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之电路元件new

电路分析之电路元件new

ID:34405251

大小:224.7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3-05

电路分析之电路元件new_第1页
电路分析之电路元件new_第2页
电路分析之电路元件new_第3页
电路分析之电路元件new_第4页
电路分析之电路元件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之电路元件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4电路元件内容:1.电路元件种类2.电路元件的表示法3.电路元件的特性描述4.电路元件的功率11-4-1电阻元件(书§1—4)¢是构成电路的最基本的元件之一。¢作用:模拟实际器件的电阻特性——包括能量损耗和压降。1、分类¢根据I—V关系:线性、非线性¢根据时间t:时变、非时变¢主要研究:线性时不变电阻22、表示方式:u电路元件图i3、线性时不变电阻特性(1)数学表述——Ohm定律,在关联参考方向条件下:u(t)=Ri(t)R—量纲[Ω]i(t)=Gu(t)G—量纲[S]u(t)(2)图形描述:u(t)=Ri(t)通过原点的直

2、线0i(t)34、电阻的功率消耗2p(t)=u(t)i(t)=i(t)Rtt''2''W[t,t]=p(t)dt=Ri(t)dt0∫∫t0t05、电阻的通式:f(u,i)=0f(u,i)为u和i的代数关系。46、电阻的混联(1)混联—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结构的电路称为混联电路。(2)分析此类电路须注意的:¢要看清元件的串并联关系,即通过同一电流的元件为串联,承受同一电压的元件为并联。¢当电路含有短路线时,往往不易看清元件的联结关系。一般的做法是消去短路线,即将短路线缩短为“点”,使其联接的两个端点合为一个点。¢使用对称性(等电位点可用

3、短路线联接)。5(3)例子(a)求图(a)中电路的等效电阻R、R和Rabaccd解:求RR用图(b),ab、acR=6//[2//2+4//(2+4//4)]=2(Ω)abR=2//2//[6+(4//4+2)//4)]=8/9(Ω)ac求R用图(c)cdR=4//4//[(2//2+6)//4+2]=100/77(Ω)cd2Ωcaca2Ω2Ω2Ω2Ω6Ω2Ω4Ω6Ω4Ωc4Ω6Ω4Ω4Ω4Ω4Ω4Ω2Ω4Ω2Ωbdbdd(a)(b)(c)6(b)求图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abaaR1R1R1R1cR1dcdR1R2R2R2R2bbR

4、2(a)R=[R//R+R//R]//Raab11221RR11(b)cd间短路cdR1R=[(R+R)//(R+R)]//RR2Rab121212b(c)cd间开路7(c)cbaRRRRRRR0.5R0.5RRdRc,d,eaRRR0.5R0.5ReRRbRR(a)81-4-2独立源(书§1—5)¢电路中要有电流流过,就必须有激励源——包括独立源、受控源。¢独立源——电压源、电流源。1-4-2-1(理想)电压源i(t)1、对应实例:电池、稳压电源2、电路表示法uS(t)u(t)只标出电压极性。电流:习惯上电源总是从高电位输出电流

5、(但实际上不一定)—非关联方向9i(t)3、特性描述uS(t)u(t)(1)数学表示—特性方程:u(t)=u(t)S与电流无关,即电流可任意,具体取决于外电路。u(t)(2)图形描述:u(t)S一条平行于电流轴的直线0i(t)10三、功率当为非关联方向时:p(t)=u(t)i(t)=u(t)i(t)S¢>0表示“产生”;<0表示“吸收”¢可在[-∞,∞]范围内变化,因为i(t)可任意。四、特殊情况当u(t)=0时,电压源相当于一个短路元S件,这是因为它还要满足电流由外电路决定且可任意的特性。111-4-2-2电流源i(t)1、对应

6、实例:太阳能电池2、表示法:只标出电流方向iS(t)u(t)电压:非关联方向3、特性方程(1)数学表示:i(t)=i(t)S与电压无关,即电压可任意,具体取决于外电路。u(t)(2)图形描述:I—V图i(t)S一条平行于电压轴的直线0i(t)12i(t)iS(t)u(t)3、功率当u(t)、i(t)为非关联方向时:p(t)=u(t)i(t)=u(t)i(t)S¢>0表示“产生”;<0表示“吸收”¢可在[-∞,∞]范围内变化,因为i(t)可任意。4、特殊情况当i(t)=0时,电流源相当于一个开路元件。S(这是因为它还要满足电压由外电

7、路决定且可任意的特性。)135、例:电源间的联接已知图(a)电路中i=2A,u=10V,求ss(1)电流源和电压源的功率?(2)若使电流源功率为零,在AB间应插入何种元件?此时各元件的功率各是多少?(3)若使电压源功率为零,在BC间应并入何种元件?此时各元件的功率各是多少?AiB解:(1)标出各元件电压、电流(关联方向)iusiSuisuSpis=uisiS=(-us)iS=-20W<0(输出)p=ui=ui=20W>0(吸收)ussussS(a)14(2)标出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联方向)u要使pis=uisiS=0,AiB∵i

8、S≠0,∴必须uis=0iusiS由KVL:uis+u+us=0uisuS得:u=-u=-10Vs∴AB间应插入一理想电压源。(b)p=ui=(-u)i=-20WusSp=ui=ui=20WussussS15(3)类似ABiiiusSuuuis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