的哲学启示探析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哲学视域下的逻辑哲学_普特南论逻辑和模糊性的哲学启示探析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6卷第2期自然辩证法研究Vol.26,No.22010年2月StudiesinDialecticsofNatureFeb.,2010·科学哲学·文章编号:1000-8934(2010)02-0013-05当代哲学视域下的逻辑哲学———普特南论逻辑和模糊性的哲学启示探析吴玉平(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610074)摘要:形而上学实在论者认为不存在模糊对象,逻辑学家们在考虑模糊性问题时则面临语言的实际使用问题。如果模糊语言不能转化为理想语言但本身又是难以避免的,日常语言或者至少是包含不精确的语词的语言将会一直存在。哲学不能永远使其自身限制在假想语言的逻辑结构的理论之中。有关模糊性问

2、题的讨论体现了当代哲学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相结合的前景,标志着分析哲学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蕴含了实用主义向新实用主义转变的趋势。关键词:逻辑;模糊性;形而上学实在论;累积悖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传统逻辑研究思维的形式首先要求概念明确,定标准,要不然什么是白色就没有被刻画。不过,一不过,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现象,尤其在自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人们在回答这一问题时使用然语言中,语词的模糊性是难以避免的。正是这种的语句也同样具有相对性,人们对应当如何处理这模糊性引起了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强烈批判,他们认些情形莫衷一是,那么,进一步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为,语词的模糊性是产生哲学问题的罪魁祸首,

3、应当于:逻辑是否也具有相对性呢?将具有模糊性的哲学问题作为无意义的问题而加以现代逻辑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精确性。不过,排除。而且,经典逻辑以二值原则为基础,而二值逻普特南认为现代逻辑设定的精确性是值得商榷的。辑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精确性,因此,经典逻辑在涉现代逻辑教师很可能告诉他的学生:逻辑学假定所及模糊性问题的时候是无能为力的。如何看待哲学有语词都是精确的。在普特南看来,如果不能避免中的模糊性问题引起了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们的热烈上述相对性问题,甚至连图式~(Px&~Px)也有问题。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当p是一物质术语时,这讨论,普特南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探究。种相对性不完全,某事物在同一时

4、间不能既是一个完全的人又是一个不完全的人,也不能在某一方面1逻辑、形而上学和模糊性是完全的人。根据他的形而上学来看,物质实体不是相对的。如此看来,形而上学与现代逻辑的发展达米特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论题:逻辑联系密切,即可以把形而上学称为现代逻辑的同伴和形而上学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他的论证是以语和条件。物质的图像在某一时刻成了形而上学的图言哲学为基础的,并没有考察逻辑和形而上学的历景,整体决定了个体的世界,整体决定的个体是由整史基础,普特南认为逻辑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学科的体决定的属性来刻画的。〔1〕发展历史证明达米特的观点是正确的。欧文(G.从实在论的视角来看,达米特的实在论是形而E.L

5、.Owen)曾经指出,无论对于亚里士多德还是对上学式的实在论,其核心观点是:第一,假定存在一于柏拉图而言,属性概念都不是简单性的概念,即使个确定的整体性世界;第二,假定‘强二值’原则;第允许谈论一个男人是一个白人,但如果继续追问这三,假定强实在论意义上的真理符合论。普特南认个男人的白是不是在墙是白色的意义上来说的,回为,反形而上学实在论的哲学家们都认为真理概念答则显然是否定的。这就涉及到语词的相对性。亚是理想的辩护或合理的可接受性。康德虽然没有提里士多德认为,除非将所有考察的事物作为一种固收稿日期:2009-09-2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不完全信息博弈论的归纳概率逻辑基础”(08

6、DZX048)作者简介:吴玉平(1978—),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哲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逻辑学和西方哲学研究。13自然辩证法研究第26卷第2期及判断与它的对象符合,但他所指的对象是对主体言或日常语言的一个概念吗?如果是后者,就会出而言的,这一点与古德曼一样,古德曼使用的是‘适现如下挑战:使用了模糊概念的语句在什么意义上合’(fit),而不是形而上学实在论意义上的独立于心可以说为真呢?很明显,回答这一问题也将使用一灵世界的符合。布劳维尔认为:二值基础上的真理个模糊概念。这一问题与避免相对性概念的问题相的正确性并不具有完全的证据。因为对于p的很多类似,相对性概念随着

7、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其意义,这值,我们无法知道p还是非p能够被辩护,(p∨~p)也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一开始时所面临的问不是一个重言式。布劳维尔在其直觉主义逻辑中放题。弃了排中律。因此,普特南认为基于非实在论真理对于一个非形而上学实在论者来讲,蒯因和普观的择代逻辑不止一个。在他看来,就哲学本身的特南的观点似乎没有太多的困难,因为只有坚持形立场而言:如果经典逻辑的条件和哲学图景是错误而上学实在论的哲学家们才会认真考虑理想语言具〔2〕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